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会重演?从朝鲜战争看俄乌战争结局(图)

作者:福音 发表:2025-04-03 01:21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乌克兰 美国
法国总统马克龙(中)、美国总统川普(左)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于2024年12月7日在巴黎爱丽舍总统府举行会议前合影(图片来源: SARAH MEYSSONNIER/POOL/AFP via Getty Images)

历史会重演吗?70年前,朝鲜战争以停战协定收场,留下长期对峙的格局。如今,俄乌战争仍在持续,战场形势扑朔迷离,双方都无法轻易取胜。这是否意味着,我们正在见证另一场“无法真正结束”的战争?通过对比朝鲜战争的经验,我们或许能找到俄乌战争未来的可能结局。

朝鲜战争至今已过去70年,虽然战争早已停火,但韩国与朝鲜依旧处于敌对状态,三八线仍然是全球最敏感的军事对峙区之一。对于当下仍在持续的俄乌战争,这场历史的镜像是否能给我们一些启示?。这场战争的未来,是否会像朝鲜战争一样,以某种形式的停战协议告终?还没有答案。

最近,尽管黑海协议达成,俄罗斯却再次征兵16万人,看起来丝毫没有停战的意思。而乌克兰则在西方援助下,继续反抗俄军进攻,双方激战不休,这样的结果只能给彼此带来更多士兵的伤亡。就比如朝鲜战争。

朝鲜战争原本不到一年就可结束

美国接连误判中国在朝鲜的参与程度,直到11月才承认中共军队在朝鲜的存在,并认为是小规模、防务性的。随后美国发动“圣诞攻势”,力图在耶诞节前结束战斗。然而,中国军队发起第二次战役,不到一个月将联合国军打退回三八线。第三次战役后甚至退回汉城以南。

1951年1月13日,志愿军在连续发动三大战役取得节节胜利后,联合国军提出停战建议。

但毛要求趁热打铁,指示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统一朝鲜半岛。

此时,中国志愿军与美军的伤亡比例是0.6:1,而两年后签订停战协议时反转为2.6:1。

如果1951年1月停战,这场战争的规模将控制在半年内,中国则将仅以较小代价完成战略目标。错过这次停战机会,使战争又延长了两年多,并付出了数以十万计的死亡代价。

根据1999年出版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史》,中国先后入朝作战的总兵力近190万人。

虽然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争的具体伤亡人数一直存在争议,但无论哪种统计方法,都能显示出中国参战的惨重代价。

直到1953年7月27日宣布停战。中国最初的统计数字,在朝鲜战场上阵亡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为148977人、负伤220218人,失踪25621人及被俘21400人。

但近些年这一数字有所修改。2010年出版的中国《文史参考》又称,共有18万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牺牲。

据美国方面统计,在朝鲜战场上阵亡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为40万人以上、负伤48.6万人及被俘21839人。

相比之下,联合国军伤亡较轻,但也非常可观。联合国军共死亡57606人,伤病115183人,失踪及被俘6973人,总计179762人。其中,美军死亡54246人,占外国军队死亡总数的94.16%。

而俄乌战争也已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截至2025年4月初。​

英国国防部称,乌克兰战争中俄军死亡人数可能高达25万。

俄罗斯国防部在周四上午发布的情报更新中表示:“自2022年入侵乌克兰以来,俄罗斯武装部队可能已造成约90万人伤亡。”

“其中,可能有20万至25万俄罗斯士兵阵亡,这是俄罗斯自二战以来最大的损失。”

无论数字如何,双方显然都遭受了巨大损失。俄罗斯的军队数量远多于乌克兰,而且俄罗斯不得不依靠朝鲜士兵,帮助其在自己的领土上与乌克兰人作战。随着战斗持续,俄罗斯和乌克兰正逐渐接近由美国斡旋的停火协议。美国寻求全面停火30天,以此作为达成全面和平协议的桥梁。乌克兰曾支持全面停火,但俄罗斯目前拒绝了。

普京和泽连斯基迄今已同意停止袭击对方的能源基础设施,但部分停火的具体细节尚未确定,而且双方都指责对方违反了总体协议。

俄罗斯对乌克兰战争的损失估计各不相同,难以核实。每一方都有动机将自己的损失降到最低,将对手的损失最大化。

朝鲜这场战争并未结束,俄乌战争呢?

