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中共官方高调强调“清零”政策,但中国大陆的武肺疫情仍烧不停。(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2年5月9日讯】(看中国记者林小凡报导)中共政府追求COVID-19疫情清零,积极推行常态化核酸检测。有分析机构推算,仅中国一线、二线城市实施常态化核酸检测,初估每个月费用可达1212亿元人民币,年花1.45万亿。有评论指出,这项决策不但不够“科学”、不够“经济”,且还存在政府帮助权贵“核酸发大财”嫌疑。
自中共中央强调防疫“动态清零”毫不动摇后,地方政府纷纷表态要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甚至立下军令状,声称“奋力夺取保卫战的胜利”。目前包括北京、上海、武汉、杭州、广州、芜湖、大连等多地已陆续推出常态化核酸检测政策。
那么,针对该政策财政资金需要承担多少费用?有分析机构计算,中国一线、二线城市都实施常态化核酸检测,初估每个月费用为1212亿元,年花1.45万亿。
“中新经纬”7日报导以首都北京为例估算,北京市武肺病毒核酸单样本检测价格自5月3日起为19.7元,同时,按照北京市卫健部门技术要求和标准实施混合检测时,每样本检测价格统一不高于3.4元。
以2021年底北京常住人口2188.6万人来看,如果按照10:1混采、一周测一次,北京需要每天至少32万管的核酸检测能力;按照10个样本混合检测的每样本单价最高限价3.4元加乘,北京一个月因常态化核酸检测的支出约为2.98亿元,按照单样本检测价格19.7元估算,北京两个月因常态化核酸检测所须支出达到约人民币17.25亿元。
东吴证券研究所宏观团队公众号“川阅全球宏观”也释出研究报告,内容提到,假设一座城市经济规模相当于上海市2021年经济总量为4.32兆元,这座城市平均每月实施局部封锁经济损失占2成,则1个月封城2周经济成本为1568亿元。
该报告还指出,如果未来中国所有一线、二线城市都实施常态化核酸检测,则每个月常态化核酸费用上限为1212亿元,约合1年1.45兆元。从成本方面来看,大规模常态化核酸检测防控措施可能优于定点式、高强度的封控措施。
高盛研究部亦指出,在大型城市出资实行市民常态化检测可能成为确保生产与消费持续运转的有效措施,有望对经济带来更为显著且更全面的积极影响。
但资深媒体人、自媒体《世界的十字路口》主持人唐浩则提醒,外界需要思考的是,中共为何花大钱为做常态化核酸?它是为了人民还是为了自己?它最终目的究竟是什么?
唐浩对《看中国》指出,如果真如上述报告所言,中国一、二线城市都常态化做核酸,每年支出费用1.45万亿,“那么,去年中国全年经济产值是114万亿,这轮核酸支出费用将超过GDP的1%。”但问题是,核酸检测只能“侦测”病毒,而非“消灭”病毒,况且北京已经宣布,许多有症状的感染者他们去做核酸,结果却是阴性,“这表明了核酸已经无法有效侦测病毒,也影响疫情的追踪防控。那中共是否还有必要花大钱做常态化核酸?从科学角度来看,目前显然有效益递减、效益下降的问题。”
再者,体制内学者黄万盛早前也曾披露,国内的核酸检测产业由少数的中共权贵家族掌控,他们从核酸检测获利6700亿人民币。虽然相关数据尚无法得到无从考证,但外界普遍认为,在中共体制下,没有政治关系的庇护是无法做成大生意。
“所以大规模核酸产业背后跟中共权贵挂勾,应该是无庸置疑。”唐浩也表示,既然如此,如果中共真的还坚持要花大钱、把效益下降的核酸检测常态化,那这项决策不但不够“科学”、不够“经济”,而且还有图利权贵家族的嫌疑,帮助权贵“核酸发大财”。
值得一提的是,天达共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钱宙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说,常态化核酸检测服务项目的采购方往往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按照法律规定,如果上述机构进行公开招标适用政府采购法的规定。政府采购不一定要公开招标,只有服务专案金额达到200万元以上才必须采用公开招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