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超过11分公分的小物体,却是一个巨大的考古谜团。(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它有12个面,外观像一个精致的几何玩具,却让考古学家与历史学家困惑超过280年。从英国到法国,超过百件神秘的“罗马十二面体”被陆续挖掘出土,却没有人能确切说出它们究竟有何用途。有人认为它是实用工具,有人相信它是宗教象征,更有人将它视为罗马帝国的“宇宙符号”。这场跨越时空的谜团,至今仍未解开。
在考古学界,有些发现比答案更能激发想像。罗马十二面体正是如此。第一件罗马十二面体于1739年在英国中部被发现。此后,陆续有约120件相似的文物在奥地利、法国、卢森堡等地出土,时代大多可追溯至公元二世纪末至四世纪。然而奇特的是,作为帝国核心的意大利却未曾出现相关发现,让研究人员推测它可能与罗马帝国北方的凯尔特部落有关。
古典考古学家麦可·古根伯格(Michael Guggenberger)在研究中形容这些文物为“五角十二面体”,由12个五边形组成,内部中空,并在20个角点相交。他曾指出,十二面体与柏拉图、毕达哥拉斯等希腊哲学家的理论相关方面具有象征意义的作用,四种立体形状对应四种元素,而十二面体则是代表宇宙包罗万象的符号。
这样的说法赋予了十二面体一种近乎哲学性的意义,但不只是理论,考古现场也带来了新的线索。2023年夏天,英国林肯郡的诺顿迪士尼历史与考古小组就挖掘出一件保存完好的十二面体。小组秘书理查德·帕克表示这件金属文物保存完好,考虑到它已被埋藏了1700年,没有任何损坏。然而,这份“完好”却更添疑惑。史密森尼杂志在报导中直言:“没有人确切知道罗马人如何使用它们。”
至今,研究人员提出超过50种不同的理论,它可能是烛台、测距仪、骰子,甚至武器。然而,许多考古团队认为,华丽的设计与缺乏磨损痕迹,显示它绝非日常工具。“我们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与技艺打造十二面体,因此它并非用于日常用途。它们并非标准尺寸,因此不会用作测量工具。它们没有磨损痕迹,因此并非工具。”诺顿迪士尼的团队如此写道。
1966年,在德国一处女性坟墓中,考古学家在一根棒状骨制品旁发现了一枚十二面体。这一发现开启了新的研究路径。从墓地到垃圾堆,这些文物的出土地点似乎都在暗示,它们与日常生活相关,但用途却并非单纯的工具。
如今,随着考古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这个罗马帝国留下的“几何谜题”或许终有解开的一天。但在那之前,它依旧是古代世界最耐人寻味的未解之谜之一。
责任编辑:闻山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