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新任外交大臣杰里米・亨特和他的华裔妻子露西亚(Jonathan Brady - WPA/Pool/Getty Images)
【看中国2018年7月13日讯】英国当地时间周一(7月9日)晚间,英国首相特蕾莎・梅任命杰里米・亨特为英国新任外交大臣。
消息传出,外国媒体倒没啥,反倒是中国媒体上一片欢腾,什么《“中国女婿”转任英国外交大臣》、《中国女婿成英外交大臣中国丈母娘眼光绝对世界级》、《英国首相任命“中国女婿”为英国新外交大臣!》之类的大标题汹涌而来。这些报道,几乎都刻意突出了四个字——中国女婿,仿佛亨特成为英国新任外交大臣,最光荣的是中国。还好,他们没喊出“厉害了,我的国”的正能量口号。
还有更肉麻的媒体,干脆以此为由头,煞有介事地“细数那些你不知道的洋女婿”,对娶了中国(华裔)女性的洋人进行了盘点。比如英国国际发展部国务大臣贝茨勋爵、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麦康奈尔、第一个下重注投Facebook到今天依然被扎克伯格喊老板的吉姆・布莱尔(Jim Breyer)等等。甚至,连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的儿子亚历克斯娶了一位中国妻子名为王怡文,也赫然在列。看这劲头儿,是要挖地三尺攀洋亲戚,以此来“光宗耀祖”了。
“中国女婿”任英国外交大臣,能给中国人“光宗耀祖”吗?别自作多情了。实际上,攀洋亲并非今天才有,而是一种套路和“光荣传统”。2014年,安徽一中学挂告示祝贺“我校女婿”获诺贝尔奖。有人说,那年诺奖离我们很近,因为诺奖化学奖的得主埃里克・白兹格,是安徽蚌埠的女婿。他的夫人吉娜就是蚌埠人,毕业于蚌埠市第一中学。该中学挂告示庆祝“我校女婿”获诺贝尔奖。有媒体还从“就读于蚌埠大庆路小学”开始,详细追溯了吉娜的求学经历,甚至还采访了吉娜的同学、老师,大赞其“智商超常”、“是个学习的苗子”。这委实让人有点哭笑不得——得诺奖的是丈夫,却对其妻子如何优秀赞不绝口,是否有点喧宾夺主?
美国科学家得诺奖,部分中国人很兴奋,以为跟其攀上了亲戚。可是,“我校女婿”这样的亲戚,似乎攀得有点远,恐怕连“七大姑八大姨”都算不上。人家美国科学家只是娶了个华裔妻子而已,不管是生活和从事科研都是在美国,中国人兴奋什么劲儿呢?并且,吉娜虽然是中国人,曾经获得过中科大学生的最高荣誉——郭沫若奖学金,也曾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一个实验室工作,但最终还是选择了赴美工作。其姐姐也是蚌埠一中毕业的学霸之一,大学就读于南大地球物理系,现在也定居美国。不知别人怎么样,反正我看了这些,并没有从中感到任何自豪,反倒有几分苦涩。为什么那么多人才“翅膀硬了”之后都飞走了?中国为什么留不住人才?
早在2008年美国华裔科学家钱永健获诺奖前后,国内很多媒体刊发相关报道时,也都突出了钱永健的两个“亮点”:他是美国华裔科学家,并且是钱学森的堂侄。有不少媒体,更是将这两点放在了新闻的大标题里以示突出。言下之意很明显:一是感叹一下“叔叔英雄侄好汉”,二是为又一位有中国血统的科学家获得诺奖感到自豪。其实,虽然钱永健跟我们“一样的血、一样的种”,但却是正宗的美国人。他1952年出生于美国纽约,是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生物化学及化学系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国家医学院院士,生于美国、长于美国,更重要的是,他的研究工作都是在美国开展的。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对钱永健这样的优秀科学家而言也不例外,他的成功除了靠自己的努力,还有科研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在发挥作用——换言之,他的成功同时更是一个国家的成功。而这个支撑他的国家,是美国。
从“钱学森堂侄”到“我校女婿”,再到“中国女婿”转任英国外交大臣,暴露出某些中国人喜欢攀龙附凤的毛病。个人攀附名人,如果只是为了满足一点虚荣心,不去招摇撞骗,大可一笑了之。而某些单位和媒体也不能免俗,千方百计跟八竿子打不着的名人攀亲,或许不止是有点“掉价”,还有借机炒作沾光的嫌疑。只不过,如此攀亲带来的并非美誉度的增加,而是自身价值的迷失,还有几分深入骨髓的媚洋和自卑。
与此同时,无锡一高校被曝强迫学生搬到旧宿舍、把好宿舍留给留学生——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让大二学生搬进条件较差的宿舍楼住,把好宿舍留给留学生,且“原先是6人一间的宿舍,到留学生手里就变成了2-3人一间”。据称,9日晚,前来催促搬迁的老师代表在遭到学生拒绝后,情绪失控,还对学生进行了暴力威胁。目前,该同学曝光此事的微博已全被删除,原因不明。
如果慈禧太后活到今天,恐怕也会为此感到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