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长廊上的彩绘:元春省亲。(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红楼梦》里,有些人生命运的对比很鲜明。贾母是一个健康长寿的代表,而王熙凤则是一个聪明能干却多病短命的典型。两个人的对照,恰恰折射出“为人处世之道”的差别。
书中最能看出贾母性格的,是她临终时留的话。《红楼梦》第一百一十回里写到,她坐起来说:“我到你们家六十多年了,福气也享尽了。你们老爷开始,儿孙都有出息。只是宝玉,我是白疼他一场。”说着,眼睛四下里望着地上。王夫人忙推宝玉上前,贾母伸出手来,握着他的手说:“我的儿,要争气才好。”
接着,她又拉着凤姐说道:“凤丫头啊,你是太聪明了,将来还是修点福吧。我自己没有什么修行,只是心里实在,吃点亏罢了。什么吃斋念佛,我也做得不多,只是叫人抄过几卷《金刚经》送人,也不知道是不是都送完了。”之后,贾母安然离世,享年八十三岁。
中国人常说,“吃亏是福”。贾母就是这样一个“心里实在,不怕吃亏”的人,所以一生中福气最大。回首她的一生,宠辱不惊,深明大义,待人宽厚,又能在关键时刻不自私。比如被抄家时,她还能冷静地把自己偷偷积攒的一点东西分给儿孙。换做别的贵妇人,恐怕早就被吓病,甚至吓死了。
有一次端午节,荣府到清虚观看庙会演戏。女眷们纷纷下轿,一个十二三岁的小道士正拿着剪刀修灯花,不小心被人群挤到凤姐身边,直接撞进她怀里。凤姐抬手就是一巴掌,把孩子打得仰面栽倒,还骂:“野狗崽子,往哪里乱跑!”身边的妇人也附和,嚷着要拿,要打。
贾母一听,连忙问是什么事。有人解释后,她急忙说:“快带孩子过来,别吓坏他。他是小户人家的孩子,从没见过这样的场面,惊吓坏了叫他爹娘多心疼啊。快带他走,给点钱买点果子吃,别难为他。”(见《红楼梦》第二十九回)
同样一件小事,凤姐和贾母的表现却截然不同。凤姐身份尊贵,却心狠手辣,三言两语就把小孩当“野狗崽子”,一巴掌把人打翻;贾母贵为长辈,却能设身处地为弱小着想,连一点素不相识的小道士也不忍为难。可以说:尖刻霸道是凤姐,仁厚宽容是贾母。谁善谁恶,分明如画。
这也解释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凤姐短命多病,而贾母高寿荣华?从一件小事,已经能看出端倪。
凤姐的确是个奇女子。年纪轻轻,容貌美丽,才能又极为出众。从十七岁起就扛起管理偌大家族的责任,如今许多二十多岁的女孩还依赖父母,而凤姐早已独当一面。她虽不识多少字,也不常亲自拨算盘,但她心里一杆秤、一本帐,荣国府内庞大的开支和事务让她理得井井有条。宁国府秦可卿去世时,贾珍请她主持丧事,她也能一手掌控,毫不含糊。
可惜,她生性聪明过度,又不信因果报应。于是她敢打、敢骂、敢骗、敢欺,甚至害人性命——为了自己的利益,什么都不怕,什么都不在乎。
比如她对水月庵的老尼姑静虚说:“你知道我素来不信阴司报应,凡事只要我想,就一定要行。你叫他拿三千两来,我就替他出气。”(见《红楼梦》第十五回)一句话,说明她是彻底的“不信报应”的人。
所以,她害死贾瑞,逼死尤二姐;张财主和守备家也因她而家毁人亡;到宝玉婚事时,她又搞出“掉包计”,让黛玉忧郁而死,宝玉无奈出家,宝钗孤寡相守。
俗话说“乖孩子不好养”。贾母对凤姐其实有过担心。她虽疼爱凤姐,但也常叹:“太伶俐恐怕不是好事。”(见《红楼梦》第五十二回)她几次劝过,凤姐却每次都巧言打哈哈,从来不肯改。结果呢?杀孽太多,连丈夫贾琏都对她心生厌恶,阴间的冤魂更是常来缠绕。凤姐自己也明白活不长,有一次对平儿冷笑:“你那里知道,我心里明白。活二十五岁也够了,什么没见过?强也争过、气也赌过,万事都全了,就是寿命短点也罢。”(见第一百零一回)
《红楼梦》里有首曲《聪明累》专门写她,说的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再聪明,如果失了善心,再能干也会弄坏了自己。她的下场,正说明了这个道理。
那么,人怎样才能健康长寿呢?不少人追求的是:住哪种房子?吃什么补品?穿什么保养品?甚至翻来覆去研究药方。其实这些都只是旁枝末节。贾母说得简单:“我不过是心实,吃点亏。”这才是真秘诀。
有人可能说:贾母长寿是因为她富贵,享受得多。可生活在乡下的刘姥姥,不照样也是命长之人?她一生勤劳节俭,没有什么保养,也没有享受,却依旧长寿。可见,长寿的真相不是吃补品,而是心态:心地实在,能吃亏,知足常乐。
命运不同,随遇而安。你若处在贾母的地位,那享受也是正常的;若是落在刘姥姥的位置,那就辛勤度日、知足餬口,也是福。反正关键一句话:任其自然。
贾母信佛,所以请人抄过《金刚经》,在里面夹上《心经》散发。她自己说得很明白:修行其实不在外表,而在一颗心。她因为相信因果,所以不害人、不骗人、不欺人。她一辈子心地实在,不怕吃亏,能与人为善——这就是所谓“在道之中”。而凤姐刚硬果断,却偏偏不信因果,结果她短命早亡。事实就是最清楚的答案。仁德者长寿,心狠者夭折。
贾母的遗风也延续到了后辈。她最像的,是李纨和宝钗。李纨寡居多年,清苦守寡,却以德行持家;宝钗也宽厚得体。后来两人的儿子贾兰(李纨子)和贾桂(宝玉之子)都科举高中,仕途飞黄腾达,让家族重振。她们也因此坐上太夫人的高位。可见,善良与仁德,是能庇佑子孙的。
凤姐周济刘姥姥,唯一的小善,让女儿避开了大祸。(图片来源: 网络图片)
而凤姐呢?她一辈子没积下多少阴德,唯一算得上的,是在戏弄中赒济过刘姥姥。可偏偏这唯一的好事,在最后护住了她的女儿巧姐。当巧姐差点被王仁、贾芹卖到番邦,正是刘姥姥相救,把她带到乡下安稳度日。这也叫“留余庆”——凤姐唯一的小善,也让女儿避开了大祸。
所以说,善恶有报,欠债还钱。一个人总是奸巧,老想占便宜,迟早受报应;一个人如果常常吃亏,真心待人,命运也必然会回报他好处。
谈到健康长寿,其实诀窍并不复杂: 与世无争 心地实在 不怕吃亏 随遇而安 任其自然
说穿了,养生和长寿的秘诀就在这几句话里。
凤姐的人生,印证了“聪明反被聪明误”;《红楼梦》曲《聪明累》对她进行了这样的总结:“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贾母的岁月,则说明“厚德能载福寿”。凡事都有因果,善恶自有报应。与其花心思在吃穿保养,不如从心上修行。
健康从心来,寿命凭德长。仁者寿,恶者夭,这就是《红楼梦》一书借人物命运告诉后人的大道理。
责任编辑:淑慎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