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红冰的反共之路 酒桌与习近平交锋(图)

发表:2025-05-06 21:04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旅澳法学家袁红冰接受闽南狼采访,披露自己的反共之路。(油管视频截图)(16:9)上传者:aprilzhu ---上传时间:2025-05-06 22:24:14.109937
旅澳法学家袁红冰接受闽南狼采访,披露自己的反共之路。(油管视频截图)

【看中国2025年5月6日讯】(看中国记者肖然综合报导)在台海局势日趋紧张的当下,保卫台湾的自由与民主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近日,海外流亡学者、曾任北京大学法律系教师的袁红冰教授赴台湾接受“闽南狼”专访,分享他从文化大革命到八九六四天安门事件,再到发起“保卫自由台湾国际志愿军”的曲折人生与坚定理念。袁红冰以亲身经历揭露中共暴政,呼吁全球华人团结反抗独裁,捍卫台湾这片华人世界最后的自由净土。

从草原到北大:反抗的初心

袁红冰,1952年出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成长于文化大革命的动荡年代。他的童年被暴力与恐惧笼罩,特别是1960年代末,中共在内蒙古发动“内人党事件”,对蒙古族展开种族灭绝式迫害。袁红冰回忆,超过10万蒙古族精英在酷刑、屠杀或被迫害中丧生,他的父亲作为《内蒙古日报》副编辑,亲历了报社大院内无数家庭的悲剧。

最令袁红冰刻骨铭心的一幕,发生在他16岁那年。他亲眼目睹一名蒙古族农妇被军管会士兵吊在烧红的铁锅上方,只因被诬陷为“内人党”分子,她被殒地折磨,内脏在高温下爆裂,惨叫声刺破夜空。这一场景成为他心中永远的伤痕。“我爬上阴山山脉的顶端,向苍天和大地发誓,要让蒙古人的苦痛升华为自由的史诗和唯美的哲学,”袁红冰说。这一誓言点燃了他反抗中共暴政的决心。

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袁红冰以内蒙古文科状元的身份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后留校任教。他的学术生涯恰逢改革开放初期,胡耀邦主导的思想自由化为中国带来短暂的开放氛围。然而,文化大革命的阴影和对自由的渴望,让袁红冰无法与中共体制妥协。他开始以学者的身份,探索如何将个人的反抗转化为对民族苦难的救赎。

亲历血腥六四 与中共决裂

1989年的六四天安门事件,是袁红冰人生中最惨烈的篇章。当时,他作为北大法律系教师,积极支持学生运动,并组织“北京大学教师后援团”,为在天安门广场抗议的学生提供物资与保护。袁红冰回忆,八九运动的导火索是中共改革派领袖胡耀邦的突然去世。胡耀邦在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推动思想自由化,为中国知识份子和民众带来难得的言论空间,他的逝世激起民众对邓小平为首的顽固派的愤怒。

“胡耀邦的去世让我们多年的努力化为泡影,”袁红冰说。他动员学生连夜张贴标语,如“该死的没死,不该死的死了”,点燃了北京高校的抗议热潮。运动迅速升级,学生走上街头,要求反腐与民主改革。袁红冰带领教师后援团,与学生并肩作战,甚至组织教师绝食团,表达对运动的支持。

然而,5月19日,中共宣布戒严,军队进城。袁红冰带领教师后援团在天安门广场西北角保护学生,试图以血肉之躯阻挡军队进场。6月3日晚,血腥镇压开始。他亲历了坦克碾压学生、市民被子弹扫射的惨状。一名试图翻越栏杆的学生被坦克挤压在铁栏上,鲜血喷溅;另一名学生被坦克碾过,血肉模糊,手中仍紧握校旗。袁红冰背着五六名伤者奔向医院,却无法挽救更多生命。

“那一刻,我决心与中共暴政彻底决裂,”袁红冰说。八九六四的失败,让他深刻反思中国自由知识份子的局限。“我们缺乏将全民抗争升级为人民起义的勇气和智慧,这是我们输给中共暴政的原因。”他认为,与同时期苏联解体的成功相比,中国知识份子未能果断引导运动走向革命,是悲剧的根源。

习近平的酒桌交锋

访谈中,袁红冰分享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1987至1988年间,他与时任厦门市委书记的习近平曾是“酒友”。当时,习近平的父亲习仲勋因支持胡耀邦的改革而被边缘化,习近平频繁赴京“跑关系”,试图保住家族政治地位。袁红冰经胡耀邦长子胡德平介绍,与习近平相识,两人多次共饮茅台,谈论政治与人生。

