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中国经济形势持续恶化,如何才能保得住?(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看中国2020年4月24日讯】习近平最近到陕西考察,强调在做好“六稳”的同时,要落实“六保”的工作,要点是保障经济民生,同时也提及了基层控制。中共从前年的“六稳”走到了如今的“六保”,这当中的主要变化是什么?中国经济形势持续恶化,如何才能保得住?
“六保”的口号是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17日的会议上提出来的,当时习近平亲自主持了会议。会议强调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前提下,做好六保的工作,包括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保基层运转。
就在同一天,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6.8%,这是中国经济四十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衬托着这一背景,“六保”的口号并不让外界惊讶。
但多年未提的“保民生”、“保粮食能源安全”等说法,还是在舆论界引起了不安的情绪。
六保要如何才能保得住?
身在美国的中国经济学者程晓农对中国经济形势的判断比较悲观:“经济进一步下滑的可能性非常大,剩下的问题就是会下滑到什么地方,这就无从判断了。”
中国官媒的调子远比程晓农的判断更为乐观。新华社就“六保”发表述评,强调目前经济回暖的形势。其中提到,到目前为止,已经“点对点”运送农民工近590万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已达99%,民营企业复工率达到91.39%,中小企业复工率达到84%。
但中国目前失业率高企,中国城镇调查失业率2月份升至了6.2%的记录高点,3月末仍然徘徊在5.9%的高位。而这一数据还没有包括没有回城,或还没有工作的两千六百万农民工。这为“六保”的头条,保就业,提供了重要的注脚。
而中国政府所出台的多种救助政策也被很多评论人士认为,不能真正为中小企业以及低收入人士纾困解难。
“六保”与中国政府2018年提出的“六稳”方针既有区别,也有很强的相关性。当时的六稳强调的是“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而如今的“六保”更多是强调国内经济民生的基本面。这虽然是为了应对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冲击,但深入剖析会看到,中国经济的恢复依然要靠稳定外贸、投资等基本面。
程晓农告诉本台,“中国国内经济最大的问题就是,它本来和国际需求是挂钩的。就是说,出口带动了中国几千万人口的就业,出口不行了,几千万人口就业就出现问题;而少了几千万人就业,经济要复苏就更难了。”
中国的外向型经济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新冠疫情在欧美国家的扩散导致当地公司停工停产,对中国的外贸订单也大幅缩水。3月份,中国官方制造业PMI新出口订单指数跌倒了9个月以来的新低,而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要统计口径的财新制造业出口订单指数竟然降到了四年半以来的最低位。
加重这一危机的是,中国政府瞒报疫情,给世界公共卫生形势带来严重的威胁,已经引起了欧美等国家的普遍指责。而中国政府拒绝认错,也拒绝调查,这可能进一步影响到中国对外的经贸关系。
程晓农指出,“美国有可能采取某种经济制裁措施,然后中国有可能反弹、反制,最后就有可能把中美贸易战升级为中美经济战。那样的话,美国市场就对中国关闭了。”
程晓农认为,所谓“六保”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中国政府近几个月频繁出手拯救国内经济,实质的政策工具已经不多了。
趁机延伸社会控制“1984”监控升级
在另一方面,中国政府提出的“六保”方针,前五条是有关国民经济,最后一条“保基层运转”却牵涉到了社会控制。
在疫情期间,中国普遍依靠基层的社会组织,包括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等实施疫情管控措施。从政府到民间普遍对这种做法点赞,认为这是中国能迅速控制疫情的成功经验,但这也引起不少观察人士的担忧。
身在纽约的《北京之春》荣誉主编胡平认为,疫情期间的管控措施本来就是值得警惕的,“你看这次,每个人手中都有一个手机,又是绿码,又是红码。这就等于,你的一举一动,在任何地方,都在当局的掌控之中。这个控制就深入到每一个细胞,这就使得所谓1984式的监控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胡平指出,现在提出保基层运转,将使得管控措施固化,并使社会基层组织进一步变成国家机器的延伸,对个人的控制将更上一步台阶。
也有分析人士认为,提出保基层运转也因为中国很多地方政府财政严重入不敷出,已经影响到正常运转。
版权所有©2006,RFA。经Radio Free Asia,2025 MSt.NW,Suite 300,Washington DC 20036许可进行再版。http://www.rf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