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佛的世界,一天就是地上的千年。(示意图/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天上一日,地上千年
天上方一日,地上已千年是说天上的世界和人间时间概念不一样。天上的一天是人间的一千年。这句话来自于晋朝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甚至还被收进了史书《晋书》之中,讲的是一个名叫王质的砍柴人,在山中阴差阳错,进入了另外空间神仙的府邸,看两位仙童下围棋,看得入了迷,结果一局终了,回头一看,砍柴的斧子已经烂了。回到家中一看,许多年都过去了,街坊邻居都不认识他。
巧的是,在西方的《圣经》中也有类似的说法,就是“主看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彼得后书3:8)。意思是说,神不像人类那样受时间的制约,不论是需要一千年才能做成的事,还是只需一天就可完成的,对神来说都是一样的。你看《圣经》中讲神造世界,就是一念就成,说要有光,光就来了,说要有人,人就有了,是不是呢?
这么看来,在不同的时空中,时间的概念是不是就不一样了呢?
这就是古人对于时间的认知了。
那么到了近200年现代科学出现后,科学家们又是怎么认识时间的呢?
现代物理学的鼻祖牛顿认为时间和空间都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各自独立,不受其它任何因素的影响。人类通过太阳和月亮的运行感知到了时间的存在,但时间不会受到人类意识的影响。
但是牛顿的这个理论有个局限性,就是只适合在物体相对速度不那么快的环境中。1905年,天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就弥补了牛顿时空观的不足之处。狭义相对论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相互有关联的,它们一起组成了“时空”。在这个时空中,当一个物体运行的速度接近光速的时候,物体上的时间就会变慢。
1915年,在狭义相对论的基础上,爱因斯坦又发表了广义相对论,引入了引力场的概念,认为我们一般认为的重力,也就是牛顿定义的万有引力,其实并不是一种“力”,而是一种时空效应,在重力场中,时空会发生弯曲,时间和空间都会发生变化。
一个世纪以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一起成为了奠定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石,大力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然而相对论也是有局限性的,因为它是建立在光速不变的这么一个假设上的,认为任何物体、或者任何讯息的传播速度都不能超过真空中的光速。
然而科济列夫出来挑战了。他说,这个世界上还有比光速更快的东西,那就是时间。时间不仅仅只是一种尺度,或者是存在于人们意识中的东西,它是一种真实存在的能量。
科济列夫最早提出他的时间理论是在他1947年的博士论文中。论文中讨论了闪闪发光的恒星。为什么恒星总能源源不断地对外提供能量,不求回报呢?
科学家们认为,能量来自于恒星内部的热核反应。但科济列夫的计算表明,恒星中心的物质密度和温度不足以进行热核反应。所以能量并不来自于恒星的内部,恒星只能是从外部吸取的能量,也就是从宇宙中获取能量。由于恒星在宇宙中到处都有,所以这种能量在宇宙中也是无处不在的,科济列夫认为,这种能量就是时间。
在之后的几十年中,科济列夫一直在研究时间的属性,还开发出了两个著名的实验来证实他的理论。一个是星星实验。这个实验证实了过去、现在和未来是同时存在的。
另外一个实验用了陀螺仪做实验对象。他们给旋转中的陀螺仪加上了一种振动,代表来自时间的能量。结果发现陀螺仪并没有传递这种振动,而是产生了重量减轻或者角度的偏移。科济列夫得出结论说,时间不会以振动的方式传播,事实上,宇宙中的时间是不会传播的,它只是瞬间出现,而且可以在任何地方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