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期间将公布今年的GDP目标,能否达到5%增幅?(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中国经济在去年受“清零”防疫政策重创,未能达成官方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两会”期间将公布今年的GDP目标,能否达到5%增幅?各类信息及分析均显悲观。
北京当局将在3月5日开始召开“两会”,即人大和政协的会议,料将会有更多经济与金融政策公布,特别是今年的经济目标尤为引发外界关注,因为国务院将换届,即将卸任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表最后一份《政府工作报告》,未来经济政策是否生变?
中国官方学者认为,北京当局“两会”上将宣布2023年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至少为5%。原因是中国的31个省份在地方“两会”期间宣布了至少5%的2023年经济增长目标,这凸显北京当局取消“清零”防疫政策后,地方政府力争推动经济快速反弹。
不过,根据中国官方媒体《证券时报》报道,有两个城市的经济增长目标例外,分别是首都北京市和邻近的港口城市天津,这两个城市的增长目标分别定在4.5%以上和4%左右。海南省设定的增长目标最高,为9.5%,西南地区西藏的增长目标为8%。
包括浙江、山东、广东和江苏等沿海地区在内的一些中国经济强省设定的增长目标较为温和,在5%左右或以上。上海市、广西和陕西的经济增长目标为5.5%。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今年的主要任务是恢复经济增长。随着各种生产活动、投资、消费逐渐恢复正常,若将GDP目标定在5.5%是合适水平。
他认为,政策要减稅降费以减低企业经营成本,流动性要保持充裕,为经济活动提供相对宽松环境支持经济增长。
不过,因疫情封控三年,特别是“清零”防疫政策对经济的打击已经显示,以外贸出口大省广东为例,相当一部分的外贸企业因难以负荷各种税费和订单骤减选择关门。
据自由亚洲电台3月1日报道,分析人士指出,中国经济最有活力的江苏“长三角”和广东“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业持续萎缩、出口快速下降,与供应链转移有密切关系。
也有学者相信中国整体经济政策不会有大的改变,经济运行将奉行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坚持稳中求进,稳字当头”政策。但是房地产市场疲弱,各地政府无法依赖占财政总收入近七成的卖地收入维持运行,势必增加各种收费来弥补不足。
而外资也对中国经济也同样表现出了悲观情绪。
3月1日,中国美国商会(AmCham China)发布2023年度的《中国商务环境调查报告》,过半数受访美商表示,中国已不再是其首要或前三大的投资目的地,创该调查有史以来最大升幅。
根据报告,多数美商对营收和获利、中国的经济、投资和营商环境的前景,甚至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势,都弥漫着悲观情绪。
对此,观察人士表示,随著两国地缘政治竞逐的白热化,在华外企所面临的营商困境在未来5到10年内,很难好转。
据美国之音3月1日报道,广州城市理工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教授王长城也认为,中美两国关系的矛盾也在中国境内发酵,可能影响到中国员工的就业选择。
他说,中美两国间政治意识型态的矛盾可能仍有中长期的影响,短期内不会化解。
上任满一年的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2月27日在美国商会主办的一个在线活动上说,中美关系目前显然处于一个非常困难的时刻。他原本预计,在美国总统拜登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去年11月在印尼巴厘岛举行会晤后,两国在2023年会有机会使关系更为稳定,国务卿布林肯也预定于2月初访华,但中国侦察气球事件发生后,改善双边关系的前景趋于暗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