袁红冰透露,习近平的言行展现了其意识形态的极端性。有一次,习近平醉后宣称,中国人口不是太多,而是太少,“需要40亿人才能统治世界”。这一言论反映了他对共产主义全球扩张的狂热信念。另一次,习近平与时任延安地委书记白恩培争论抗美援朝战争。白恩培批评毛泽东在长津湖战役中让15万士兵无御寒衣物投入零下20度的战场,是不负责任的犯罪行为。习近平却为毛泽东辩护,称冻死数万士兵无妨,因其中多为“国民党投降军”,“这样处理最合适”。这一冷血论调让袁红冰震惊。

习近平的个人行为也令人侧目。一次酒后,他拍了一名女服务员的臀部,引发厨师群起追打。袁红冰与习近平举桌抵挡,仓皇逃入圆明园的荒草丛中。袁红冰笑称,习近平虽有“酒后乱性”的一面,却也讲义气,“他不会出卖朋友,但他的意识形态和行为显示,他是个危险的独裁者。”

流亡与反抗:保卫自由台湾的使命

八九六四后,袁红冰被中共列为清查对象,名列北大70名教师黑名单之首。他被剥夺教学权利,后被秘密逮捕并发配至贵州监禁半年,禁止返回北京。在贵州的艰难岁月中,他潜心创作,完成了四本著作,包括记录蒙古、藏人、汉人苦难的《文殇》。2004年,经过十年精心准备,他辗转流亡澳洲,带着对自由的执念,继续反抗中共暴政。

近年,袁红冰发起“保卫自由台湾国际志愿军”并成立“中国反抗运动军团”,旨在联合全球华人捍卫台湾的民主主权。他强调,台湾是华人世界唯一的自由净土,其科技、经济、人文成就领先全球,却因中共的国际打压被联合国拒之门外。“只有反共才能护台,因为中共是唯一试图摧毁台湾民主的势力,”他说。

袁红冰分析,若台湾沦陷,2300万台湾人将沦为政治奴隶,日本经济命脉将被中共掌控,美国将退守夏威夷,中国的自由化进程更将无限推迟。他指出,中共征服台湾将强化其暴政统治,进一步压制14亿中国人民的自由希望。因此,保卫台湾不仅是对台湾的支持,也是为中国人民争取自由的关键战场。

这支志愿军的意义不仅在军事,更在政治与心理层面。袁红冰认为,当“中国反抗运动军团”与中共军队在战场上正面交锋,将对14亿中国人民产生震撼性的心理效应,激发他们反抗暴政的意识。“这可能成为下一次全民起义的序幕,就像8964年的全民抗争,却需要更果断的革命行动,”他说。

对台湾的呼吁:自由需要守护

袁红冰对台湾民众发出深切呼吁:“你们若将主权交给中共,自由人将瞬间变为政治奴隶。”他强调,台湾的自由民主是华人世界的灯塔,必须以坚定的意志守护。他同时指出,中国的自由化需靠14亿人民自我救赎,而非将责任推给台湾。“我们来台湾不是索取,而是支援,与你们并肩抗击中共的侵略。”

他批评部分海外民运人士将中国民主化的重担压在台湾身上,认为这是不现实且不公平的。“14亿中国人若不自己救自己,上帝也无法拯救你们,”他说。袁红冰呼吁台湾与中国反抗力量合作,共同推翻中共暴政,为华人世界开创自由的未来。

对于习近平,袁红冰表示已无话可说,唯一的回应是以殒地之姿发起人民起义,摧毁中共暴政。“这是我殒地一生的使命,”他说,眼中闪烁着不屈的光芒。

中共暴政的本质:从历史到现实

袁红冰的经历揭示了中共暴政的殒地本质。从文化大革命的种族灭绝,到八九六四的血腥镇压,再到今日对台湾的威胁,中共始终以独裁与暴力维系统治。他指出,中共的“改革开放”被严重误解。1970年代末的真正改革由胡耀邦推动,以思想自由化为先导,而邓小平的“权贵市场经济”则以坚持共产党独裁为前提,导致权力腐败与社会不公。

“中共暴政只懂人民起义的语言,”袁红冰说。他反对改良主义,认为经济发展不会自动带来民主,习近平的极权统治便是明证。他呼吁以革命手段推翻中共,建立自由民主的中国。

袁红冰的故事,是一部从文化大革命到八九六四,再到流亡海外的自由抗争史。他的经历不仅是个人的悲欢离合,更是中共暴政下无数中国人民苦难的缩影。在全球民主阵营与独裁势力的交锋中,台湾的自由不仅是2300万人的宝藏,更是华人世界的最后希望。

正如袁红冰在访谈中所言:“只有反抗,才能迎来自由的曙光。”他的呐喊,是对台湾的警醒,也是对14亿中国人民的召唤。在这场自由与奴役的较量中,台湾与中国反抗力量的团结,或许将成为改变历史的关键。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