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9日日,饱受战火蹂躏的中东地区迎来了一线期盼已久的曙光。在持续了近两年的血腥冲突之后,以色列与哈马斯终于达成了一项意义深远的第一阶段和平协议。根据协议,哈马斯承诺在72小时内释放所有在世的以色列人质,而以色列则将释放大量巴勒斯坦囚犯并从加沙部分地区撤军,同时开放大规模人道援助通道。这一突破性进展震惊了全球,并迅速引发了国际社会对其幕后推手的热烈讨论。(图片来源:Alex Wong/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5年10月9日讯】(看中国记者杨天资编译/综合报导)今日,饱受战火蹂躏的中东地区迎来了一线期盼已久的曙光。在持续了近两年的血腥冲突之后,以色列与哈马斯终于达成了一项意义深远的第一阶段和平协议。根据协议,哈马斯承诺在72小时内释放所有在世的以色列人质,而以色列则将释放大量巴勒斯坦囚犯并从加沙部分地区撤军,同时开放大规模人道援助通道。这一突破性进展震惊了全球,并迅速引发了国际社会对其幕后推手的热烈讨论。
川普力促以哈协议 外界高呼:应获诺贝尔和平奖
中东和平曙光已现,国际社会赞叹不已,在众多分析和评论中,一个声音尤为响亮:美国总统唐纳德·川普(Donald Trump)被广泛认为是促成这项协议的关键人物,其独特的外交手腕和坚定施压被视为打破僵局的决定性因素。
外界普遍将这次突破的功劳归于川普,认为正是他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施加的前所未有的压力,才促成了这项来之不易的协议。从白宫的高调会面到社交媒体的公开施压,从对哈马斯设定的严厉最后期限到对各方的战略威胁,川普展现了其独特的外交风格和“交易艺术”,成功打破了长期以来的谈判僵局。
随着协议细节的浮出水面以及各方对其贡献的认可,外界对川普应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呼声日益高涨。这不仅是对他此次中东斡旋成果的肯定,更是对他一贯秉持的“交易艺术”外交哲学在解决国际难题方面有效性的认可。
在以色列与哈马斯达成停火协议后,有多位国家领导人或其政府表态支持美国前总统川普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亲手将一封推荐信递交给川普,提名他角逐诺贝尔和平奖,理由是川普在推动中东和平协议方面的努力。此外,一个主张释放加萨人质的以色列团体也提名川普。
除了以色列,巴基斯坦政府也提名了川普,并且有报导指出多位非洲国家领袖在今年稍早也曾提名他。白宫发言人凯利(Anna Kelly)则表示,川普“值得多次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尽管有这些提名和支持,奥斯陆国际和平研究所主任妮娜.葛雷格(Nina Graeger)认为,川普获得和平奖的可能性非常低。
从血腥对抗到谈判桌
自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大规模袭击以来,加沙地带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人道主义灾难。以色列随后展开的大规模军事行动,旨在彻底摧毁哈马斯并解救被劫持的人质,但这场战争也导致了数万人死亡,数百万人流离失所。
在这场持续了470天的冲突中,国际社会多次尝试斡旋,但都因为双方的核心分歧而宣告失败。以色列坚持彻底清除哈马斯,而哈马斯则将人质视为与以色列谈判的唯一筹码。拜登政府虽然多次尝试调解,但传统的外交手段似乎无法有效打破这种僵局。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川普的介入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作为美国45和47任总统,他在中东地区拥有独特的影响力,特别是与以色列的特殊关系。他在第一任期促成的“亚伯拉罕协议”已经证明了他在中东外交方面的能力,而这次的以哈协议则进一步巩固了他作为“和平缔造者”的形象。
川普的双重施压策略:软硬兼施的外交艺术
对内塔尼亚胡的战略施压
川普对内塔尼亚胡的施压被认为是此次协议达成的关键因素。这种施压并非单一维度,而是一套精心设计的组合拳。
公开支持与期望管理是川普策略的第一个层面。2025年9月29日,川普在白宫高调接待了来访的内塔尼亚胡,这次会面本身就传达了强烈信号。在会晤中,川普公开表达了对内塔尼亚胡“20点和平计划”的支持,并在社交媒体上多次强调这是内塔尼亚胡“必须接受”的“历史机会”。
私下威胁与条件化支持构成了川普策略的第二个层面。消息人士透露,川普在私下沟通中态度更为直接,明确指出如果以色列不抓住这次机会,将可能面临美国未来政策的重大调整。这种“若不接受,后果自负”的暗示,对高度依赖美国支持的以色列来说无疑是巨大压力。
川普还巧妙地利用了内塔尼亚胡的国内政治困境。内塔尼亚胡政府既面临要求解救人质的巨大民意压力,又要平衡极右翼联盟伙伴的强硬立场。川普的施压在某种程度上为内塔尼亚胡提供了向国内解释妥协必要性的外部因素。
对哈马斯的最后通牒:时间压力与后果威胁
川普的斡旋策略并不仅限于以色列。他对哈马斯设定了明确的最后期限——2025年10月5日,要求其在此日期前接受协议,否则将面临“严重后果”。这种直接且不留余地的最后通牒,与传统外交的循序渐进方式形成鲜明对比。
这些“严重后果”可能包括:以色列在美国默许下发动更大规模军事行动、国际社会对哈马斯施加更严厉制裁,以及对加沙地区人道援助的进一步限制。在加沙已遭受巨大破坏、人道危机日益恶化的情况下,哈马斯领导层显然无法承受这些潜在后果。
协议内容:务实的阶段性和解方案
