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欲休妻母亲不允 古人想要离婚怎么办?(组图)

发表:2025-02-19 06:0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孟子妻子
孟子欲休妻。(绘画:志清/看中国)

古代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当孟子看到妻子的一个举动时,就说要与她离婚,却被孟母阻拦住了。孟子的妻子到底做了什么,让他如此不满呢?

孟子欲休妻 母亲不允许

根据《韩诗外传》中的记载:一天,孟子的妻子独自在屋子里,岔开两腿,随意地坐在地上休息,恰恰这一幕就被突然进屋的孟子撞见。

看到妻子两腿像八字形一样的坐姿,孟子心里十分不满。于是,他就和母亲说:“这个妇人不懂礼仪,请母亲准许我把她休了。”

孟母说:“为什么呢?”

孟子说:“因为她岔开两腿坐在地上。”

孟母问:“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孟子说:“我刚进屋里亲眼看见的。”

孟母说:“这是你不懂礼仪,而不是你媳妇不懂礼仪。《礼记》上不是说了吗?要进门时,应该先问问谁在屋子里;进客厅时,要先高声招呼,好让里面的人知道;要进屋时,眼睛必须往下看。《礼记》这样讲,为的就是不让人措手不及,以免尴尬。而现在你到你媳妇休息的地方,进屋不发出声音,她又不知道你进去,没有准备好,才被你看到她两腿岔开坐着的样子。这是你无礼在先,怎么责怪你的媳妇不懂礼呢?”

孟子听完母亲的这番话后,马上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感到很惭愧,于是再也不提休妻的事了。

故事里,孟子的妻子在屋子里的岔开两腿的坐相叫作“箕踞”。“箕踞”在中国古代是一种很不礼貌的坐姿,“为傲慢不敬之容”。孟子本身就是一位非常注重礼节的人,幸好孟母深明大义,指出孟子自身的不足,才解除了这场婚姻危机。

一般情况下,女性想要离婚很难,“呈诉”就是女性主动离婚的唯一办法。
古人休妻的得符合“七个条件”与“三不去”。(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古人夫妻不睦是怎样离婚的?

中国古人非常重视恩义和感情,但是夫妻二人要是实在感情不睦,没办法把日子过下去,除了得符合“七个条件” 与“三不去”之外,也还有办法,那就是:“和离”与“呈诉”。

1、“和离”

一般被理解为古代的“协议离婚”。关于和离的律条,现在能考证到最早的是《唐律疏议・户婚》里的记载,如果夫妻之间实在是情感不和谐,两方都希望离婚,就可以和离。

与出妻不同,和离必须经由女方同意,在律法允许下,经过一系列流程,才算是完成。一般来说,和离是一种不伤及两姓之好而解除婚姻的办法,所以和离的流程,往往采用无碍于对方家族声誉的方式:

和离书往往由夫方书写,和离的程序则要由双方亲属出面主持,并且和离的言辞会较为委婉,既言妻方之非,又言夫方之错,并且在最后会表达解怨、释结的愿望和对女方日后的祝福。

也有研究认为,和离其实只是一种委婉的弃妻方式,因为女子并没有主动发起和离的权利,只能被动选择同意与否。

而和离这一制度存在的意义,或许是以这种方式离婚,两个家族之间的交情不会受到过大打击,不坏两姓之好。

2、呈诉

一般情况下,女性想要离婚很难,但凡事总有例外:“呈诉”,就是女性主动离婚的唯一办法。

呈诉,大概就是古代版的“诉讼离婚”。只要达到相应条件,夫妻双方都可以主动向官府呈诉,提出离婚。男方可以用妻子已经逃跑、妻子与父亲通奸、妻子杀害了妾生的孩子、妻子诅咒丈夫等理由提出离婚。

而女方可以用丈夫逃亡三年了还没回来、丈夫逼迫或纵容家中的妻妾与别人通奸、丈夫将妻妾作为财产抵押、公公强奸媳妇等理由提出离婚。

提起呈诉后,只要经过官府查实,夫妻就可以在律法允许下正式离婚。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的离婚制度,以宗法伦理为基础,以家族利益为核心,个人的感受基本不被顾及。

男方虽然很明显地拥有特权,但这种特权必须是在宗族社会的伦理纲常之下。真正的离婚自由,即使对于男性来说,也是很难存在的。



责任编辑:伊凡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