【看中国2017年10月7日讯】首先,笔者不认为经济危机是坏事,充其量属于一种中性事务。基于社会管理模式的不同,有些国家会极力避免经济危机,而也有些国家会通过危机实现生产要素的更合理分配,实现经济生活的吐故纳新的过程,最终实现经济的更健康发展。
以前说到,大国为了长子(央企国企)的债务,希望推动通胀。如果是一个完全封闭的、单一的经济体,这一点毫无疑问会实现。但基于当今任何国家的经济都不是完全独立的,就必须考虑美欧的影响,这将决定这一过程的演变路径。
大国希望通胀,只有通胀才能实现债务转移,才能化解长子们的债务问题,那么,美国希望的是什么?
美国联邦政府的债务率现在处于很高的位置,也是无法转移的。如此一来,更长时间地压制美债收益率就极为重要,特别是在川普(特朗普)意欲实行减税的今天,财政收入的增长在短期受到制约,压制债卷收益率就更加重要。
在美联储于3月加息的时候,笔者当时说加息是为了打压资产价格,因为当时的经济数据和通胀都开始显示疲弱的特点,后来美联储的官员们也给出了同样的表态。
最近,耶伦的表态,又给出了同样的态度。她承认美联储的官员们对未来通胀的判断出现了错误,通胀可能很长时间不达标,但另外她又表态说,在这样的不确定时期继续逐渐加息是合理的。
通胀一直是美联储加息与否的首要参考指标,现在却被弱化,那么,耶伦的迷踪拳到底意味着什么?
短期的一两次加息,只要通胀低迷,就不会刺激国债收益率形成明显的涨势;但一旦通胀涨势形成,美联储就需要加快加息的节奏,耶伦在不同的场合也表示过对这一点的关注,这就会推动国债收益率形成涨势,威胁到美国政府的债务问题,尤其会威胁美国政府减税法案的实施。
近期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周K线图(网络图片)
上面这张图是一切政策的核心。所有人都可以看到,一旦收益率在今年或不长的时间内有效冲破2.6%,意味着国债熊市成立,在今天的债务率下,意味着美国联邦政府距离破产不再遥远,也意味着川普的减税法案将遇到巨大的阻力。所以,现在美联储在通胀低迷的时期继续打压通胀就成为了最合理的选择。
所以,这要求美联储在这一时期保持鹰派,用利率手段打击通胀的任何苗头。要说明的是,因为现时通胀疲弱,很低的加息力度就可以控制通胀。同时,维持加息,也有利于美国与欧日中之间的利差,有利于资本流入。所以我们又看到,最近中国日本等几乎所有主要国家都在增持美国国债,让国债收益率保持在低位。
当然,在这一狭窄的政策空间内,若要经济保持稳定,估计美联储是做不到的,但美联储的态度显然是宁可出现通缩导致发生经济危机,但绝对不能放任通胀有丝毫形成涨势的苗头,这将威胁到美国国债和减税的实施。
此时,毫无疑问很有可能诱发经济危机(甚至现在的货币政策,已经出现了过头):
其一,根据美联储最新公布的报告,美国的贫富差距已经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这意味着需求疲弱。这在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上也有反应。8月,美国核心PCE为两年来最差表现,通胀低迷;收入与支出双双呈现增长放缓趋势,个人消费刷新半年低位。虽然要考虑飓风的因素,但这些现象从上半年就已经开始出现了。
第二,农产品是衡量全球需求的最主要指标。从2012年前后开始,国际农产品价格就处于跌势,跌幅巨大,有些品种达到了50%。当价格下跌之后,就会抑制产量、增加需求,供需矛盾得到缓解,但是,从数据上看,却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
这是各时期美豆的库存数字,最近五年,库存数字依旧是持续增长的态势。美国农业部9月30日公布,截止到2017年9月1日,美国所有部位的陈豆库存为3.01亿蒲式耳,比2016年9月1日提高53%。这让大豆价格承压。
8月份,美国农业部预计全球17/18期末小麦库存至2.647亿吨,创历史纪录。
虽然数字有波动,但有一个共同的趋势:需求不足。按美国农业部9月30日的报告:2017年6-8月,玉米用量为29.3亿蒲式耳,去年同期29.7亿蒲式耳;大豆用量为6.65亿蒲式耳,同比减少2%;小麦用量预计为2730万蒲式耳,同比减少31%;大麦用量为2790 万蒲式耳,低于去年同期的4300万蒲式耳;高粱用量预计为 5120万蒲式耳,同比降低5%。所有品种的需求均出现下跌。在库存高企的今天,其含义也不言自明。
农产品是社会基本需求的最大宗产品,库存的连续上升和需求不足,自然与贫富差距不断恶化有关。在美联储缩表并继续加息的打击下,农场主的债务压力加重,就会被迫甩卖库存还债,现在很脆弱的价格平衡很容易被打破。所有人都要记得,出现1929年大萧条的先导指标是农产品价格,而不是浩如烟海的金融数据。
第三,美股现在是另外一个敏感指标,虽然今年维持涨势,但有迹象显示,很多大公司都在套现。笔者一直在说,次贷危机之后的经济复苏是伪复苏,原因央行印钞推动资产价格,带动了需求。并不是生产力持续增长、经济潜力不断增强进而让人们的收入持续增长而带来的经济正常发展。在美联储缩表并继续加息、社会需求不振代表的流动资金不足的过程中,美股能走多远呢?这是仅次于农产品价格的另外一个指标。
或许,今天的美联储,并不想将社会推入危机之中,但为了美国国债的安全,必须采取鹰派的路线,宁可冒着出现经济危机导致通货紧缩的风险。
从世界格局来说,打烂中东,必然会火烧央行,因为它们必须为大印钞形成的庞大债务买单,各国央行恐慌加息是必然的,大国的资产价格泡沫就会危在旦夕。但是,这有一个后患,那就是俄罗斯可以渡过不断加重的经济困境,让普京缓过气来,这是美国建制派的人极不愿意看到的,因为它们认为俄罗斯才是美国最重要的战略敌手,所以,它们在极力阻扰川普与普京靠近。但是,一旦执行通货紧缩政策,就会再次打击大宗商品价格,俄罗斯就会再受打击,叙利亚战争也就难以为继,甚至乌克兰都可能放弃。如果那时再打烂中东,全力东向,一个几乎躺尸的俄罗斯再也不能形成战略威胁,这或许才是大国博弈。
当通货紧缩发生的时候,大国的债务压力急剧放大,那时,只能印钞放水,再伴随原油价格的冲击下,通胀如火,一旦美联储不再继续QE(以美国今天的能源生产能力,可以实现原油输出,能源价格的上涨,实际与QE具有相同的作用,这意味着海外美元回流),就形成真正的汇率战。
无论中美还是美俄,最终战略对峙的天平取决于各自汇率的未来,谁出现大幅贬值,谁就输掉了这场博弈。2014年的卢布贬值已经让俄罗斯的国力大幅下降,这是不言而喻的。如今,大国希望通胀,缘于长子的债务;俄罗斯希望原油价格上涨,缘于普京还想过日子;山姆大叔却只能选择紧缩,缘于国债收益率和需求不足。这就体现在对待伊拉克库尔德人公投建国的事务上,美国反对,因为他并不想现在就开始原油价格上涨;普京不置可否,心中或许在想,最好马上将原油价格打起来,顾不得伊朗小弟了。
对于我们来说,所有资产都必须复合配置,黄金实物是长期的,缘于全球各国的债务最终都无处可去,但流动性的现金也更重要,因为无法否定美联储的意图就不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