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不容乐观(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5年9月7日讯】(看中国记者金言综合报道)中国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GDP增长率达到5%,但国际观察家和经济学家对此持怀疑态度,认为真实增长可能远低于此。近年来,房地产泡沫破灭、中小企业倒闭潮、失业率攀升以及地方债务危机等现象频发,引发广泛担忧。知名经济学家程晓农近日在节目中系统剖析了中国经济衰退的三部曲,自媒体大V多伦多方脸则通过国际比较,揭示了中国民众生活水平在全球的真实定位,凸显中国经济转型中的民生痛点。
中国经济衰退的“三部曲”:从实业崩塌到核心危机
经济学家程晓农在自媒体节目中将中国经济的衰退过程概括为“三部曲”,即回答三个核心问题:什么是衰退?衰退的样态如何?衰退将持续多久?这一分析框架清晰揭示了中国经济从外围实业到核心财政与金融领域的全面退化,凸显其结构性而非周期性的困境。
第一部:什么是衰退?
程晓农指出,中国经济自2024年以来已进入全方位衰退,标志着其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周期低谷,而是长期结构性下滑。他将衰退定义为多领域、多层次的经济困境,涵盖实体经济萎缩、财政危机加剧及金融体系承压。房地产行业作为中国GDP的支柱(占比约25%),其泡沫破灭成为衰退的起点。2023年,恒大、碧桂园等房企债务违约,烂尾楼激增,购房者血本无归,直接拖累建筑、建材及相关产业链。此外,中小企业倒闭潮席卷制造业与服务业,幸存企业普遍减薪裁员,导致失业率攀升。程晓农强调,官方数据造假严重,GDP增长率宣称5%,但国际投行估算真实值仅1.1%,反映经济困境的全面性。
第二部:衰退的样态如何?
衰退的样态在专制国家有其独特表现,从外围实业向核心领域渗透。
首先是实业崩塌,房地产和中小企业倒闭削弱经济基础,失业与收入下降削减消费能力。
其次,财政危机成为核心症候。中央与地方债务总额超GDP三倍,地方政府靠发新债还旧债,财政捉襟见肘。后果显现为民生服务压缩:公交线路停运,环卫工人薪资拖欠,城市卫生恶化;学校教师减薪,教育资源缩水;2023年公务员编制削减5%,若持续五年,人数将递减25%(每年基数乘0.95,复合效应显著)。
社会福利同样受冲击,2023年2300万人退出医保,因缴费暴增10倍且报销比例降低,民众感叹“交不起也用不上”。
最后,金融领域承压。程晓农指出,专制体制下,政府可限制民众存款提取、挪用银行存款购买地方政府垃圾债券,维持财政运转。这种“掠夺式”金融操控,民主国家无法实施。
第三部:衰退将持续多久?
