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预言大祸临头 是否舍得抛下所有?(图)

发表:2024-06-28 10:1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6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有老僧来劝告韦昭度,说若不想大祸临头,就得跟他走。
有老僧来劝告韦昭度,若不想大祸临头,就得跟他走。(图片来源:手绘插画志清/看中国)

根据《中朝故事》记载,晚唐时期的高官韦昭度忽然得到一位高僧的警示,得知灾厄即将降临在自己身上,因此必须抛下亲人、朋友、权势、富贵,尽快随着这位老僧离开。明知大祸将至,韦昭度到底会如何选择呢?

韦昭度,字“正纪”,他在黄巢造反攻破长安时,追随唐僖宗逃入蜀地,拜户部侍郎,于中和元年(公元881年),担任吏部尚书、同平章事(副宰相)。

黄巢之乱平定后,韦昭度官拜司空,又以讨灭凤翔节度使李昌符作乱之功,官拜太保兼侍中,封扶阳郡公。在唐昭宗即位后,又拜中书令,成为了正职宰相,封岐国公,已是位极人臣了。

唐昭宗乾宁二年(公元895年),韦昭度的表弟李磎担任吏部尚书、同平章事。表兄弟二人相互呼应,成为一股炙手可热的势力,天下趋附者无数。

然而,就在韦昭度的权势达到顶点之际,却碰上一件怪事。一天,一位老僧突然前来求见,韦昭度当时正独坐在庭院中,听闻有老僧要见便同意了。其实,当时的社会风气都是普遍尊重出家人的。韦昭度见到了老僧,只觉得对方仪态非凡,具有一股奇特的气质。

老僧没有过多寒暄,开门见山便对韦昭度说,他将大祸临头。老僧还问他说能否随他离去,自己是特地来迎接他的。韦昭度非常震惊,脸色大变,过了片刻才对老僧说自己当权已久,从地方到朝堂都有许多政敌,别看他每日风光无比,内心其实不时都担忧有祸事降临,心里真的非常愿意随他远行,从此以后远离险恶的是非之地。

紧接着,韦昭度话锋一转,强调自己放心不下家眷,请老僧先给他点时间,让他先跟家人告别。老僧听后,却不许他告别,只是催促他快点离开。韦昭度终究还是放不下亲情,请老僧一定要让他先去告别。

随后韦昭度召集家人说自己要放下权位,跟老僧离开。家人们听后都纷纷哭了,着急着要韦昭度千万不要相信僧人的妄言,不可以如此忍心舍弃荣华富贵。众人说了很多挽留的话,还抓着韦昭度的衣服,不让他离开。韦昭度好不容易摆脱了家人的纠缠,只身来到庭院中寻找老僧时,老僧已经不见了。韦昭度问下人,谁也没看到老僧到底是如何离开的。韦昭度顿时明白了,老僧是有神通的神僧,无奈之下,他也只能哀叹自己错过了离开的机缘。

之后不到两个月,韦昭度的政敌们突然发难,特别是拥有地方军权的节度使也出动军队冒犯京城,逼迫皇帝罢免韦昭度和李磎。当时已是晚唐,皇帝的权威有限,不得不同意他们的要求,随后韦昭度和李磎都被政敌抄家并杀害。

记载中韦昭度因为放不下亲情,错失了跟随老僧离开的机缘,结果两个月后真的遭了劫难,实在是可惜,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当年的老僧之所以劝韦昭度离开,是因为他看到了韦昭度未来将遭遇的灾难。

历史上的韦昭度没有跟老僧离开,最后惨遭劫难被杀,希望今天的世人们如果遇上了如老僧这样苦心劝说之人,希望能不重蹈覆辙,在听取劝说后,顺利远离灾厄。

(取自:德惠〈冥冥之中有定数:不跟老僧走,灾祸来时悔已迟〉一文。本文经过删改)

责任编辑:初新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