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在“第三梯队”方案的形成和运作过程,薄熙来30年前就败给习近平。(看中国合成图)
海外中文媒体曾披露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共选拔后备官员的密情,其中谈到在“第三梯队”方案的形成和运作过程中,除了时任中共总书记胡耀邦主导、中组部副部长李锐主管外,中共元老邓小平和陈云也都曾参与其中。选拔结果是,时任河北省正定县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入选了这一名单,而当时任辽宁省金县县委副书记的薄熙来落选。
习近平进入中共“第三梯队名单”
中共“文革”后的80年代,中组部成立青年干部局。1983年下半年,中共决定建立省部级后备干部名单,胡耀邦称之为“第三梯队名单”。
《中国新闻周刊》第657期报导,时任河北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进入了“第三梯队名单”。
1982年,习近平从中共中央军委办公厅下到正定县任县委副书记,1983年升任县委书记。
1985年,习近平调任福建省厦门市市委常委、副市长。1999年后,习近平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2002年,习近平任浙江省委书记。2007年,习近平任上海市委书记。同年,成为中共政治局常委。
薄熙来没能进入“第三梯队”
有趣的是,与习近平经历相似的薄熙来却没能进入“第三梯队”当中。文章指出,1984年,在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中央办公厅工作的薄熙来主动要求下基层锻炼,到中共辽宁省金县担任了县委副书记。但因为各种原因,他没能进入第三梯队名单。
文中记述,最早提出“第三梯队”这一概念的是胡耀邦。1983年5月,在中共中央为召开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的座谈会上,胡耀邦第一次提到三个梯队。他说,中共元老是第一梯队,负责制定大政方针;当时的中共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第一线工作的官员是第二梯队,但都不年轻了;所以,下决心搞第三梯队。
在此之前,1982年3月,陈云亲自点名李锐空降中组部主抓中共年轻官员的后备选拔工作。被选择的地方官员文革中的经历,是考察的重中之重。
陈云明确指,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三种人”不能提拔,已经提拔的必须从领导班子中清除出去。三种人是指在文化大革命中追随中共中央文革小组造反起家的人、帮派思想严重的人、打砸抢分子。
被毛泽东文化大革命整怕了的陈云警告:不能只看一些人的一时表现好,这些人要爬上来,一旦到了气候适宜的时候,或中共党内有什么风浪的时候,他们就会变成能量很大的兴风作浪分子。
文中没有指明薄熙来存在哪些问题,但从中共元老对“第三梯队”的选人要求看,似乎可以得出答案。
薄熙来文革中的表现
薄熙来于2013年8月22日在山东省济南市中级法院受审。早前曾有多家媒体对其表里不一的低劣人品进行报导。不但其在重庆的“唱红打黑”文革作风被各界唾弃,而且其文革时的表现也被外界翻出。
据《朝日新闻中文网》2012年6月26日报导,薄熙来在文革中曾加入红卫兵纠察队,其行为嚣张无度,在红卫兵中都十分惹眼。他曾闯入中南海批斗时任中共国家主席刘少奇等人。
台媒《苹果日报》2012年12月8日报导称,薄熙来在文革中还曾亲手殴打父亲薄一波,一顿铁拳,打得其父眼前一黑,摔倒在地。这还不够,又朝其父的胸膛猛踩几脚,踩断三根肋骨。
另外,薄熙来在文革时还养成了偷窃的恶习。《朝日新闻中文网》报导中就提到,薄熙来在文革中驾驶一辆偷来的汽车,并撞死了一头驴。
台媒《苹果日报》2012年4月14日报导称,薄熙来还曾在王府井书店偷了一本标价为12.5元的《华俄辞典》。在当时,这属于非常昂贵的书籍,而薄的偷窃并非因为爱书,而是将该书以10元的价格转卖给别人。
多年后,“第三梯队名单”上的人进入中共高层。第十七、十八届中共政治局常委中,除两人之外,皆是名单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