程晓农判断,中国经济衰退可能持续十余年,远超一般预期。原因在于专制大国的独特韧性:人口基数大、经济体量庞大,政府可通过极端手段延缓危机。例如,抓捕“经济犯”(如黑市交易者),类似朝鲜或满洲国禁米案,以压制民怨;缩减军费(如军工订单减少、二次征兵降低训练成本)与裁撤辅警,确保维稳资源。程晓农强调,中共通过秘密社会心理调查(仅供高层参考)监控民意,镇压潜在反抗。技术经济指标,如地铁客流(2023年比2019年降20%)、航空客运量和电力消耗,揭示真实经济收缩,但官方GDP等指标不可靠。专制体制下,政府可将民众存款视为“自有资金”,通过武力维稳与资源掠夺,延长衰退而不致立即崩盘。
程晓农的“三部曲”不仅勾勒出中国经济衰退的轮廓,也警示其长期性与复杂性。房地产崩盘、财政金融危机与民生压缩交织,构成衰退的完整图景,亟需创新分析方法以应对数据造假与信息不透明的挑战。
国际比较下的中国民生真实状况
程晓农聚焦宏观衰退轨迹,多伦多方脸则从民生切入,剖析中国人在全球的生活水平。方脸以客观数据对比加拿大(发达国家)、智利(人均GDP略高于中国)和泰国(人均GDP仅中国60%),维度包括福利、收入和基建。结论令人警醒:中国基建领先,但收入福利落后,整体生活水平与泰国持平、逊于智利,远不及加拿大。
方脸先批驳国内经济学家的论调,如陈平的“2000人民币大于3000美元”。他选择代表性国家,确保数据来源官方(如国家统计局、世界银行)。对比加拿大,方脸指出,中国舆论常以基建论英雄:上海摩天大楼198座,多伦多仅105座;温哥华甚至不如宁波、无锡,故称“温村”。高速方面,多伦多401号公路双向18车道,中国罕见。但广义基建不止高楼高速,还包括公园、社区中心。多伦多万锦区有10个社区中心(游泳池、健身房、图书馆免费开放)和100多公园,惠民远超上海。“中国高楼地铁占优,但社区服务落后;给平手,”方脸评论道。对于忙碌的中国人,公园或奢侈,但长远看,加拿大基建更均衡。
收入对比更悬殊。中国中位数月收入2600元(统计局2022数据,年31370元),国家发改委调查显示8亿人月入低于2000元。李克强曾言6亿人月入千元以下。方脸强调,这是家庭人均收入,不是工资;中国护照持有量仅2.5亿,出国者多中上层,易误判。加拿大中位数年收入14万加元(约72.8万人民币),人均29.1万/年,93倍于中国。税负方面,中国隐形社保税高于加拿大(月入3000者税负更高)。物价方面,购买力平价(PPP)显示加拿大物价是中国的1.69倍,调整后加拿大人收入仍是中国的5.5倍。工作时长方面,中国一周49小时(年2500小时),加拿大一年1670小时;每小时收入加拿大是中国的82倍。
福利上,加拿大全民免费医疗,自费药上限是900加元/年(家庭),急诊高效,大病可海外求医。中国谣言称西方医疗“洪水猛兽”,实则美国福利亦高于中国。方脸讽刺:“杨澜去澳洲开劳斯莱斯,孟晚舟买温哥华豪宅,她们不是傻子。”
对比智利(人均GDP中国1.2倍),基建方面中国胜出。上海塔超智利最高楼300米;世界银行物流指数,中国4.0分排11,智利2.8分排50。但收入方面,智利家庭人均月7400元人民币(中位数),中国28%;PPP物价智利低5%,工作时长1962小时,每小时收入中国3.6倍。福利方面,智利FONASA体系分ABCD,低收入免费,正常收入自费10-20%;中国倒置,高收入享优,低收入“贱民”。他得出结果:中国基建胜,收入福利输给智利。
对比泰国(人均GDP中国60%)最令人意外。家庭人均月2380元,PPP调整后3570元,高于中国37%。基建泰国逊色,但曼谷120座摩天楼超多伦多;物流指数3.7分排30。福利方面,泰国99%全民免费医疗,“30泰铢计划”看病10元人民币;公务员优于普通人,但差距小。中国基建胜,收入福利泰国微优。
多伦多方脸指出,中国经济问题根源在于分配不公:居民收入仅占GDP的40%,远低于世界平均60%、加拿大67%、泰国61.5%和智利60%。大量资金被中央收缴,投入基建而非民生福利,产能过剩和人民币贬值进一步降低民众生活水平。未来,民主化改革或能改善民生。
展望未来,中国经济衰退可能长期持续,民众生活压力巨大。官方宣称的5% GDP增长与实际约1.1%的差距,凸显数据失真,需创新指标如地铁客流、电力消耗来监测真实情况。若不改革分配机制,生活水平难与智利、泰国比肩。专家呼吁:借鉴苏联崩溃教训,推进改革以避免深陷危机。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