第一阶段和平协议的内容体现了川普团队在谈判中的务实主义精神,主要包括三个核心支柱:
人质与囚犯交换机制
协议的核心是大规模的人质与囚犯交换。哈马斯同意释放20名在世的以色列人质以及25具遗体,总计45人。作为交换,以色列将释放250名被判处无期徒刑的巴勒斯坦囚犯,以及约1,700名在战争期间被捕的加萨居民。
这个交换比例的设定反映了谈判中的复杂平衡:既满足了以色列民众对人质回家的迫切期望,也回应了巴勒斯坦方面对被拘押人员的关切。72小时的时间限制更是为交换过程注入了紧迫感,减少了可能出现的变数。
军事撤离与缓冲区设立
根据协议,以色列国防军将从加萨地区的部分区域撤出,退至预先约定的边界线。这意味着加萨地带将首次出现相对“非军事化”的区域,为人道援助进入和加萨居民初步返回创造条件。虽然这并非全面撤军,但标志着以色列在军事行动上的重大调整。
人道援助通道开放
为缓解加沙严峻的人道危机,协议承诺允许大规模人道援助进入。最初五天内,每天将有400辆援助卡车进入,随后将逐步增加数量。这些援助包括食物、水、药品和燃料等关键物资,对挽救加萨居民生命至关重要。
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与川普声望提升
协议达成后,国际社会迅速给予正面回应。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表声明,称赞这是“中东和平进程的重大突破”,并表示联合国将全力支持协议实施。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也发表声明,赞扬川普政府在促成协议中发挥的关键作用。
川普的支持者和许多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这是川普“交易艺术”的成功体现。他们指出:
“交易艺术”的胜利:川普将国际政治视为大型商业谈判,善于利用筹码、设定期限并威胁后果。在此次谈判中,他将人质问题、军事行动、人道援助打包成一个“交易”,迫使各方在压力下达成妥协。
对内塔尼亚胡的有效施压:与拜登政府的谨慎态度相比,川普利用其与内塔尼亚胡的复杂关系以及可能重返白宫的政治前景,对其施加了直接有效的压力。
果断与打破常规:川普敢于设定最后期限、公开威胁的果断风格,在特定情况下能够突破僵局,迫使各方重新评估立场。
和平缔造者形象的重塑
白宫发言人凯利表示:“川普总统直接参与多项重大冲突解决,从善用美国军事实力到发挥强大经济影响力,为全球数十年战火带来和平。他确实是首席和平缔造者。”这一表态不仅体现了川普政府对自身外交成就的自信,也为川普可能获得诺贝尔和平奖造势。
内塔尼亚胡的政治算盘
对内塔尼亚胡而言,接受协议既是战术选择,也是政治赌注。他面临着四面而来的内部压力:人质家属的长期抗议、以色列社会对战略目标与代价的疑虑、军事战果与战后治理成本的反差,都在侵蚀执政正当性。
然而,拒绝川普的施压可能面临更大风险。以色列高度依赖美国的军援、情报和外交支持,当华府明确将“人质优先”与援助节点相连时,内塔尼亚胡的选择空间被大幅压缩。
哈马斯同意在72小时内释放所有在世以方人质,背后也有其成本收益评估。加沙民众长期处于人道危机中,第一阶段的援助放量可降低哈马斯在地统治正当性流失的风险。同时,在高强度冲突下,短暂静默可让其重整力量、修补通讯与补给。
尽管川普获得了主要赞誉,但卡达、埃及等传统调解者的作用不容忽视。卡达长年维持与哈马斯的沟通渠道,在名单核对、地点安排上充当关键桥梁。埃及作为“边界守门员”,其在拉法口岸的协调能力对援助进场效率至关重要。
挑战与风险:从协议到实现的漫长道路
即便第一阶段达成共识,落地仍面临多重风险。任何小规模交火、误击或边境擦枪走火,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在世”定义、健康状况、被扣押者身份等细节争议也可能成为执行障碍。
第一阶段协议仅是开始,更大挑战在于后续阶段。永久停火的语言、以军更大规模撤出、边界安全机制、加沙战后治理与重建主导权、哈马斯武装处置等,都是极具争议的关键议题。
川普的中东遗产
川普促成以哈协议的成功,展现了非传统外交手段在特定条件下的有效性。相较于传统外交的谨慎与模糊空间,川普倾向于清楚划线与直接表态。当结果在短时间内出现可观测变化时,大众更容易将因果链连回“强势施压”。
川普的公开发言、时间表设定、“硬话软说”的谈判语气,让媒体有画面、有标题,远比冗长细碎的技术协调更容易被报导和记住。这种“可视化”的外交行动,在现代媒体环境中具有强大的叙事优势。
川普充分利用了美国的经济和军事影响力,让各方清楚认识到美国有能力也有决心影响冲突最终结果。这种“实力外交”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谈判进程。
以色列与哈马斯第一阶段和平协议的达成,无疑是加沙冲突爆发以来的重大里程碑。它不仅为饱受战火摧残的加沙居民带来了暂时喘息,也为被劫持的以色列人质带来了回家希望。
在这次历史性突破中,川普的介入及其独特施压策略被广泛认为是关键推动力。他对内塔尼亚胡的软硬兼施,对哈马斯的最后通牒,成功打破了长期僵局,为和平进程注入新动力。外界对川普的赞誉,反映了对其果断决策风格和“交易艺术”在解决复杂国际冲突中潜在有效性的认可。
然而,这仅是漫长和平之路的第一步。如何将第一阶段成功转化为持久和平,解决冲突根本原因,最终实现中东地区稳定繁荣,将考验所有相关方的智慧与决心。真正的考验在于能否把“战术性止血”转化为“战略性稳定”。
尽管前路充满挑战,但在2025年10月这个特殊时刻,中东上空的这线新曙光,足以让世界为之振奋。川普式外交的成功实践,也为未来解决国际冲突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