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推出措施挽民企信心 学者质疑(图片来源:公用领域pixabay)
【看中国2018年11月15日讯】今年前九个月,中国就有五百多万家民企关闭。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总理李克强向民企派发“定心丸”,之后金融部门、司法机构纷纷制定新措施支持民企。有学者认为,长远能帮助民企的,只有大幅减税。
中国民营企业纷纷倒闭或向境外转移资金。早前中国媒体报导,全国已有502万家民营企业因各种原因倒闭,其中主要的原因是不堪沉重的税务。浙江一生产毛巾的民营企业家对自由亚洲电台披露,不少企业对经济形势感到忧虑,不再设立企业十年发展目标,仅仅是“走一步看一步”,见机行事。他说:“政策变化太快,前景不太乐观。我要求公司制定两年发展规划已经够了。”
据《21世纪经济报导》报导,近期针对民营企业、民营经济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困难,多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民企的政策。金融监管部门和银行也纷纷提出了相应的措施,解决民企融资难问题,建立机制让银行“敢贷愿贷。”
有中国银行业人士披露,中国银监会等机构已向上海、广州及深圳的银行系统下达指标,要求放贷部门每月完成预先设定的贷款指标,必须将贷款发放给民营企业。广州和深圳的多家银行信贷部人员主动联系民企负责人,要求对方设立新项目,以便提供贷款。
不过,在实际操作中,银行一线人员仍有一些困惑和建议,比如建议在设定民企新增贷款比例时,是否已考虑到当地经济结构的需要。
工商银行广州一分行负责贷款的陈女士,本周二对自由亚洲电台说,确有其事,但贷款必须给优质的民企,并非所有民企都会无条件贷款:“放大了企业贷款,给中小企业贷款,鼓励企业搞活经济。国家有这个政策,如果一些实体经济、中小企业遇到困难,银行尽量选一些优质的中小企业,给他们贷款批贷,让他们缓过来。”
工行已于10月16日与百家民营骨干企业签署合作协议。为民营企业新增近百亿的融资支持。目前,该行的贷款中,民企的贷款占比约为三分之一。中国银行金融部副总经理阎海思对媒体说,近日中行发布了“支持民营企业二十条”并与超百家民营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对可能不利于民营企业的规定、条款,一律进行修订或废止,一视同仁地对待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
但有不少经济学者认为,长远来说,民营企业最需要的未必是短期的贷款,而是来自政府各部门的税收和收费。
北京经济学者胡星斗对本台表示,政府应该大力扶持民营实体经济,降低收费是最明显的办法:“中国经济要转型还是要靠大量的民企.民营企业要是大量的愿意投入到实体经济中,而且要降低税收,方便融资。解决融资贵的问题。改善营商环境,民营企业家才能够脚踏实地去进行经营。”
最高法院承诺平反民营企业冤假错案
除了强制增加贷款,司法部门亦配合习近平表态,要让民营企业家财产更加安全,让权利更有保障。
最高法院副院长江必新表示,要甄别、纠正涉民营企业家权益冤错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