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康熙皇帝智勇双全、雄才大略,一生功业彪炳,开启了康雍乾盛世。(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清朝康熙皇帝(西元1654~1722)在位六十一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智勇双全、雄才大略,一生功业彪炳,开启了康雍乾盛世。他在位期间有一件事一直被后人广为传颂,那就是在他十六岁时用智谋拿下了权臣鳌拜,然而在鳌拜的党羽们伏法后,接下来他第一个处分的人居然是另一个位高权重的辅政大臣遏必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清顺治皇帝英年早逝,依顺治帝遗诏,由年仅八岁的三子玄烨(康熙帝)即位,由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鳌拜四位大臣共同辅政。鳌拜起先在辅政大臣中地位最低,但是横行霸道,不断结党营私,累积实力,并且手握军权,逐渐地取得领导地位。
康熙三年,鳌拜罗织罪名杀害了内大臣费扬古一门,之后他又看上了正白旗的封地想强行圈地,不仅同为辅政大臣的苏克萨哈不同意,也遭到户部尚书苏纳海、直隶总督朱昌祚、巡抚王登联等人上疏反对,然而鳌拜又再次编造罪名杀害了这三名大臣。
康熙六年,年满十四岁的康熙帝开始亲政。这一年大臣索尼因病过世,排名第二的苏克萨哈上疏请求解职,鳌拜担心自己也将失去辅政大臣的地位,加上先前圈地受阻,也使他和苏克萨哈之间产生嫌隙,鳌拜居然列出二十四条罪状诬陷苏克萨哈,逼令康熙皇帝将其处死,康熙不准其奏,最后鳌拜一意孤行,矫诏杀了苏克萨哈。
苏克萨哈死后,鳌拜随意任用自己的子侄亲信为官,在家里商议政事后,不请示皇命就实施,与其党羽班布尔善、玛尔赛、阿思哈等人肆无忌惮地作威作福,当着康熙的面,随意呵斥官员,打击不服从他们的人,甚至请求禁止言官上奏,朝中大臣们敢怒而不敢言,无人能与他抗衡。
大是大非,善与恶的面前没有中立
当时朝中仅遏必隆的地位勉可与鳌拜抗衡。遏必隆是清朝开国五大功臣之后,早年便随着清太宗皇太极作战取得战功,又于蓟州、山东、夏津诸战役获胜,被授予世职的军职,在顺治皇帝即位后,他随清军进攻武昌击杀李自成之侄李锦,因累积战功授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统帅皇宫内禁军。
起初顺治皇帝安排遏必隆为辅政大臣的目的是制衡军权在握的鳌拜,其地位名列于鳌拜之前。然而遏必隆对鳌拜的作为始终不加劝阻,也未曾上奏弹劾,甚至部分政策还同声附和鳌拜。康熙皇帝亲政后,更特封遏必隆为一等公,加太师职务,此时的遏必隆可算位极人臣,然而他对于鳌拜的恶行却仍是姑息,也未表态支持康熙皇帝,而是持中立态度。
到了康熙八年,年满十六岁的康熙皇帝决定铲除鳌拜及其党羽。他挑选体格强壮的少年侍卫入宫假意学习摔跤,暗中习武。鳌拜入皇宫奏事时,看到康熙与少年们玩摔跤游戏,只当他贪玩,心中毫无防范。到了五月,康熙授命众少年侍卫在鳌拜进宫时,趁其不备将其拿下。鳌拜武功虽强,但寡不敌众,只得束手就擒,康熙接着派兵抓拿其党羽,并列出大罪三十条准备将其处死,后念其乃勋旧之臣,改死刑为革职拘禁,籍没家产。
在鳌拜遭擒后,康熙认为遏必隆明知鳌拜的恶行,却缄默不言,只想到独善其身,有负两朝皇帝对他的委任,应该一并捉拿候审,于是又派兵逮捕遏必隆。
经康亲王杰书调查后,列出十二项罪名弹劾遏必隆,审问中遏必隆不思悔改,反而含糊其辞,推诿责任。康亲王认为鳌拜的坐大,主因是遏必隆的姑息,遏必隆看到鳌拜擅杀多位大臣,不加以劝阻,在善恶正邪面前默不作声,无疑是助长了邪恶的力量。
康亲王认为,遏必隆姑息鳌拜、对皇帝无礼、不服从谕令,欺瞒误国等事项繁多,于审问时又不肯老实回答、罪情重大,应该马上革职并建议把他处死。
然而康熙皇帝感念其昔日功绩,且为开国元勋之后,因此仅是将他革职并关入大牢,一年后康熙帝考量其年老,且未实质上和鳌拜结党,于是将其释放担任宿卫职务。不久之后遏必隆病逝,他的结局比起死于狱中的鳌拜好不了多少。
综观遏必隆的一生,他骁勇善战,侍奉过三朝皇帝,若能制衡鳌拜、起兵勤王,将可成就为一代名臣良将、流芳千古,可惜他选择了置身事外,缄口不言,最终抑郁而逝,这也应证了意大利诗人但丁的一段话:“地狱里最炽热之处,是留给那些在出现重大道德危机时,保持中立的人。”
在大是大非,善与恶的面前,没有中立。
参考史料:
《清史稿》列传三十六
《康熙朝实录》
责任编辑:美玲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