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兵在台北中正纪念堂民主大道上升起中华民国国旗。(图片来源:I-HWA CHENG/AFP/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5年5月4日讯】(看中国记者卢乙欣综合报导)经济学人近期发表一篇题为“一场关于台湾的强权危机即将到来”的分析专文,强调川普的保护主义及强硬态度,本让美国变得更伟大,却反倒削弱美国保护台湾的能力,而这恐怕让习近平有新想法,认为应该尽快采取武力攻台的行动,以免失去良机。但学者对此却持保留态度,强调中共早将台湾视为囊中之物,因此能不动武就不会直接动手,且现在攻台反倒会节外生枝,变成全世界指责的对象。
最新一期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以“一场关于台湾的强权危机即将到”(A Superpower Crunch Over Taiwan Is Coming)为题,做为封面故事进行分析。这篇分析专文指出,这场美中关税角力赛变成了耐力赛,北京认为自己有能力撑到最终。强调“美国优先”的川普,对盟友也实施贸易保护主义,包括对台课征32%关税、要求台积电把芯片产能迁移到美国,进而削弱美国在亚太的联盟基础,同时更令人质疑美国能否在台湾问题上展现决心。
文章还强调, 川普总统执政下,美国的威慑力正在下降,这让华府希望透过力量维持和平的策略效果变得适得其反。尤其,川普的保护主义及强硬态度,本应使美国变得更伟大,却反倒削弱了美国保护台湾的能力,北京不可能没注意到这点。习近平前不久可能还认为夺取台湾应该需要“再等等”,但习近平随着时间过去,恐怕会出现新想法,认为自己应该尽快对台湾采取行动,以免“错失良机”。
不过,针对经济学人的分析,学者多持保留态度。
政大国关中心兼任研究员汤绍成就认为,虽然这一篇文章具有警惕作用,但即使美国遭受关税战的影响,国内乱成一团,仍不致于对东亚完全丧失干预的能力,因此经济学人所言,是一个很大的疑问,他觉得“可能性不大”。
南华大学亚太研究所教授孙国祥分析,当初川普的大战略是中共一旦攻台,就会对中国课征高关税,好让中国因为担心国内经济发展的因素,而不敢对台轻举妄动,但如今美国已下了重手,掀开了底牌,对中国课征高达145%的关税,因此现在就得观察中国内部经济发展状况,才能够下最后定论。
不过,孙国祥认为,若中国真的能够接住川普的关税重拳、确定美国只是一只纸老虎,就能够在国际上取代美国崛起了,届时台湾自然成为中共的囊中之物,又何必现在对台湾动武,节外生枝,这样也反倒会让中共自己变成众矢之的,成为全世界指责的对象。
孙国祥指出,现在中共只在乎台湾不能够直接法理台独,换言之,其实中共也在等这整个趋势的改变,因此它能够不动武就绝不动武。
针对经济学人担忧川普政府可能会基于对与中共发生冲突的顾虑,而“实质上放弃台湾”的论点,汤绍成是持质疑态度。
汤绍成强调,到目前为止,尽管川普不像拜登,讲了好几次会来保卫台湾,甚至至今也都没有表态,但这种的没有表态,还是会让北京有所顾忌。在这种情况下,就目前美中台各方关系来看,确实还没有到习近平必须要对台湾立刻有所动作的阶段。
台湾智库咨询委员吴瑟致在一篇题为“习近平犯台野心大增?川普会放弃台湾?”文章中表示,经济学人专文点出一部分问题,但也忽略其他关键的现实动态。首先,即使川普领导特质较为明显,但美国对外政策仍有延续性。此外,虽然川普没有正面回应美国协防台湾,却也明确反对中共使用武力破坏现状,加上地缘政治的战略价值及台湾经济的重要性,美国必定重视台湾的防卫韧性,反倒是台湾失去抵抗的决心才会削弱美国对台承诺。
吴瑟致表示,美国展现对台湾安全的承诺,会对中国带来一定程度顾虑;但美国态度并非中方是否对台发动战争的唯一考量。换言之,中共对台侵略的成本计算,必定有其他要顾及的地方,也就是“能力”及“能耐”。
吴瑟致指出,就目前中国军力来看,还未实现习近平设定的现代化目标,打场没有把握、且失败可能性极高的仗,不仅不是习近平作风,且从习近平一再推迟美中关税谈判的态度便可窥知。习近平目前最在意,进而让他推迟两岸统一梦想的因素,就是内政,当前中国经济持续下行,“安内”成为首要!
吴瑟致表示,经济学人这篇专文提到的台湾内部政治失调问题,才是最具关键的因素!他指出,台湾一旦自我削弱抵抗中共的意志,甚至是让亲中势力扰乱民主运作,那么中共对台的“灰色地带战术”将会发生作用,中共统战、渗透的效果将会如鱼得水,台湾若自废武功、放弃备战,这可能会迫使美国选择放弃。
最后,吴瑟致表示,持平而论,目前的国际情势对习近平而言并非良机,反倒对台湾来说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机,必须要强化反统战、反渗透的能力,跟中共保持安全的距离,同时需审慎研判美国的对外政策及印太战略,持续提升自我保护能力及国家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