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台南市下营区酷似铁剪刀的T型壁锁。(图片来源:中央社)
【看中国2021年3月19日讯】(看中国记者卢乙欣综合报导)台南即将迎来建城400年,文史界考证发现,台湾的“壁锁”竟是源自于荷据时期安平热兰遮城(又称安平古堡),外型则从“铁钉”逐渐演化为“铁剪刀”,目前还有些台南老房子可以看到此项特殊的建筑工法。
中央社报导,自15世纪的大航海时代,荷兰人逐步在马来西亚麻六甲与印尼巴达维亚(雅加达)建立了经贸网络,1624年抵达台南后,陆续兴建安平热兰遮城与普罗民遮城,直至郑成功渡海,荷兰人才退离台湾。
在当今残留的荷据遗迹中,属安平热兰遮城的城墙最为著名,遗迹的红砖、三合土等建材,让人能一睹近400年前荷兰人的建筑;文史界人士还发现荷兰人在城墙上留下了一项特殊工法,就是城墙上的“铁钉”。
专研“壁锁”长达20多年、从事教职的李志祥19日告诉中央社记者,荷兰人在建城之初,因台江内海与倒风内海多潟湖,地质较为松软,荷兰人兴建期间就将铁钉穿过城墙钉入木梁,以防止倾斜坍塌,直至“壁锁”锈鉵才会再补强,这就是热兰遮城的城墙经历了数百年“坚不坏”的密诀,同时是荷兰人真正从家乡带来台湾的建筑精髓。
虽然荷兰离开了,但城墙上的铁钉没有因此而消失,反倒被台湾人发现及模仿,最晚于18世纪初期,当时台南府治的民居建筑上随处可见这个“铁钉”,且持续沿用至20世纪初期。
经过数百年演化,“铁钉”外型越趋精致,更因部分铁钉样式很像剪刀,让民间逐渐出现“铁铰刀(铁剪刀)”之俗名,并再演化出专属台湾的名称“壁锁”。
图为台南市中西区的X型壁锁。(图片来源:中央社)
李志祥表示,“壁锁”建筑工作在台湾传承了300年,直至出现RC混凝土建筑工法后才逐渐消失;目前的热兰遮城城墙上,仍有3个“壁锁”痕迹,铁钉则不知去向;现在的台南仍有些历史悠久的宫庙及老房子,保留“壁锁”式样,甚至还有宫庙于民国40年代重建时,仍设有“壁锁”。
经李志祥调查,台南迄今仍有近80间宫庙与民宅装有“壁锁”,1间最少有2个“壁锁”,最多则达22个;但台南以外的县市比较罕见,目前所知仅有云林、嘉义、屏东,各县市仅有2至3间装有“壁锁”的建筑。
从钉子演变至铁剪刀的“华丽转身”,让“壁锁”成为了台南建筑的特色之一,不仅见证荷兰人足迹,还结合台湾数百年以来聘自中国唐山建筑匠师的技法,深藏于墙内与木梁结合的壁锁式样不只是出现了改变,更从强化屋舍的铁具,逐渐转变为精美的警报装置,在台南迎来建城400年之际,留下了沧海桑田的真实标记。
自由时报报导,由于早年台湾民众不知道壁锁的作用,于是将壁锁当作墙壁上的辟邪物或吉祥物,并将剪刀状的称为“铁铰刀”,认为它能辟除邪秽;S状的称为“如意”,认为它能招吉纳福;称I字形的为“铁尺”,认为具有规矩方正之意。
根据文化部国家文化记忆库网站,壁锁又称铁剪刀、铁绞刀,是西式建筑的构件,英文为anchor,锚之意,意谓具有锚的功能。
台湾壁锁,露在墙壁外的铁件具有剪刀形、S形两种,西方则是有许多为直线形;打制壁锁的难度不高,难的是从外形判断年代。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