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树是有启用时机的(Pixabay)
【看中国2017年12月25日讯】圣诞将至,虽然这是大部分欧美国家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但其实每个地区庆祝这个节日的方式还是略有不同,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在英国有哪些他们认为理所当然,外国人却常常“就是不太懂”的圣诞节习俗:
1.圣诞树的启用时机
虽然没有“法律明文规定”,但大部分的英国人都“默认”,圣诞节的准备活动,一律从12月1日正式起跑──包括把圣诞树立起来、把房子外面的圣诞灯饰布置好、商家开始折扣大战而人们开始采买礼物......等等,都“不应该”在12月以前完成。
否则,甚至会被英国人大惊小怪地酸两句:“干嘛这么猴急?你是太闲了没事做?”(大概是这样会加大他们的焦虑,毕竟在英国过圣诞节是大事,压力其实也颇大的,后面会详述)
2.圣诞树要“买真的”
虽然关于真的圣诞树和塑胶树哪个较环保,目前还有诸多争议,但笔者接触的大部分英国人,都觉得“还是真树比较有气氛”。
尤其是富裕的英国家庭,一定会买一棵高180公分以上的高加索冷杉(Nordman Fir)放在客厅,因为圣诞树是堆放礼物的地方,不够高不够大,除了气派问题以外,也藏不了多少礼物,“实用性”会打折。
虽然没有“法律明文规定”,但大部分的英国人都“默认”,圣诞节的准备活动,一律从12月1日正式起跑。图/BBA Photography@Shutterstock
3.丑丑的“圣诞毛衣”Christmas jumper
Christmas jumper就是“圣诞毛衣”,又称“圣诞卫衣”,通常是亲人温馨手织的毛衣、毛衫。因为通常是给家人穿的,图案大部分充满童趣,以经典的“麋鹿图样”和“圣诞布丁”两者为大宗,也绝对称不上“时尚”......。
但自从这股风潮从几年开始吹起,不管是公司行号或学校机构,常会跟风凑个热闹,呼吁员工或学生在特定的一天,一起穿上这丑丑的Christmas jumper开party,然后参与者每人捐款一英镑,再将钱送到慈善机构,达到结合联谊与公益的目的。
“圣诞毛衣”Christmas jumper。图/Flickr@Stacey MacNaught CC BY 2.0
4.“圣诞老爹”Father Christmas
“圣诞老人”受到美国文化席卷全球的影响,在全世界大部分的国家,都被称作Santa Claus──但在英国,他还有个“圣诞老爹(Father Christmas)”的绰号。
根据历史考据,这其实是从英国19世纪维多利亚时期,甚至更早就流传下来的传统有关──当年的圣诞节,其实并没有与如今的“圣诞老人送礼物给小朋友”连结,而是由Father Christmas带来“祝福”、“盛宴”与“节日”,后来到了20世纪,由于“美国版”的圣诞老人故事,打中全世界无数小朋友们的心,“圣诞老人”(Santa Claus)形象无比鲜明,也开始在英国和“圣诞老爹”(Father Christmas)被视为同一个象征。
题外话,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时,倒是觉得很困惑,不禁想问:那谁是Mother Christmas?
5.让人倾家荡产的“圣诞大血拼”Christmas shopping
对英国人来说,Christmas shopping绝对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大事之一,其认真程度,更和我们台湾人“办年货”有得拼──只是血拼的内容不仅止于食物,而是给一家人的圣诞礼物。
我有好几个英国朋友,整个12月的生活重心就是Christmas shopping,除了周末上街人挤人进行大采购,平常日也守在电脑online shopping。
难怪每年的一月份,往往是英国经济统计中,内需消费最萧条的一个月份──因为大家都在12月时把钱花光了。
6.Mince pie—“绞肉派”(X)“甜死人百果馅派”(O)
我住在英国将近8年,这様的东西,是我到现在还是觉得“很无言”的一样点心。原因有二:
1.挂羊头卖狗肉,明明是各式“水果干”做成的馅料,却叫“绞肉派”(Mince用在食物上,通常指的是绞肉、碎肉如mince beef),到底肉在哪里?──最接近意思的中文翻译,应该是“百果馅派”会比较恰当一点。
2.以我这个台湾人的口味来说,它真的一点也不好吃──除了内馅太甜,皮也太厚,但却是大部分英国人最爱的圣诞必吃点心,真不禁让人怀疑英国人的味蕾出了什么问题。
Mince pie。图/Flickr@Me!bourne Mermaid CC BY 2.0
7.圣诞大餐不一定吃火鸡
一顿丰盛的圣诞大餐,绝对是英国人过圣诞的高潮!
但与美国人和其他欧洲人不一样,英国圣诞餐的主食不一定是火鸡,烤牛肉、羊肉和火腿都很常见──但如果他们选了火鸡,就一定会配小红莓果酱,因为他们觉得火鸡肉和酸酸的小红莓超搭(搭在哪里?)。
配菜则通常是马铃薯、胡萝卜,和英国独有的parsnip和brussels sprouts,前者长得像萝卜,但有种很特殊的味道,后者长得像很小的甘蓝菜,口感略带苦味,英国人总是对这两样“英国限定”的蔬菜感到十分骄傲,但again,外国人不一定吃得惯。
8.圣诞拉炮(Christmas crackers)和圣诞皇冠
圣诞拉炮这个英国人Tom Smith在1847年发明的玩意,已俨然成为如今英国圣诞餐桌摆饰的最经典象征。
要打开它,需要两个人各自由拉炮的两端施力,直到拉炮被拉开发出声响,再将里面的“纸皇冠”戴在头上,一边戴着一边用餐。但许多英国人会坚持那不是“皇冠”,而是“帽子”──但它明显就是皇冠的形状,而且请问谁的帽子是中空的啦!
除了“帽子”,拉炮里还会附一则类似脑筋急转弯的“冷笑话”,内容通常和圣诞节有关,但往往真的非常难笑──连英国人自己都公认,拉炮里附赠的笑话绝对是冷到极点。
说也奇怪,每个人在这天却还是会认真地把笑话读完,然后比较谁的笑话比较不冷。
9.Christmas pudding不是布丁的“圣诞布丁”
传统上英国人吃完圣诞大餐后,一定要吃热量高达1,400大卡的“Christmas pudding”,很多人翻成“圣诞布丁”。
但它黑黑圆圆的外表一点也不像布丁,事实上也不是布丁,而是甜到不行的水果干蛋糕,凖备吃前必须淋上白兰地再点火,为圣诞餐营造一个戏剧化的句点。
至于明明是蛋糕为何要叫布丁?那是因为在英国“pudding”指的其实是饭后甜点,是“dessert”以外的另一种说法。
不是布丁的“圣诞布丁”(Christmas pudding)。Flickr@Jon Roberts CC BY 2.0
10.圣诞摆饰何时要撤?
相较于第一项圣诞饰品“公认的启用时机”,英国人对于圣诞饰品该何时撤下,似乎有着更严格的“公认规定”:
原则上,很多英国人相信,在1月6日前,必须将所有的圣诞装饰收起来,否则会带来厄运。这个“迷信”来自宗教典故“The 12 Days of Christmas”,从圣诞节12月25日起往后算12天,正好是1月6日,所以在传统上是圣诞节日结束的日子。
如果有机会,我建议大家一定要在12月来趟英国过一次圣诞,除了实地感受英国人如何以独有的方式庆祝圣诞,也不妨亲眼印证一下,上述这10个有点奇怪却又有趣的圣诞习俗与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