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為胡有自己派系都是門外漢
因為胡錦濤擔任過共青團中央第一書記,有人就把凡是在共青團工作過的人都歸入他的派系,稱為「團派」。因為胡錦濤畢業於清華大學,又有人把凡是擔任中央高官或省市要員的清華校友都歸入他的派系,稱為「清華幫」。此外,胡錦濤還在甘肅、貴州和西藏待過,又擔任中央高級黨校校長,於是在這些地方與胡錦濤打過交道的,只要是有頭有臉的人都被歸入了「胡派」。在海外媒體上,胡錦濤「影子部隊」的名單愈拉愈長,彷彿他已經拉起山頭,豎起招降納叛的大旗,在那裡與江澤民分庭抗禮。可以說一句:認為胡錦濤有自己派系的所謂「中國問題」專家都是門外漢。 (博訊boxun.com)
其實,胡錦濤能夠當上「儲君」,成為中共第四代領導人,恰巧是因為他沒有派系。在毛澤東和鄧小平當政的時期,中共內部確實存在不同派系,那是戰爭年代的歷史造成的。
戰爭年代的中共不僅有「紅區黨」、「白區黨」之分,即使在「紅區」(根據地),還有三個方面軍以及後來的四支野戰軍之分。因此,無論是毛澤東還是鄧小平,都不得不考慮「山頭」--派系的平衡。到了鄧小平主政後期,打天下的老幹部死的死了,退的退了,歷史遺留的派系分野逐漸消失。
鄧小平和後繼的江澤民都不再容忍形成新的派系。他們自己可以任人唯親,但絕不允許任何派繫在黨內坐大。十四大前的楊尚昆、楊白冰兄弟就是因為在軍中提拔親信,拉幫結派,被鄧小平削職的。十五大前的陳希同也是因為結成「北京幫」,與江澤民分庭抗禮被清算的。外界傳說江澤民拉「上海幫」,其實,當鄧小平在世時,江澤民連調個親信進京當部長都不敢,連他最信任的心腹陳至立也是鄧死後才調進北京當教育部長的。
十五大後的江澤民剪除了陳希同,逼退了喬石,在政治上幾乎已沒有可以匹敵的對手。登上權力之巔的江澤民豈能容得他人拉幫結派?尤其是處於「儲君」地位的胡錦濤,如果背著他擴展自己的派系,心狠手辣的江澤民更沒有視而不見的道理。
如前文所述,胡錦濤穩重謹慎,處事低調,尤其是在當上「儲君」後在江澤民邊上更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據熟悉胡錦濤的人說,他不善交際,獨來獨往,與所有人都保持一定距離,尤其不願與同事、部下發展私人關係。也許正是如此,胡錦濤才會讓江澤民放心交權。
即使胡有心發展派系也沒有可能
退一步說,即使胡錦濤有心想發展自己的派系,他有沒有可能從自己的舊部屬或老同學中提拔幹部呢?答案也是否定的。
在胡錦濤的前 5年,雖然他協助江澤民分管組織人事,但主要是熟悉瞭解省部級以上的機構、職能和官員個人情況,而不是決策。黨務系統的幹部,由當時的中央組織部長張全景提出具體方案,國務院系統的幹部,由當時的國務院秘書長羅干根據總理李鵬的意見提出具體方案,報給胡錦濤、江澤民審定。胡不可能向中組部和國務院指名要求提拔不在上報方案中的人選。
後 5年,雖然胡錦濤當了國家副主席和軍委第一副主席,但仍是沒有實權的虛位。相反,曾慶紅成為政治局候補委員、分管組織工作的書記處書記並兼任組織部長,直接控制了省部級以上官員的任命。他實際只需對江澤民負責,向胡錦濤報告則是程序性、禮貌性的。胡錦濤更不可能插手安排自己的親信進入省部級以上的層級,除非取得曾慶紅的合作。
因為胡錦濤兼任中央黨校校長,有人就把黨校稱為他培養自己派系的「黃埔軍校」。其實,黨校是最沒有實權的部門,只管培訓高官,考察並提拔高官的權歸中組部,這些高官會聽誰的,不言而喻。當然,一旦胡錦濤大權在握,成為名副其實的第四代領導核心,即使他不是有意培植親信,也會有大批高官投靠。屆時胡錦濤不愁沒有幹部用,他何必在羽毛尚未豐滿時就冒險去張羅自己的派系呢?
(原載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