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祭祀表演看千年文化
隨著4名身著清朝古裝的御前侍衛揮動長鞭甩出清脆嘹亮的聲音,古樸渾厚的法號之聲聲震天宇,眼前18名身著黃馬褂的禁軍執槍挎刀列隊執站,40名八旗驍勇高擎著八旗各自成隊……昨天上午10時,記者和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們首次觀賞到了88年前清皇室前來天壇祭天的宏大儀式。
祭天在古代是國家大典,為乞求來年風調雨順。主要過程包括齋宮鐘聲、靜鞭三響、禁軍執站、八旗驍勇、大駕鹵薄、祭天敬儀、告祭折返等。為活躍節日氣氛,演示天壇文化,天壇公園今年首次推出了這麼一項大型「祭天儀仗」活動,吸引了無數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來自湖南的溫先生告訴記者,幾天前他從網上瞭解到天壇公園要舉行「祭天儀仗」活動,就放棄了與父母團聚的機會,一家三口專程從湖南趕到北京欣賞這皇家的威儀。來自武漢的申小姐及其男友告訴記者:「看著這精彩的表演,讓人不禁聯想到自紫禁城到天壇綿延數里,旌旗漫卷幡幢林立、華蓋宮扇蔽日遮天,車、輦、轎無數的恢宏場面,同時這也折射出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祭天文化,可惜只被認為是一個很吸引人的旅遊活動。
據瞭解,為滿足廣大遊客的要求,天壇公園將在節日期間,每天舉行兩場「祭天儀仗」活動。時間分別為每天上午的10:00-10:30,每天下午的2:30-3:00。
地---
「皇帝」祭「皇地」
下午1點,祭祀開始。鼓樂聲中,身穿明黃色祭服的「皇上」走進方澤壇的北欞星門,在祭壇下金盆「盥手」,隨後在兩名引導大臣的指引下走上象徵天圓地方的祭壇,樂隊奏起祭祀的第一樂章「太平律」。祭壇上「皇地」的牌位擺放在正中,其他方向是山、河、海神的神位。「皇上」首先跪拜叩首,並敬獻玉帛,隨後焚香迎神。經過此後「進俎」、「初獻」等共10個複雜的步驟後,宣布「禮成」,至此,古代皇帝祭地的儀式正式完成,時間近40分鐘。
據瞭解,按照古儀,祭地儀式一般在每年夏季,卯時開始。此前幾個月就要開始準備,提前數天皇帝開始齋戒,儀式前一刻從齋宮出發。旁觀的市民對記者說,土地是國家的根本,然而今天的皇帝重視的不過是自己掌握多少土地,而從不關心這些土地上生活的老百姓。也有市民表示,這樣基本「合規矩」的表演,既能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又能讓人產生研究歷史的慾望,「反正比那些『戲說』、『胡說』的歷史更能吸引人」。
據新華網報導,祭祀表演中扮演「皇上」的演員就是地壇公園的職工,他已經連續幾年扮演這個角色。但每次表演前,參加表演的演員都要重新熟悉規矩,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才能奉獻給觀眾原汁原味的祭地表演。
人--
展現皇家祭奠
昨天下午1點30分,「皇帝」開始祭祖了。在太廟中路,典服盛裝的皇帝走下坐轎,由太常寺卿引導從琉璃門左門走入,登上戟門幄次。等待牌位放好。由於祭祖儀式是感念祖宗的開創之功,所以在祭祀之中,凝結著濃濃的宗族之情。皇帝在祭祀前,要走出幄次洗手,以表示對祖宗的虔誠。然後進享殿左門,面朝北站在拜位前。官員各就其位。
在接下來的迎神儀式中,有八列64個武士舞動著兵器進場。司香官在歌樂聲中捧著香盤走進。與祭天祭地不同,祭祖是要向先帝先後的牌位三跪九叩,並敬獻帛、奠酒、宣讀祝文,為祖先歌功頌德。而這一場面也是最為吸引人的,十幾面平日裡很少見的祭祀牌位一下就把在場觀眾的眼光吸引了過去。
獻禮過程中的兩三場歌舞表演很特別---要有武士手拿兵器的舞蹈,還有頭戴羽飾面具的敬神舞,表現了祖先之功和對神的深深敬畏。整個祭祀中最有意思的,是要分吃祭祀用過的酒肉,意味著祖先會降福給他的後代和參加過祭祖的人。皇帝帶領眾大臣三跪九叩行禮完畢後,要等禮官送出祭品,並看祭品在享殿旁的燎爐焚化。
合--
皇帝大婚規矩多
皇帝大婚,可謂皇家禮儀中最喜慶祥和的典禮之一。皇帝皇后是人間龍鳳,他們的結合,要做到百姓的典範。因此,昨天太廟的「皇帝大婚」表演吸引了不少遊人觀瞧。
大婚儀式,可謂先聲奪人。中路大門一開,一群舞者就拿著滿族特有的手鼓,敲打著喜慶的鼓點舞了起來。之後仙樂飄飄,一隊隊宮人拿著各種器物婀娜地走著。古典而艷麗的裝束,引得觀眾層層圍攏:「呵,這皇帝結婚,就是有排場!」
在一系列表演之後,大家終於盼來了皇后的「鳳輦」。誰知久已等候的皇帝走下龍臺,二話不說,拿起彎弓,當頭朝鳳輦就是三下。還好只是象徵性的比畫,沒有真的用箭,觀眾們這才鬆了一口氣。原來,這是為了射掉邪氣。好容易轎帘一挑,盛裝的皇后頭戴紅蓋頭走了下來。可面前又擺起了火盆,真讓觀眾捏一把汗。在宮女的攙扶下,皇后邁過了高高的火苗。據說,這是讓日子過得紅紅火火。邁過了火盆,又是一個寬寬的馬鞍。皇后穿著高高的花盆鞋,邁起來可真不容易。這又是寓意平平安安。經過了層層「坎坷」,皇后終於得以與皇帝共行大禮,入住洞房。觀眾們不由得感嘆:「哎,這皇后結個婚也真夠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