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方脸(本人提供)
【看中国2024年10月10日讯】(看中国记者肖然报导)近三个月内发生了五起重大恶性事件,凸显中国人狂热爱国主义情绪愈演愈烈。这种爱国情绪,不仅体现在网络上的热议,还逐渐发展成一些针对外国人的极端行为。时评人、自媒体大V多伦多方脸认为,这些事件的频发并非偶然,而是一场深层次的社会应激反应,并探讨了狂热爱国主义背后的社会背景、国际影响及其必然性,从历史的角度分析这一现象的根源与发展趋势。
系列极端事件
2024年以来,数起针对外国人的暴力事件让社会对极端爱国主义的关注升温,尤其是在中国境内和中国公民涉事的事件中,这种排外情绪表现得尤为突出。仅在短短三个月内,就发生了以下五起重大事件:
6月11日,吉林发生捅伤四名美国教师的事件。
6月24日,苏州校车袭击,目标是儿童。
8月27日,澳大利亚中国留学生袭击当地婴儿。
9月18日,深圳发生杀害日本学生案件。
10月1日,瑞士苏黎世,中国留学生袭击托儿所,造成三名儿童受伤。
这一系列事件中的共性在于,攻击者大多针对外国人,并且四起案件的受害者都是儿童。这样的数据难以用中共官方的“偶发事件”的理由来解释。
多伦多方脸在其油管节目中说,以上系列恶性事件让人联想到晚清时期的义和团运动。当时民族主义与排外情绪被推到极致后,演变成大规模的暴力袭击。而如今,类似的情况似乎又开始在中国复现。
爱国情绪与生活压力的交织
多伦多方脸指出,极端爱国主义并非单纯的政治表现,背后往往隐含着个人生活中的不如意与社会压力。这些袭击者的个人背景揭示了一个共同的特征:他们大多生活处境艰难,尤其是在经济上遭遇失败。
吉林的袭击者崔大鹏,55岁,失业;苏州袭击者周某,52岁,同样失业;深圳的沈某,44岁,案发时也处于无业状态。这些人生活陷入困境,对于未来的无望感加剧了他们的绝望心态,而这种挫败感,往往转化为对外部世界的不满和敌视。
然而,单单生活上的困难不足以解释他们为何选择用极端的爱国主义来表达这种敌对情绪。“极端的爱国主义与个人挫折感的结合,成为这些极端行为的导火索。”爱国情绪,在某些情况下,成为了他们宣泄个人不满、对抗外来压力的工具。这种现像在网络空间尤为明显,仇日仇美情绪不断升温,并且得到了许多人的支持与共鸣。
例如,深圳的沈某选择在9月18日这个特殊日子发动袭击,这一天是“九一八事变”的纪念日,充满了历史上的民族屈辱感,而瑞士的袭击者也在国庆日当天进行攻击,这些事件无一不透露着极端爱国情绪的影响。
极端爱国主义的背后推动力
他分析,极端爱国主义在中国并非孤立存在,背后有着复杂的政治和社会背景。许多人倾向于将这一现象归咎于中共的宣传机器,认为政府在引导和纵容这种情绪。
确实,政府对外来文化和势力的批评调子加重,网络上充斥着大量针对日本、韩国以及西方国家的谣言,这些谣言夸大了外国对中国的威胁。例如,“日本换国计划”的谣言声称,日本在中国建设学校,是为了培养间谍渗透中国,这些虚假信息激起了大量仇外情绪。虽然这些谣言不一定来自官方,但官方显然对此没有进行有效遏制。
然而,简单地将问题归咎于政府的宣传是片面的。“将这种极端现象完全归因于政府有些过于简单,这也是一场民族应激反应的结果。”正如晚清时期的义和团运动,社会的狂热情绪更多是社会自我防卫机制的一种反应,而非单一政策的结果。
历史的回声:义和团与现代爱国主义
当今的中国,似乎正在重演晚清时期的部分历史。义和团运动的发生,不仅仅是因为清政府的无能,也源于当时中国在面对国际冲击时的集体情绪反弹。19世纪中叶,随着鸦片战争和后续的列强侵略,清朝不得不面对国内外压力的交织,最终导致了民族自信的崩溃。
当时,清政府曾尝试通过“洋务运动”来学习西方科技和管理制度,然而随着甲午战争的惨败,这种改革彻底破产。尽管理性上应该进一步改革,但在甲午战败后,清政府选择了保守与封闭,并最终促成了义和团的崛起。拳民们迷信自己可以通过民族精神和“神拳”打败外来势力,结果引发了更大的灾难。
今天的中国也面临着类似的情境。1979年改革开放的成功,使中国在全球经济舞台上获得了重要地位,但随着2018年中美贸易战的爆发,中国的经济逐渐陷入瓶颈。在这样的背景下,理应进行更深入的改革,然而事实上,政府选择了回归保守政策,并且激发了国内的极端民族情绪。
当代义和团的崛起 必然的趋势与结果
现代中国的极端爱国主义者与义和团运动的拳民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他们坚信,民族自信和排外情绪是中国崛起的关键。在网络上,对日本、美国的仇恨情绪不断升温,各类极端民族主义言论甚嚣尘上,这些内容激发了人们对外来文化与势力的强烈敌视。
然而,这种情绪的升温不仅是民间情绪的反映,也与政府的态度密切相关。当局在某种程度上默许了这些极端言论的存在,从而让爱国主义情绪成为一种自我强化的循环。然而,这种情绪的结果并不可能带来长期的正面效应,最终只会加剧社会内外矛盾。
狂热的爱国主义浪潮无法长期持续。正如历史上义和团的失败最终促使清朝进一步瓦解,今天的中国也不可能通过极端民族主义来解决内部矛盾。随着国际压力的增大,西方国家的商业利益将逐渐撤离中国,这将进一步加剧中国的经济困境。
这种情绪的代价最终将回落到中国自身头上。历史告诉我们,当一个国家选择将内部问题归咎于外部势力,并走向极端民族主义时,往往会陷入更大的灾难之中。
不过,从长期来看,这也可能成为中国改革的契机。当极端爱国主义导致的负面后果愈发明显时,社会将开始反思这种情绪的根源,并逐步走向理性化。“当狂热的浪潮消退,全社会将不得不直面真正的问题,最终促使更深层次的制度改革。”
多伦多方脸总结道,狂热的爱国主义是当代中国社会应激反应的结果,也是一种必然的历史现象。其出现既反映了个人生活压力与民族自尊心的交织,也揭示了中国在面对国际挑战时的集体心理变化。正如晚清时期的义和团运动,狂热的爱国情绪最终不会带来长期的解决方案,而是会进一步激化内外矛盾。然而,正是在这些矛盾中,中国或将迎来一场更深刻的变革,最终实现社会与国家结构的调整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