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普通的“胃疼”竟然是心肌梗塞呢?其实这种现象并不罕见,因为这类情况在医生医病的历程中屡见不鲜。(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疾病也许是政治家最见不得人的事情之一,隐瞒则似乎是他们的传统。二○一六年初,竞选美国总统的希拉里(Hillary Clinton)在台阶上滑了一跤,在身边几位助手的帮助下才勉强走上台阶。不幸的是,发达的传媒没有放过这一幕,这组“事故”照片在全球不胫而走,引发选民对希拉里健康问题的质疑。而希拉里的最大对手、共和党候选人唐纳・川普(Donald John Trump)多次藉健康问题攻击希拉里。据称,希拉里曾在二○一二年因脑震荡引发脑血管疾病,腿部也患有深静脉血栓,还得了甲状腺功能衰退。面对这些评论,希拉里一律予以否认,但她最终的落败或多或少和这些负面报导有关,美国人显然不大愿意选择一位病榻上的政治家当总统。
一九五五年九月底,一则不大引人注意的新闻出现在美国媒体上:白宫发言人声称,时任美国总统的艾森豪因为“夜间消化不良”住院,暂时停止工作。美国民众对此似乎并不太关注,因为不久后,他们的总统又重新出现在记者的镁光灯下。多数人并不知道总统在那天晚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原来当天晚上,艾森豪被诊断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简称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为什么普通的“胃疼”竟然是心肌梗塞呢?其实这种现象并不罕见,在我的行医生涯中,这类情况屡见不鲜。
冠心病的病变源于支配心脏的血管。这一门类里,最强力的杀手来自心脏表面的冠状动脉之内,最可怕的表现形式是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心脏表面分布着若干条冠状动脉,它们肩负着为心脏肌肉和传导系统提供血液和养分的重要使命。在这些血管里面,随着年岁增长和不良物质的沉积或破坏,可能会长出血栓,逐渐阻塞血流,任何一处出现狭窄都会造成胸闷、胸痛等不适,长此以往会恶化心脏功能,称为心绞痛。任何一处出现完全闭塞,尤其是突发性的,都会造成心脏肌肉的不可逆损伤,严重者直接导致心脏停跳诱发猝死,这就是急性心肌梗塞的最大危害!
从解剖上看,心脏表面的血管分布酷似人参的根须。由于心脏表面主要由三大分支支配: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分别供血给心脏的不同部位,每一处的梗塞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心电图、不同的病患临床表现。在多数情况下,右冠状动脉为心脏的下壁供血,这个位置与腹部脏器毗邻,仅隔着一块膈肌。因此当心脏下壁受损时,有些病患会产生模糊的上腹部不适,由于体内痛觉神经分布复杂,一般人很难仔细分辨出疼痛不适的具体位置,由此产生类似源于上腹部的闷胀。对经验不足的医师来说,非常容易造成迷惑,如果警惕性不足将造成严重的漏诊,甚至对病患的生命构成不利影响。艾森豪当晚极可能曾与死神擦肩而过,尽管这不是他第一次与死神打交道。
然而,医师即使做出了合理诊断,那个时代只能给病患使用口服或注射药物,对于梗塞的血管几乎无能为力。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医师们会把注意力放在心脏康复锻炼和功能恢复上。
急性心肌梗死无疑是头洪水猛兽,常是生命的终结者,人们无不谈虎色变。在当时,心肌梗死的病患会被要求需严格卧床休息六周才能下床活动。医师认为过早活动可能有诱发心脏破裂的风险,而六周时间足以让损伤位置瘢痕化趋于稳定。不过,长时间的卧床休息会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如便秘、深静脉血栓形成、坠积性肺炎等。由于各种原因,有些人甚至会卧床更久,导致一系列生理功能衰退的症候群,在康复医学上被称为“废用”,其中最明显的就是肌肉系统,表现为肌肉萎缩和肌力下降。
艾森豪首次发病后,美国心脏病学会奠基人怀特博士(Dr. Paul Dudley White)开始担任他的保健医师。当时的主流疗法主要是让身体和心脏充分休息,让受损的心脏肌肉尽量减少负荷,避免并发症。怀特博士却创造性地向艾森豪提出趁早活动的建议,同时让其持续日常活动,包括从事世界上压力最大、最忙的工作“担任美国总统”,至于艾森豪爱好的钓鱼、打高尔夫球也被鼓励,还建议他多多散步。
医师们逐渐认识到,病患发生急性心肌梗塞后,早期活动可以预防许多卧床休息导致的并发症,并不会增加死亡风险,而且以运动为基础,更有利于损伤心肌的愈合和心脏功能的改善,降低死亡率。不过,这只是对一般患者的总体而言,具体情况要实际分析,有些情况严重的病患六周后都没有脱离危险期,这时就不建议下床,是否该把“早期”界定为六周也值得商榷。值得注意的是,艾森豪时代的人们对心脏康复的认识尚在初步探索阶段,没有完善、成熟的方案指导心梗病患的康复治疗。
(本文节录自:谭健锹著作、时报出版的《世界史闻不出的药水味:那些外国名人的生老病死》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