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獨立報」在星期六的分析文章中指出,如果投資人認為世界主要經濟正在擺脫衰退的話,那麼亞洲股票是一個好的選擇,因為亞洲經濟處於供應線的開始,亞洲出產的初級產品常常成為更精密產品中的部件。不過投資公司對把投資人的錢純粹投在中國股票上也有憂慮,其中一個原因是,他們不敢確定中國公司的盈利報告是否準確。另外,腐敗嚴重、內部交易猖獗,也為投資中國股票增加了變數。一些投資公司則把他們對中國公司的投資侷限在所謂的H股上,也就是在規範較嚴格的香港股市上市的中國大陸公司。
* 探討外資難圓的「中國夢」 *
中國的巨大市場和 13 億消費者對外國企業一直是巨大的吸引。美國「大西洋月刊」最近出版了一本題為「中國夢」的書,顯示夢想著中國「 13 億消費者市場」的外國企業在中國投資的失敗故事。本書作者列舉了一長串著名的企業和經理人,他們在中國市場上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但是收效甚微。他們當中有美國通用電器公司、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美國國際集團以及摩根-斯坦利公司等。書中指出,在中國投資失敗的企業當中更多的是海外華人的投資項目。本書作者斯塔德威爾在香港和北京有過十多年的商業經驗。倫敦「金融時報」在書評中說,這本書給讀者的印象是,中國不是一個奇蹟般的、 13 億消費者的市場,而是一個缺乏有效的法律系統的計畫經濟體系,大多數人還過於貧窮,不能稱做消費者。
另外,「遠東經濟評論」二月七號刊發表題為「修牆還是建橋」的文章,就中國內部的保守派和開放派之間的辯論發表評論。文章說,保守勢力擔心中國過於依賴外國人,但是改革派希望更大地依賴貿易,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這一持續已久的辯論也再度激烈。一些政策制訂者主張修建「新的長城」,來保護中國在石油和糧食市場上不依賴外國投資者。另一些人則指出成功的開放經濟所運用的「新經濟安全概念」,主張在更大程度上依賴貿易關係、競爭力強的工業以及堅挺的貨幣,來保護經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