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士兵行军图。(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1862年3月~5月,与湘军苦战的太平军节节败退,曾国藩九弟曾国荃率领的湘军主力一路长驱直入,占领天京城近郊的大胜关,三汊河一带。其后在天京雨花台附近安营扎寨,这里距离天京城只有4里。1864年,湘军攻陷了天京。破城之日,大部分将领战死,但是还有一小部分逃过湘军追杀,隐姓埋名,聊度残生。太平天国史学家罗尔纲教授曾说,天京沦陷后,有些人为了避难,逃到港澳及海外。这些地方都在清政府的管理范围之外。那么究竟有哪些人安全出奔了呢?
一部分将领匿居香港
香港因毗连广东,是太平军将士外逃的理想落脚点和桥头堡。根据多方传说,早在天京内讧后,洪秀全的大舅哥、能文善武的赖汉英,目睹同室操戈,心灰意冷,从南京出走,在香港寄居多年后于20世纪初始返回家乡。此说虽有传奇色彩,但是在天京沦陷后,有一些太平天国将领匿居香港却是事实。现有史料可查的是,曾担任水军司令官的森王侯裕田,他以开设金成泰店为掩护,暗运军火粮食接济太平军漳州的余部,后来和另一个匿居香港的人先后被引渡到广州遭清军杀害。
根据当代史学家简又文的独家调查,洪秀全的3个本家侄子也都避难香港:琅王洪魁元以磨剪刀掩护;王洪绍允初以贩卖咸鱼为业,后来当上了警察,继又在九龙开设广济堂药店;瑛王洪春魁逃到香港后改名为洪和,自卖身为猪仔赴古巴充任挖鸟粪劳工,后返香港悬壶行医,辛亥革命前夕策划建立“大明顺天国”的洪全福就是他。上述仅是能够列举名字的太平天国知名人物,至于其他没名没姓的军卒,因缺乏文字和口头传世,随着岁月流逝就不得而知了。
太平天国起义的一幕。(图片来源:公用领域)
印度、印尼和日本也有太平天国后人
太平军余众和后裔出走港澳和海外,绝大多数人从此默默无闻。据传洪秀全的两个小儿子,被封为光王的洪天光和明王的洪天明,从香港辗转流离到印度加拉吉打,开设钟表店。另据简又文调查,抗战期间有洪青鸟(音译)者,在重庆美国军部活动,自称由印尼来,原为洪天王后人;又说,近年在香港又得闻印尼有华裔绅士名洪约翰者,自称天王之后,其先人屡经搬迁,流落该处,并在香港偶遇一洪姓青年,自称是来自印尼之洪姓族人,并说其先人确为天王之后裔逃难至南洋一带。
此外还有说“天王家族,当南京陷落时,尚有逃往日本而入其国籍者。经改姓矢野氏,其于矢野兴,尝为驻粤使馆随员。”抗战时期有个叫矢崎的日本侵华军官,在1939年携《洪氏宗谱》来到广东花县官禄钸(洪秀全故居),说是奉命来访问洪氏家人。
大批下层军士可能匿居美洲、澳大利亚和南洋
需要说明的是,近代中国已不再是封闭世界之外,在此大背景下的太平军将士,当其失败后在大陆不能安身时,是懂得出奔海外的。但是由于是事隔经年后后人的调查和追记,有些说法难以为凭。至于推理和猜测的说法那就更多了。尤其是20世纪初,鼓动反清革命的人们发现香港和海外中下层的洪门组织都崇仰太平天国,因此又有幼天王洪天福贵和辅王杨辅清在旧金山创立美洲洪门三合会之说。甚至还炮制大批太平军将士像潮水般涌进美洲、澳大利亚和南洋等地,如平南王黄德滋率领数万弟兄赴澳洲,其建立的洪门会所,尚存于澳洲大金山,黄仲涵(华侨企业家,被誉为“印尼糖王”)之父率领数万弟兄赴爪哇岛,其余多赴南洋各地,从事开发工作。但事实上,杨辅清从未到过美洲,也未“为美洲旧金山三台会开幕之祖”,他只去过澳门而已。
尽管上面的这种说法难以证实,也可能是参照唐人传奇中的虬髯客或《水浒后传》李俊赴新罗创业的重演而已,但也反映了当时太平军将士多有匿居美洲、澳大利亚和南洋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