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习近平到吉林考察农业(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看中国2020年7月25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文隆综合报导)习近平7月22日在吉林省四平市考察,重点了解粮食生产情况。有分析认为,习近平或证实严重中国粮食危机。而习走访农民合作社,也引发中共农业政策走回“计划经济”的猜测。
据中国官媒23日报导,习近平22日突然到东北产粮区吉林调研。报导称,习近平到了四平市梨树县卢伟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官方发布的视频中,习近平站立在玉米地旁对村民说:东北太重要了。
资料显示,四平是吉林省的一个地级市,地处辽、吉、蒙三省区交界处,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生长多种农作物,是有名的东北三大粮仓之一。
习近平还说:“这次来主要是看庄稼,现在的长势很好。这里的优势是地势平坦,人均耕地多,最主要还是黑土地,要保护好黑土地,这是耕地里面的大熊猫。”
自由亚洲电台报导,吉林省铁岭农民张一群说,她是从新闻报导中得知习近平到梨树县。她说,她家周边的玉米没有习近平看到的玉米那么好:“我家住在铁岭,今年东北就是大旱,根本就不下雨。我们这里就下了一场雨,苞米(玉米)连到腰这么高就秃掉了(旱死了),那就彻底扔了,不能除棒(收玉米)。我们家的早苗小棒(玉米秸秆)也不带点(结玉米),因为旱。”
习近平在考察一个农机农民合作社了解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经营情况时称,要在全国实施各种不同的农业合作化道路。
对此,农民张一群说,中国南方下雨洪涝、北方无雨干旱的情况至今未得到解决,庞大的南水北调工程并未让东北受惠:“能解决啥问题啊?要是说旱了,苞米的谷粒长不出来的时候,人工降雨也对老百姓有利啊。现在仅有秸秆没有棒(玉米棒)有啥用啊?老天爷不下雨,旱得没有棒,习近平来关心关心,棒就出来啦?”
此外,习近平又考察了四平市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了解粮食生产及黑土层土地保护及生态环境等情况。
今年中国27个省发生水灾,暴雨洪涝灾害导致南方多个省份的大片农田和农业设施被淹、被毁,成熟的早稻因强降雨无法收成,未成熟的早稻灌浆结实受阻;旱地作物也遭受渍涝灾害。
本周四,新华社报导说,在湖南省安乡县大鲸港镇,14000多亩农作物不同程度受灾。但中国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数据却称,上半年,中国夏粮达到2856亿斤,同比增长0.9%,再获丰收,秋粮生产基础较好。这些官方数据被网民认为虚假。
自由亚洲称,今年6月开始出现大暴雨和洪水,当月农作物几乎失收。习近平此次去吉林考察,其实主要是想确认下半年东北粮食产量。
值得注意的是,习近平走访农民合作社后,《因地制宜走好农业合作化道路》迅速成为各大党媒报导的重点。这引发中共农业政策左转的猜测。
中共曾在1950年代启动“农业合作化”运动,将刚刚分给农民的土地又收归“国有”,为“计划经济”作铺垫。但近年来,中国虽然也有部分农村地区尝试机械化耕作的合作模式,但官方几乎从未使用“农业合作化”这一名词。
有分析人士认为,习近平到东北产粮地视察,凸显当局面临粮食危机困扰。今年以来,由于全球疫情已令进口粮食造成困难,加上最近的洪灾受灾区域是产粮地,粮荒已成现实。而粮食出现危机,将直接威胁到中共政权的稳定。如果结合前一天习近平在北京开企业家会议提及“内循环”,应该是当局做了最坏打算,要再度“闭关锁国”,走回“计划经济”的老路。当然,毕竟是不同时期,官方的包装表述会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