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1-11-22 21:58:00作者:
眼看19歲的兒子因可怕的肝病而奄奄一息,一位瘦弱的母親毅然決定切下自己三分之二的肝臟移植救子。所有的讀者無不被這一感人壯舉深深打動。而記者昨從省人民醫院瞭解得知,這樣偉大的母親竟遠不止一個。從今年1月首例親體部分肝移植在該院成功以來,已有8位患者重獲新生,肝臟來源竟無一例外都是母親所捐。
據瞭解,從今年1月6日該院首次大膽通過親體肝移植使10歲女孩瀋亞麗起死回生之後,不到一年時間,已有8個患者同樣通過肝移植獲得新生。
有一個事實引人關注。8例手術均為親體肝移植,即由與其有血緣關係的人捐出部分肝臟進行移植治療,從配型學來說,父母一方配上的可能性最大。但從8例病人來看,捐肝者全部都是母親,是偶然還是另有原因?
對記者這一疑問,移植中心的專家及醫護人員都格外感慨。中心主任、全國知名肝移植專家王學浩教授坦言:「從手術成功率來說,我們希望配型配的最好的一方來捐肝,這樣術後的排異反應會更少,但是現實情況不像說起來那麼輕鬆。」總結一年來的切身感受,王教授禁不住由衷感嘆:「世界上最偉大的真的是母愛,對子女,她們沒有絲毫私心。」
記者在該中心深入瞭解得知,一年間,有不少急需肝移植的病人,但做完血型配型後發現母親血型與其不配,需要父親獻肝。這些病人最終都沒有做手術。有一個小男孩母親想捐但不合適,只能由父親捐,專家組告訴他們這一結果並徵詢家屬意見時,父親同意了,但後來思來想去還是沒捐。
面對身邊真真切切上演的這些真情故事,醫護人員在感慨之餘分析:「出現這一結果可能是因為在我們這個社會,父親一直是挑大樑的角色,對他們來說,切掉一部分肝臟畢竟是件可怕的事,再說一個家庭一般不會輕易讓主要勞動力傷筋動骨,尤其是在農村。」據瞭解,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在已成功的手術中,有三四例是父母血型都適合捐的,最終都由母親獻出了肝臟。
金陵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