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25年2月16日讯】“亡国”还是“亡天下”:万斯的慕尼黑演讲有感/川普俄乌政策引发海啸般争论。争论的焦点当然是乌克兰的生死存亡。相较于“乌克兰是否亡国”,万斯在慕尼黑谈的,是另一个更深远的问题——“亡天下”。
一、万斯纵论“亡天下”
所有的人或许都觉得欧洲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乌克兰问题。在这场全球瞩目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美国副总统万斯并未直接评论俄乌战争,而是抛出了一个更具冲击力的命题:欧洲最大的问题,不是俄罗斯,不是中国,而是自身对言论自由与民主价值的背弃。
他说,欧洲曾是西方民主的发源地,但如今却在限制言论、审查异见,这种趋势,比外部威胁更危险。
他指出:“在英国以及整个欧洲,我担心,言论自由正在退步。”“更让我担忧的是......欧洲从其一些最基本的价值观,那些与美利坚合众国共享的价值观上后退”。他还说,在英国,“信仰自由在倒退”,招致“信教的英国人的基本自由”受到攻击。
他认为,面对俄罗斯与中国,欧洲尚可团结一致,但如果欧洲自己不再维护自由表达的空间,民主的根基将被腐蚀。这,才是真正的危机。
万斯的言论一出,欧洲各国哗然。这不仅仅是对欧洲的批评,更像是对全球自由世界的提醒——当文明的精神支柱动摇,整个世界的秩序便会随之崩塌。
二、“亡国”与“亡天下”:明朝顾炎武的洞见
“亡国”与“亡天下”这两个概念,最早由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顾炎武提出。
亡国,指的是一个政权的灭亡,例如一个国家被外敌征服,或者被内部革命推翻。
亡天下,则指的是文化、价值观、生活方式的消亡,即使国家的政权仍在,社会已不再延续原有的精神传统。
顾炎武认为,“亡国”是帝王之事,老百姓可以不关心。但“亡天下”,则不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因为国家可以更迭,制度可以重建,但如果文化根基被毁,整个社会便无可救药,百姓的生活就受到影响。历史上,许多王朝灭亡后,新的政权仍然能延续中华文明。但当文化彻底崩坏,社会便陷入混乱,再难恢复。
如今,万斯的演讲,正是在提醒欧洲:外敌入侵或许能防,但如果核心价值被侵蚀,整个文明将无以为继。你们关心亡国,却不关心亡天下,是没有眼力见还是没有良心?
四、从美国到欧洲,川普与万斯的“整风”
我说过,川普和万斯正在美国进行“整风”,力图恢复基督教信仰与保守主义的主导地位。他们认为,美国的问题,也不仅仅是全球战略失衡,而是美国社会本身已经在价值观层面崩坏。
现在,他们将这一整风行动带到了欧洲。在万斯看来,欧洲的问题与美国类似——曾经捍卫民主与自由的国家,正在变得封闭,越来越惧怕异见,越来越用审查来压制不同声音。而美国作为自由世界的领导者,必须在这场文化战中重新树立标准。
这让人不禁想到20世纪冷战时期,美国不仅在军事上遏制苏联,更在文化上主导全球话语权。如今,川普和万斯试图再次塑造新的意识形态战场——这一次,他们瞄准的不是外敌,而是西方文明内部的腐蚀。
五、我们关心什么?“亡国”还是“亡天下”?
万斯的演讲同样引发了冲击与争论。是的,我们究竟该关心“亡国”还是“亡天下”?我们往往热衷于讨论地缘政治的冲突,关心某个国家是否会灭亡,某个政权是否会倒台。然而,真正影响世界走向的,是文化与价值观的存续,是否值得更大的关心呢?
如果国家存在,但精神死亡,那还是国家吗?
如果社会富裕,但思想封闭,那还是文明吗?
如果人民苟活,但丧失了自由的灵魂,那还是人吗?
这显然都是极其考验人的问题,也是每个时代都必须面对的抉择。亡国可以复兴,但亡天下,则是真正的终结。
川普与万斯的“整风”是对西方文化危机的回应。2024年,美国人民用选票作出了回应。而欧洲如何应对这个挑战,仍然未知。
同时,可以肯定的是,这场价值观之争,不只是美国和欧洲的事,也是整个世界的事。面对时代的巨变,我们究竟应该捍卫什么?是仅仅关心一个国家的存亡,还是关注人类文明的未来?亡国还是亡天下,这是每个民族、每个人都必须回答的问题。
(本文转载自蔡慎坤的社交媒体X)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来源:社交媒体X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