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台湾有事”到“插兜训话” 中日外交照片背后的战狼外交与大内宣(图)

北京会谈画面操作引发东京强烈抗议 专家警告适得其反

发表:2025-11-20 17:05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刘劲松 金井正彰
刘劲松(右前)与金井正彰(左前)步出会场时的画面因拍摄角度引发热议,遭外界质疑是刻意营造“中强日弱”的外交形象。(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看中国2025年11月20日讯】(看中国记者杨天资综合报导)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抛出“台湾有事”说法后,中日关系再度绷紧。为降温情势,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局长金井正彰18日前往北京与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刘劲松磋商。然而,会后由中共官媒释出的一张“双手插口袋训话、日方低头听训”画面,迅速在两国网络发酵,从一个细微的肢体动作,演变成一场充满战狼色彩的外交舆论战。

高市谈“台湾有事” 中日半天磋商难破局 

风波源头来自高市早苗在国会上的一段答辩。高市在回答议员质询时表示,若台湾发生突发事态并伴随武力行使,可能构成日本的“存立危机事态”,暗示一旦台海生变,日本有可能依美日安保架构及相关法律行使集体自卫权。

这番说法直指台海情势与日本安全的直接连动,在东京被视为符合现行安保架构的“中性回应”,在北京却被视为踩踏红线。中共外交部发言人毛宁随后在例行记者会上指责高市言论“性质恶劣”,并声称将“严正交涉”。

在官方定调与民族情绪交织下,北京选择启动外交管道,召见日方官员进行磋商,而这场原本被视为“管控分歧”的会谈,最后却因一段画面而演变成另一场外交风暴。

11月18日,金井正彰抵达北京,与刘劲松在中国外交部大楼内展开司局长级会谈。双方围绕高市早苗涉台发言、日本国内安全讨论及近期双边敏感言论交锋。

据日方会后说明,中方在会中要求日本撤回高市“台湾有事”相关表述,将其视为严重错误讯号。日方则明确表达,这是根据日本法律与一贯安保政策所做的答复,无意撤回,也不接受中共将此解读为挑衅或违反国际法。

同时,金井也就中共驻大阪总领事薛剑日前抛出的“斩首论”提出严正抗议,要求中方立即采取妥适处置;并就中方对中国公民“慎赴日本”的旅游示警提出质疑,强调日本国内治安与安全情势“绝无恶化”,不应被政治化。

会谈持续近半天,直到下午方才结束。走出外交部大楼时,刘劲松面对守候媒体,被问及磋商是否顺利,他仅冷冷回应:“当然不满意。”并将会谈气氛形容为“严肃”。这句话几乎宣告:这场会谈并未带来任何实质缓和。

关键画面曝光:一张“插兜训话照”点燃网络怒火

这场会谈真正引爆舆论战的,是会后不久由中共官媒释出的一段画面。

央视旗下新媒体“玉渊谭天”与《澎湃新闻》等陆续发布一段短片。画面显示,双方代表步出外交部大楼门口时,身着中山装、胸前别着国徽的刘劲松,双手插在裤子口袋里,身体微微前倾说话;一旁的金井正彰则侧身、头微垂,似乎正边走边听。

官方字幕与标题将画面描述为:“刘劲松司长边说边送,日方边听边点头,表情严肃。”评论区内瞬间充斥“气势拿捏稳稳的”“双手插兜严厉批评,日本人点头哈腰”等留言,将这段短暂互动解读为“中方当面训斥、日方低头听训”。

在中国国内社群平台,这张“插兜训话照”被大量转传,不少民族主义帐号将这看作是“外交胜利的象征”,甚至有人称赞这是“真正的战狼气质”。而中共官媒少见地在外交部内部走道近距离拍摄、完整呈现送客画面,更加深外界对“刻意设计”的联想。

日方记者还原:低头是为听翻译 不是挨训

然而,这样的解读很快遭到现场目击者质疑。

随行日本记者向日媒表示,当下情况与中国官媒的叙事有明显落差。依照记者说法,刘劲松当时确实将双手插在裤兜里说话,而金井微微低头,则是因为口译员站在身侧,他必须侧耳靠近才能清楚听到翻译内容。

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在多边与双边会谈场合中相当常见的场景:一方官员发言,另一方为听清翻译稍微前倾,并非出于“低头受训”的身段,而是单纯沟通需要。但在镜头的特定角度与字幕包装下,这个自然动作被赋予了高度政治象征。

日媒同时指出,影片发布时并未附上任何现场背景说明,反而以“边走边听中方讲话,频频点头”等语带引导式描述。这让原本就敏感的中日民意更容易陷入“谁对谁错”、“谁在羞辱谁”的情绪对立。