俄乌战已经三年了,彼此还是打得很胶着,好像彼此都红了眼睛,谁都不想停战一样。其实理论上讲,朝鲜这场战争也并未结束。因为双方只有停战协定,双方未签署和平条约。

1953年7月27日,在板门店签订的《朝鲜停战协定》的主要内容是设立了军事分界线,而交战双方各后退了两公里建立一个非军事区作为缓冲区,战争双方停止敌对行动,遣返战俘等。

此外,交战双方的武装力量在停战协定签订的12小时内停止敌对行为,72小时内撤出非军事区。而在停战协定生效后的60天内,各方将其收容的战俘分批遣返,或交给中立国遣返委员会处理。

虽有停战协定,但双方未签署和平条约,因此朝鲜战争从国际法上来讲并未正式终止,三八线地区仍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军事对峙区域,不时发生小规模朝韩军事冲突。

值得一提的时,当时韩国领导人李承晚反对下,韩国并未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不过韩国执行了协议的条款。

随后的几十年,朝韩两国都曾单方面宣布退出停战协议。

1954年,韩国方面称不再认为自己有义务遵守《朝鲜停战协定》。

2009年,由于不满韩国加入“防核扩散安全倡议”,朝鲜方面表示,停战协定失效,朝鲜将不再受停战协定的约束。

2013年,朝鲜人民军总司令部发言人发表声明表示,从3月11日起,不再承认停战协定,朝鲜人民军将处于“全面对抗战”的准备状态。

2018年,停战协议似乎迎来一些好消息。9月9日,韩国总统文在寅与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签署《平壤共同宣言》,承诺消除朝鲜半岛的战争风险。韩国青瓦台首席秘书尹永灿甚至分析,事实上形同宣布战争状态结束,为朝韩互不侵犯提供保障。

但好消息没有继续执行的下文,并在2020年出现反转。

今年6月,朝韩关系突然变得紧张,据称直接原因是一些“脱北者”组织在两国边境通过气球向朝鲜发送宣传单和优盘。随后平壤宣布切断和首尔的所有官方联系,几个小时后,朝鲜炸毁了位于边境小镇开城的朝韩联络办公室所在大楼。梨花女子大学国际研究副教授李雷夫(Leif Eric-Easley)表示,朝鲜方面炸毁联络大楼标志着对朝韩合作的全面摧毁。

回顾历史上的朝鲜战争

朝鲜战争的爆发已经过去70年,在美国它是“被遗忘的战争”,在中国它是“抗美援朝”,在朝鲜半岛,这场战争造成的伤痕依然未能愈合。

70年过去,三八线附近仍然是全球瞩目的军事热点区域。70年过去,当年站在朝鲜与韩国背后的两个大国——中国和美国,而俄乌战争背后是欧美和中国伊朗朝鲜。

中共教科书中,一直在说自己是抵抗侵略。中国官方语境强调,战争起因是美国支持的南朝鲜入侵金日成领导的北朝鲜共产党政权,而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已经越过了三八线,威胁到中国的领土安全,因此中国被迫派出兵参战。

但真相是随着停战协议、中美建交、苏联解体等一系列事件发生后,史学界认识到,是金日成在得到苏联同意和支持的承诺后,首先越过三八线,对韩国发动突然进攻。

原中共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主任的阮铭曾向BBC中文表示,当初毛很疑惑来中国谈判的金日成,是否有能力打下韩国全境,如果美国介入并登陆怎么办。“但是金日成拿出史达林跟他谈话的记录,史达林跟金日成说要打,那他就反对不了。

金日成领导的朝鲜共产党军队突袭南方,在战争最初势如破竹,当年9月初几乎攻占朝鲜半岛全境。但7月7日,联合国通过决议组成由美军指挥的联合国军帮助韩国军队予以抵抗,9月15日成功实施仁川登陆,一举反攻,改变战略态势,金日成军队很快陷入绝境。

10月,联合国军北部战线已经推进到中朝边界的鸭绿江边。

毛泽东又收到史达林的秘电,要求中共出兵援助北朝鲜。

朝鲜战争爆发近4个月后,中共囯开始入局。1950年10月8日,毛泽东电令中国东北野战军改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秘密入朝参战。10月25日,志愿军打响了后来取得全面胜利的“第一次战役”,因此25日被中国官方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中国和美国,在朝鲜半岛打了一场代价高昂的局部战争,但事后的诸多历史材料显示,这场战争存在诸多误判。

就美国而言,参与战争的直接目的是“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战”。时任总统杜鲁门称,如果任由共产党武力入侵韩国,而未受到反对和抵抗,那没有小国有勇气抵抗强大的共产主义邻国的侵略,那么就如二战爆发之前的局势一样,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就中国而言,即便参战前夕,介入这场战争也是不情愿的,因为中国的战略目标是台湾,而非朝鲜。

阮铭回忆,“中国比较意外,因为中国当时的下一步是解放台湾,实际上毛是这样打算,那么突然爆发一个韩战(朝鲜战争),毛1949年去莫斯科跟史达林谈就是希望解放台湾,史达林也答应了,实际上当时史达林看起来还留了一手,就是跟金日成之间的这种(约定),毛并不知道。”

直至近些年,中国官方媒体人民日报在纪念朝鲜战争的文章中也表达出类似的意见。”

中共国为啥接入朝鲜战争?

