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2日,安徽的一家生产铝制品工厂的工人在生产出口产品。(图片来源:VCG/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0年10月29日讯】中共举行五中全会,准备为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发展方向定调。中国经济困难重重。过去几个月靠加码重施银行有前无后大肆放贷的方式救经济,每月新增贷款又创新高,第三季经济才勉强恢复4.9%的增长,但不如预期,导致数据发表后的股市和油价下滑。
现在全球围中,中国经济疲弱,中共已经退到“吃草又如何”的自卫自慰取态。最近党的喉舌都在推销“内循环”概念。习近平在最近的南巡时,竟然重提毛时代之后已经很少听过的“自力更生”。
曾几何时,西方主流经济学界,都主张“自力更生”,认为追寻经济上的自主,减少对外依赖,乃是后进国家的发展之路。1950、1960年代不少拉丁美洲政府,都推行减少进口与外资依赖的“进口替代”工业化,连世界银行也支持。毛泽东更激进的闭关锁国政策,就更不用说了。
这种“自力更生是个好东西”的概念,当年在西方主流发展经济学界成为主流,其实牵涉一种偏见建构的过程。1950、60年代,很多发展得不大好的发展中国家的学者和政治人物,都将本国的低度发展与社会冲突严重、政治腐败等问题,归咎于殖民地的历史和前殖民者与其他发达国在他们非殖化后继续剥削他们,强调这些问题一概与本国的内部体制、历史与人事无关。而少数在当时成功起飞的国家,如日本,明明是得到美国在冷战体制下的经贸扶持,但其文人政客,却喜欢强调他们的成功与外力无关,都是拜自己的“勤奋耐劳文化”、“德川宗教”、“武士道精神”等所赐,越讲越绝对。
当学者听这种口实和神话太多,便会被偏见导引,归纳出“外贸与外资有碍发展,穷国要发展便要自力更生”的结论。这个结论,温和一点的体现便是前述的“进口替代”政策。激进一点的体现,则是在西方左翼知识圈风行一时的“新殖民主义”和“依附理论”。巴黎的极左知识分子对这种理论情有独钟。被这种理论传染的,便包括战后在巴黎留学的一众后来成为赤柬领袖的知识分子。
赤柬第二号人物乔森潘,是一个经济学家。他1959年在巴黎索邦大学的博士论文《柬埔寨的经济与工业发展》,便指出柬国贫穷,是因为包括外贸与外资的经济外力太多,而大城市,便是这些外力介入、压抑柬埔寨发展的桥头堡。这篇论文,后来在1976年赤柬执政期间,被加州伯克莱大学觉得柬埔寨是社会主义人间天堂的左翼学者翻译编辑出版,成为反战刊物《印支编年》的特辑专号《柬埔寨的低度发展》。这个理论,导引赤柬夺权后将大城市人口全赶到农村,砍断外贸外资联系企图通过激进自力更生政策发展经济。这为柬埔寨带来什么毁灭性的后果,不用我多说。
后来东亚小龙等在1970年代的经济快速增长,证明穷国在欢迎外力介入的状况下,也有可能致富。同时,拉美奉行进口替代政策国家的发展亦强差人意,中国、柬埔寨等奉行激进锁国政策的国家,更是尸横遍野。吹捧自力更生的各种理论,在1970年代起,便被打入冷宫,就算在左翼知识圈,也被承认外力与发展不是必然对立的“依附发展理论”、“世界体系理论”、“发展型国家理论”等取代。
中共现在从历史垃圾堆,将曾经被实践检验过否定过的自力更生路线捡回来吹捧,是倒退反动的极致。朝鲜锁国多年,有中国这个老大哥关照,也摆脱不了贫穷饥饿。如果中国真是学朝鲜搞闭关锁国,将会导致什么灾难结果,真是难以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