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2022年10月23日,丁薛祥与新一届中共政治局常委及中外记者共同出席记者会。(图片来源: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5年2月13日讯】(看中国记者李净瑶综合报导)2月10日,中共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取代丁薛祥出席人工智能(AI)巴黎峰会。此前,外媒曾报导称,丁薛祥预计会出席。有分析认为,张国清替代丁薛祥出席峰会可能隐藏更深的权力分配战略考量。此外,这也可能是中共重新执掌实权的元老派、军中实权与习近平权力讨价还价的结果,目的是淡化习近平本人的影响力。
第一,正常分工调整
时评人江峰认为,丁薛祥是负责科技领域的第一副总理,按惯例他是出席AI科技会议的合适代表。张国清的替代是否仅是简单的分工调整,还是隐藏着更深的权力动态,很值得进一步分析。
丁薛祥长期担任习近平的大管家的角色,2022年成为政治局常委,2023年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负责科技、气候变化、港澳事务等重要领域。
张国清则是排名第三的国务院副总理,负责工业、国防科技等领域。张国清未进入政治局常委会,地位低于丁薛祥。江峰在自媒体节目中分析,张国清替代丁薛祥出席AI峰会有几种可能性。
他表示,丁薛祥负责多个重要领域,他可能会有更优先的国内或国际事务无法出席。如果国内有类似的重要任务,他可能选择优先处理,出国的事就给了张国清。
此外,张国清的军工和工业背景与AI峰会的某些议题有一定的契合度。他可能被认为是合适的替代人选。
但江峰指出,在中国,这种简单的分工调整也与国家战略、高层政治权力分配息息相关。
第二,丁薛祥的地位和健康问题
江峰指出,目前没有公开证据支持丁薛祥地位受损或健康问题的说法,所以大家也只是估计。
今年1月21日,丁薛祥出席了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并发表讲话。这显示了他的公开活动正常,身体也不错。
因此,丁薛祥缺席就可以被解读为“失宠”或“边缘化”,甚至解读为习近平的政治地位没有以前牢固。
第三,权力分配战略考量
江峰指出,独裁者巩固权力除了培植亲信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步,就是避免过于依赖单一亲信,防止内部不满和派系失衡。“习近平也要防止丁薛祥做大。”
另一方面,结合半年以来中央军委人事大洗牌,“丁薛祥的缺席也可能是中共重新执掌实权的元老派、军中实权与习近平权力讨价还价的结果,目的是淡化习近平本人的影响力。”
江峰表示,丁薛祥作为习近平的大管家,虽然在政治局常委中排名第六,但在国务院排第一,管理国家的权力集中度较高。习近平或元老都可能希望通过让张国清等其他副总理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分散权力。
独立评论员杜政曾在《上报》撰文指,丁薛祥长期担任秘书、办公室主任,从未主政一方,也没有经济治理经验,他当常务副总理属于“赶鸭子上架”。但据传丁薛祥也有心机,他盼习“驾崩”前,能留下遗言让他接班,想当“华国锋第二”。
旅美政论家陈破空则认为,习近平要报复丁薛祥。
陈破空表示,三中全会时习近平中风倒地,当时还有一个消息传出,就是丁薛祥会接班。“政治局常委中只有丁是60后。之后习近平被救醒,听到这些传闻后,就想要报复丁薛祥,因为丁答应了要做接班人。习近平最恨有人要做接班人,因为他要长期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