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高法院的“裁判文书网”于2013年7月1日正式开通。(图片来源:网络图片)
【看中国2021年7月18日讯】(看中国记者黎小葵综合报导)近期,中共法院系统用来公开裁判文书的平台“中国裁判文书网”悄悄下架了有关“因言获罪”案例以及民间起诉公安执法机关行政案件的判决书文件。法律界人士认为,这显示中共司法进一步倒退。
中国最高法院的“裁判文书网”于2013年7月1日正式开通,截至2020年8月30日,中国裁判文书网文书总量突破1亿篇,访问总量近480亿次。根据同年11月最高法院发布的《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2014年1月1日起,除4种特殊情形外,最高法院作出的生效裁判文书均应当在互联网公布。 2015年6月底起,全国的三级法院已全部实现生效裁判文书上网公布,即案件类型全覆盖、法院全覆盖。
对此,当时《人民日报》等官媒还曾将此举宣传为“司法进步”的标志,并鼓吹其“极大丰富了法学研究的案例来源,还可以帮助法官避免类案不同判。通过最大限度的执法司法公开,才能让暗箱操作没有空间、执法司法腐败无处藏身”。
然而,近期外界发现,一些被当局认为所谓的“敏感案件”裁判文书已悄悄下架。
据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披露,推特账号“中国文字狱事件盘点”的运营者发现,一旦他在裁判文书网上发现并公开一个“因言获罪”的案例、并引起舆论关注后,相应的裁判文书就会很快从裁判文书网上“消失”。
例如,武汉网民王强因在推特“骂党”被判刑;山西晋城网民李某因在推特和微信发表“涉习负面言论”被判刑;美国留学生罗岱青骂习近平回国后被判刑等。
仅5月中旬,中国裁判文书网一次下架了所有含某些特定关键词的文书。例如“寻衅滋事”类案例中,含有“推特”、“微博”、“虚假信息”和“国家领导”等关键词的所有判决书;6月中旬,再次下架所有含有“言论”关键词、起诉公安局的行政案件判决书。
美国之音2月曾报导,“中国文字狱事件盘点”于2019年10月中共建政70周年之际开通,该帐号透过政府网站、法院判决书、官媒报导、警方社交媒体账号等公开信息来源,记录2013年至今中国因言获罪近2000个案例,并将其建立成一个数据库。
在这些案例中,有不少广为人知的人物,比如曾暗示习近平是“剥光了衣服也要坚持当皇帝的小丑”的地产大亨任志强遭重判18年;发文批评当局遭革职的前清华大学教授许章润;声援多位良心犯遭起诉“非法经营罪”的耿潇男;抨击共产党是“政治僵尸”遭开除党籍的前中共党校教授蔡霞;报导武汉疫情遭判刑的公民记者张展等人。
而更多民众则是默默无名的小人物,比如山东青岛因在微信群“辱骂村干部”遭拘留7天的吴某;宁夏银川因在贴吧抨击交警遭拘留5天的李某;河南嵩县因在推特发布或转发“疫情涉虚假信息”而获判有期徒刑6个月的姚某等。
对此,广东律师对自由亚洲电台感慨表示,当局经常声称要讲民主与法制,不怕批评和自我批评,但这些口号只是宣传,“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本质会越来越暴露出来。懂的人、会思考的人会看得越来越清楚。”
“因为天下人只要有眼睛,是能区分是与非的。中共这种司法文书绝大部分的庭审现场见不得人,见不得光,”旅居美国的陈建刚律师也直言,由于中国司法不独立,才会出现倾向性的判决,“所以他们不会遵守司法公开的原则,不允许旁听,不允许家属聘请律师。最后体现的,就是司法文书不公开,也就是一切都在秘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