冷战史专家沈志华认为,毛在国内力排众议坚持出兵的一个原因是要以此争取史达林的信任:说明中国是社会主义阵营里能够担当责任的一员。这样才能让中苏同盟起到稳定新中国的作用。

很多人并未意识到,短兵相接的中美两国,从未互相宣战。

彼时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刚刚五年,参战各方都默契地将其控制为“有限战争”。

中国军队是以“志愿军”名义赴朝,以示中国没有跟美国宣战。而美军也以联合国军的名义,而非单一国家参战。

美国意会到这点,为免与中国全面开战,美国拒绝了蒋介石提出的出动33000人部队进入朝鲜作战的提议,因为“如果台湾的军队出现在朝鲜,北平的共产党人就可能决定参战”,所以“绝不允许蒋介石成为对中共战争的导火索,这样的结果可能使我们卷入一场世界大战”。

美国告诉蒋介石如果乘朝鲜战争之际“反攻大陆”,第七舰队将武力阻止,第七舰队甚至将靠近大陆的金门岛等排除在美国保护之外。

苏联则完美地扮演了一场“代理人战争”的幕后角色,一方面对中国和北朝鲜提供各种支援,另一方面,严禁己方直接参与到战争中。在联合国军抵达三八线后,金日成向史达林求援给予直接军事援助,这一请求被史达林搁置。

苏联揭秘的档案披露,苏联的意图是不直接参战,把战争在朝鲜半岛的范围内扩大,使美国深陷对朝鲜的军事干涉之中,也将美国的注意力从欧洲引向远东。

朝鲜战争后期,双方在三八线陷入长期拉锯持久消耗战;俄乌战争也从最初的机动战转为壕沟战与炮战。韩朝至今仍然是分裂状态,俄乌战争是否会以某种“三八线”的方式告终?例如乌东地区永久划归俄罗斯,而乌克兰保留西部和中部领土?

战争初期的剧烈变化:无论是北韩闪击战下首尔的陷落,还是俄军初期试图迅速攻下基辅,都展示了战争初期的快速进展与战略误判。

俄乌战争与朝鲜战争的不同之处

乌克兰获得持续的国际援助:

朝鲜战争期间,韩国在美国主导下获得联合国军的直接军事支持,而乌克兰虽然获得西方武器与情报支援,但并未有美军直接参战。

这使得乌克兰的防御能力持续增强,也让俄罗斯无法迅速取胜。

核武器的影响:

朝鲜战争时,美苏尚未发展到真正的核恐怖平衡,而现在的俄罗斯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核武库。

这使得北约在援助乌克兰时格外谨慎,避免激怒俄罗斯导致战争升级。

战争的国内压力:

朝鲜战争时,中美苏都能动员庞大的社会资源来支持战争。

但今天的俄罗斯面临经济制裁、人口流失、内部不满等多重压力,这可能影响其长期作战能力。

未来的可能结局:朝鲜模式还是另一种出路?

我们可以设想几种可能的结局:

“三八线2.0”:停火协议+长期对峙

俄乌双方最终在某条战线上形成长期僵局,签订停战协定但不签和平条约。

这将导致乌克兰像韩国一样持续依赖西方,而俄罗斯则像北韩一样与西方隔绝。

俄罗斯胜利:彻底占领乌东甚至基辅

若俄罗斯军事与经济恢复,并在战场上取得突破,可能会强迫乌克兰接受“降伏条件”。

但西方是否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

乌克兰胜利:收复失地,甚至推翻普京政权?

若西方援助足够,俄罗斯内部爆发更严重的动荡,乌克兰可能收复所有被占领土。

但这是否会导致俄罗斯使用核武器?

持续消耗战:未来数年内都无法分出胜负

这种情况下,俄乌战争可能变成另一场“无声的冷战”,双方在低烈度冲突中持续较劲。

我们能从历史学到什么?

朝鲜战争教会我们,当两个大国在协力厂商战场上发生代理战争时,战争往往不会有明确的赢家,而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博弈。

当年美国在朝鲜战场上的一大误判,是认为中国不会参战,而当时的中共则认为美国不敢长驱直入。这种相互的战略误判,使战争延长至三年,并最终导致韩朝分裂至今。

而今天,俄罗斯与西方之间是否也在重复这样的错误?西方是否误判了俄罗斯的决心?普京是否低估了乌克兰的抵抗能力?

历史或许不会简单重演,但它的轨迹,总会为未来留下某种启示。

那么,你认为俄乌战争会走向哪种结局?会出现一条“新的三八线”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