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排队参加招聘会。(图片来源: China Photos/Getty Images )
2025年8月1日,中国最高法院出台了一份看似“人畜无害”的《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但这纸文件,却可能成为压垮中共经济与民心的又一根稻草。因为它并非单纯的“劳动者保护条例”,而是一把插入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尖刀,甚至可能直接引爆一波又一波的“倒闭潮”、“裁员潮”与“破产潮”。
这次司法解释明确规定,无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是否协商一致,甚至员工自愿放弃社保,都属无效协议。企业必须强制为员工缴纳社保,否则员工有权立刻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换言之,哪怕老板和员工私下同意“不交社保,多发现金”,也属违法;甚至,员工还可以“反手举报”雇主,索取额外赔偿。
江油打人事件惹人愤怒的同时;强制社保新规,却也牵动中国数以千万计的小微企业与餐饮、服装等劳动密集型行业。这些行业正是中低收入者主要的就业来源,一旦企业被迫大幅增加用工成本,很多人将直接失业。
“实在是交不起”只能是关店了
以一个月薪3000元的员工为例,根据现行规定,员工个人大约需缴纳300左右,而雇主需额外为其缴纳1000元左右。也就是说,一个月薪3000元的员工,对企业的实际成本可能接近4000元。过去,双方可私下协商“不交社保、直接加现金”,如今此路被封死。对那些本就勉强维持的小店而言,这几百上千元的额外成本,足以让其倒闭,要不就是降低员工薪资,把给员工的工资,直接去掉社保的费用,最后剩下的工资可能很难维持生计。
尤其是餐饮与服装行业。这些行业多由普通人创业,利润微薄,租金与人工是最大开支。老板既要交房租,又要养员工,很多时候已经在亏本经营,只为保住门面与市场位置。一旦再加社保成本,最直接的选择就是关门。看来,我家家门口的饺子舘要关门了。老板说:店铺本来就不怎么赚钱,未来还要给三个员工交社保,“实在是交不起”,很快就得关店了。
1.2万亿缺口社保强制背后的真相
中共推出这一政策的背后,不是突然想“保护劳动者”,而是养老金资金链出现巨大缺口。根据官方与民间推算,中国养老金至少存在1.2万亿元的资金黑洞。更离谱的是,审计署曾公开承认,13个省挪用了超过400亿元养老金,用于发公务员工资。
在“既收既付”制度下,今天的养老金来源于在职者的缴费。当缴费人数下降、人口老龄化加剧、经济增速放缓时,资金压力自然暴露。而中共不愿动用财政盈余补缺口,更不愿触碰特权阶层的高额退休待遇与庞大外援支出,便只能把手伸向普通劳工与企业。
这是一种典型的“坚守自盗”,当中共自己的错误管理造成亏空时,不是反省削减浪费,而是转嫁成本给最弱势的群体。
举报机制摧毁最后的信任
更致命的是,这次新规引入了“员工举报雇主”的法律诱因。过去的企业与员工因共同利益,往往默契逃避社保缴费,如今这最后的默契被打破。员工一旦举报,企业不仅要补缴社保,还可能面临罚款与滞纳金。这种制度设计,直接摧毁了中国职场上本就稀薄的信任感。
在一个社会信任几近为零的环境里,这样只会让更多老板提前选择裁员、关门,以避免风险。当大量小微企业退出市场,失业潮必然爆发。
历史的回声明朝的一条鞭法
历史上,明朝首辅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将各种税赋折算为银两,号称“便民”。实际上,却给商人操纵粮价、剥削农民创造了条件,最终加速了明朝的灭亡。从张居正改革到明朝覆亡,不过六十余年。
今天的“强制社保”与“一条鞭法”如出一辙,表面上为百姓着想,实际上却是加重负担、断绝活路。当企业关门、工作消失,所谓的“养老保障”将成空谈。
经济与政权的双重赌博
这项政策之所以令人担忧,不仅在于它对经济的杀伤力,更在于它显露出中共财政的窘境与政治的焦虑。当一个政权宁愿牺牲市场活力,也要维持既得利益集团的稳定时,它已经开始向国本开刀。历史无数次证明,这样的刀,最终会割向中共政权自己。
如果说江油打人案是一次社会道德的巨大撕裂,那么强制社保新规则可能是一次经济与制度层面的自毁。它不仅会压垮无数小微企业,还会压垮民众对政府的最后一丝信任。
历史的警钟声已经响过一次又一次,中共必定在劫难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