日本抗议“未协调拍摄” 指控中方刻意操作

这段视频在中国平台疯传之际,日本政府态度迅速转趋强硬。官房长官木原稔19日召开记者会,明确对此表达不满。

木原表示,依中国外交部一贯规定,部内一般禁止随意拍照与摄影,外国代表团多半也在“不被跟拍送客”的默契下行动。但这一次,中方却在未事先通知日方的情况下,安排拍摄并由官媒高调公开,日方已就此向中方提出交涉。

他同时转述现场日方人员说法,再次强调金井低头只是为了听口译,并非如中方媒体所暗示的“低头受训”。在日本国内舆论场上,不少评论痛批中方此举“完全不顾外交礼仪”“属于不必要的羞辱性操作”,认为北京是刻意透过影像营造“中强日弱”的假象。

此事甚至被视为破坏双方最基本的外交互信。有评论指出,若连“走出会场的一瞬间”都可能被剪接、包装为国内宣传素材,未来外国官员在北京的任何公开互动,都将不得不更加谨慎。

金井返日:重申不撤回立场 强调日本并不危险

尽管影像风波持续延烧,金井返国后仍将焦点拉回实质议题。他在接受日本媒体访问时表示,在北京会谈中,已明确向中方表达日本政府的一贯立场,包括:

  • 不会撤回高市早苗关于“台湾有事”可能构成存立危机事态的说法;
  • 日本的安全情势并未恶化,中方对本国民众发布的慎赴日本提醒并无事实基础;
  • 对中共驻大阪总领事薛剑“斩首论”提出严正抗议,要求中方妥善处理。

日本外务省也在官网发布通稿,确认金井在会中就上述两项议题向中方提出强烈交涉,并重申日本对台湾与区域和平稳定的基本立场不变。

与中国官媒塑造的“日方点头听训”印象相比,日方版本凸显的是“坚定立场、反驳中方”的姿态。两种叙事几乎形成镜面反差,也让这场外交交锋在舆论层面被进一步放大。

“插兜外交”惹议 专家批战狼姿态只为国内宣传

在画面广泛流传后,刘劲松双手插口袋的姿势也成为国际舆论焦点。插兜姿态在正式外交场合中极为少见,被不少观察者视为轻慢甚至失态。

旅居海外的前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蔡霞在 X 平台发文指出,金井微微低头,是为了顾及后方翻译人员,展现出一种礼貌、谦和与尊重的文明素养;反观刘劲松挺着肚子、双手插兜,反倒像是“街头小痞子”的粗鲁姿态,暴露出中共官员缺乏基本外交教养。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战略与资源所所长苏紫云受访时则指出,从外交礼仪角度看,双手插口袋送客“相当不恰当”,不仅不利于展现国家形象,还容易被外界视为故意羞辱。他直言,北京此举显然是对内“大内宣”的操作,用来安抚国内激进舆论,却忽略了国际社会的观感,“对中共官媒与政府形象的自我伤害恐怕更大”。

旅美时事评论员唐靖远则将此定义为“战狼外交”的延伸。他认为,这种不重礼仪、一味摆出蛮横姿态的做法,本质上是要营造“厉害国”的形象,打给国内观众看;对外而言,却只会加剧周边国家对中国的反感与戒心。

黄海军演延长 军事动作同步对日施压

在这场外交与舆论风波的另一端,中国军方也有同步动作。

原定于11月17日至19日在黄海进行的军事演习,临时宣布延长至25日。中共军方系统在对外释出消息时,搭配“战备升级”等措辞,被部分分析视为对日本及区域国家施压的一部分。

分析人士指出,这类军演虽未必具备实质战争准备意涵,却在政治与宣传层面发挥了配套效果:一方面透过军事存在感强化外交立场,另一方面在国内交代“言行一致,文攻武吓同步上阵”。但同时,这也难免进一步推高“中国威胁论”,促使周边国家加快强化自身军备与安全合作。

苏紫云分析,高市早苗的“台湾有事”答复,实际上只是依照美日安保条约中“日本周边有事”的既有框架,做出法律与政策上的延伸说明;中方刻意放大、上纲上线,只会更凸显其扩张姿态,反而成为日本与盟国强化安保合作的理由。

在台海局势持续紧绷的背景下,“台湾有事”几乎已成为中日关系的核心敏感词。一张“双手插兜、日方低头”的画面,最终折射出的,是中日关系中愈来愈薄弱的互信,以及围绕台海安全、国内民族情绪与国际形象之间,愈发难以调和的拉扯。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