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方的经济数据引发争议。(图片来源:Fotolia)
【看中国2018年9月27日讯】中国国家统计局早前发布经济数据,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3%,属温和水平。中国官方的数据引发争议,有市民质疑指数没有反映出目前真实的物价水平。
根据数据,中国2018年5月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还是1.8%,短短三个月后,该指数已经上升到2.3%。
中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在记者会上被问到有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连续扩大的问题时说,“总体来讲还是属于温和上涨的水平”。
他解释,因为天气等短期因素导致8月份的食品价格上涨,因而造成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升幅加大。
中国的通胀数据可靠不?
美国《华尔街日报》的报道指出,引述评论人士表示,已公布的CPI数据与公众的感觉不一致。而国家统计局的一些统计方式有些过时。同时,中国经济数据具政治敏感性,当局通过管理数据以支持其对经济形势的描述。
受到通货膨胀直接影响的普通市民认为,在日用品、食品、房租和房价走高的情况下,官方的数字似乎不多可靠。
宁夏市民柴先生表示,虽然各地情况不一,但总体来说确实感觉生活成本上升不少。不难怀疑官方公布的通胀率含“水分”。
他举例说:“现在菜价是一个月一个价,像平菇从4块涨到6块,涨幅超过20%了。我们这边有补贴的羊肉也涨了。”
柴先生补充道,物价的上涨对有固定工作、收入人群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但是就觉得存不下钱了,会暂时搁置买第二套房子。以后迫于经济压力只能养一个孩子。至于没有工作或养老金比较少的人,(通货膨胀)会让他们很难生活下去。”
《华尔街日报》的报道还表示,中国的通货膨胀存在更顽固的问题——房价。
报道说,官方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的12个月租金成本之上升了2.6%。但媒体报道,中国大城市的租金价格上涨了10%-30%。
物价上涨因为啥?
中国问题学者胡星斗教授谈及北京的物价状况时说,很多生活消费品的上涨可能已经达到40%。
他认为其中的原因是:“(从大家的感受来说)北京疏减人口,一些低端的产业停工了。批发市场也搬到北京之外,导致交通运输很贵。从理论上来说,因为中国货币的发行量是巨大的,迟早会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
他还指出,中国虽然有通货膨胀的现象但还没有达到严重的地步。
“因为中国有产能过剩,激烈的产品竞争把价格压下去了。另一个原因就是中国的贫富差距很大。虽然发行了过多的货币,但这些钱是集中在极少数人手中,他们不需要消费,令那些资金成为沉淀的资金。老百姓没有拿到这些超发的货币。”
中国经济以后要怎么走?
近几个月来,不少媒体报道中国经济受全球贸易环境和政府调控政策影响而开始放缓。在此情况下,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向如何?
胡星斗教授强调:“这取决于未来的改革。其实中国的改革潜力是很大的,可惜被既得利益集团阻碍,很多计划基本都没有兑现。”
(版权所有©2006,RFA。经自由亚洲电台Radio Free Asia,2025 MSt.NW,Suite 300,Washington DC 20036许可进行再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