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3-08-11 23:07:00作者:蟹黃糰子
明朝嘉靖年間有個青年才俊叫鄒應龍(哪裡人我忘記了),考中了進士,當上了御史,也一度「衣錦還鄉」在家鄉父老面前風光過一把。然而,當他真正進了京當了官,他才發現原來「不到北京不知道官小」。在北京城,他除了比翰林院的翰林略有地位一點--因為憑御史的「片子」能把人送到衙門裡去打一頓--,比起六部的實權官員來,說起來有「風聞彈奏」的特權的御史大人實在是可憐的很的一介小官。而且,因為嘉靖皇帝迷信神仙道術,疏於朝政,權相嚴嵩弄權,甚至一個受到嚴嵩寵信的相府管家都敢在各個衙門裡作威作福,他一個年青資淺的小御史竟也不能輕易得罪。咳,實在是鬱悶得緊啊。
其實,感到鬱悶的不僅是鄒應龍,御史和翰林們大都與他有同感。但是,嘉靖朝即使在明朝也是政局混亂,外憂內患的一朝。因此,大多數御史和翰林都選擇了沉默,尸位素餐混日子,指望哪天能撈個外放學差攢筆養老銀子就可以安安穩穩等著朝廷照例致仕慰留,加一級回鄉養老了。也有野心勃勃的,便投靠到嚴嵩門下充當吠月之犬。不過,士林側目,一旦離開了老嚴的庇護,被吐沫星子淹死的味道也不好受--須知,有明一朝最講禮法名教。對於當官的和候補當官的讀書人來說,「餓死事極小,失節事極大」。在嚴嵩弄權的末期,士人,尤其是算得上士林清流榜樣的御史官和翰林官,投靠嚴嵩和婦人失節也沒什麼分別。當然,也有不怕死的,如被後世編進話本和戲曲的御史詎楊繼盛,公然上書彈劾嚴嵩二十四款死罪。可惜,最後死的既不是嚴嵩也不是嚴世藩,而是他自己。不但自己死得很慘,後來還累及妻子。而且,最離奇的是,鄒應龍當上御史的時候,滿朝皆知嚴嵩父子已失聖意,但只要有御史或翰林上彈劾的折子,倒霉的肯定是他自己。據說,嚴嵩當首輔,什麼折子都交給兒子嚴世藩擬票,只有彈劾他們父子的,內線偷出來後會交給他親閱。但無論如何上綱上線,嚴嵩都只輕輕一笑,說「遞上去吧,看誰會倒霉」。結果,屢試不爽。
鄒應龍能《明史》有傳,主要是因為一道折子。那上面既沒有上綱上線,也沒有什麼流傳千古的名句,主要是嚴世藩的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但據說,嚴嵩看到這個折子後,大驚失色,千方百計要壓下來。然而,鄒應龍寫這道折子是受了內閣另一位大學士徐階的教誨,徐階就是京劇《二進宮》的人物原型之一,是個老謀深算的傢伙。他早就把這道折子送到嘉靖皇帝的案頭了。於是,一擊之下,樹倒猢猻散,嚴世藩最終落了個斬首棄市,而嚴嵩也流落濟貧院,貧病交加而死。踩著嚴嵩父子,鄒應龍終於揚眉吐氣,硬是比當初考上進士還要風光。
扯了這麼一大通歷史,倒不是閑極無聊要擺擺龍門陣。毛主席他老人家說,歷史要為現實服務。眼下呢,御史和翰林是沒有了,但又有了記者和教授。記者拿著筆,據說是「無冕之王」,而且據說還是黨的喉舌,有寫內參的權力。這一點和御史的片子和折子一樣有那麼一些嚇人。教授雖然沒有記者那麼風光,但現在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教授也和翰林一樣受人尊重。那麼,嚴嵩相府的管家有沒有了呢。也許沒有,但衙門口打記者和教授的保安好像的確是有的。
鄒應龍受了相府管家的氣,一開始也是沒有辦法的。但記者挨了保安的打,卻可以立即在報紙上大聲喊冤。然而,鄒應龍彈劾嚴嵩徐階教了他個訣竅:嚴嵩幹壞事都打著嘉靖皇帝的名義,所以以往彈劾的折子說得越嚴重,皇帝越不能接受,所以不但扳不倒嚴嵩,還逆了龍顏惹禍上身。因而鄒應龍越是撿些雞毛蒜皮說事,越容易被通過,越容易扳道嚴嵩,也越容易出這口惡氣。可記者挨了打立即大聲喊冤,不僅下了衙門的面子,事情鬧得沸沸揚揚,還讓衙門的上級衙門的大官們面子上下不去,說不定還會干擾大官做更大的官的前程。前車之鑒,後世之師,這哪裡有徐階和鄒應龍的智慧,簡直就是和海瑞備好棺材上疏一樣傻。依照大官的說法,這至少也有個破壞穩定大局,搞壞投資環境的罪名,--以現在的形勢論,足以「開缺回籍,交地方官嚴加管束,永不敘用」了。
鄒應龍一篇折子可以揚名陞官,然而挨打的記者和教授以及竟敢為記者強出頭的老總呢。
其實,感到鬱悶的不僅是鄒應龍,御史和翰林們大都與他有同感。但是,嘉靖朝即使在明朝也是政局混亂,外憂內患的一朝。因此,大多數御史和翰林都選擇了沉默,尸位素餐混日子,指望哪天能撈個外放學差攢筆養老銀子就可以安安穩穩等著朝廷照例致仕慰留,加一級回鄉養老了。也有野心勃勃的,便投靠到嚴嵩門下充當吠月之犬。不過,士林側目,一旦離開了老嚴的庇護,被吐沫星子淹死的味道也不好受--須知,有明一朝最講禮法名教。對於當官的和候補當官的讀書人來說,「餓死事極小,失節事極大」。在嚴嵩弄權的末期,士人,尤其是算得上士林清流榜樣的御史官和翰林官,投靠嚴嵩和婦人失節也沒什麼分別。當然,也有不怕死的,如被後世編進話本和戲曲的御史詎楊繼盛,公然上書彈劾嚴嵩二十四款死罪。可惜,最後死的既不是嚴嵩也不是嚴世藩,而是他自己。不但自己死得很慘,後來還累及妻子。而且,最離奇的是,鄒應龍當上御史的時候,滿朝皆知嚴嵩父子已失聖意,但只要有御史或翰林上彈劾的折子,倒霉的肯定是他自己。據說,嚴嵩當首輔,什麼折子都交給兒子嚴世藩擬票,只有彈劾他們父子的,內線偷出來後會交給他親閱。但無論如何上綱上線,嚴嵩都只輕輕一笑,說「遞上去吧,看誰會倒霉」。結果,屢試不爽。
鄒應龍能《明史》有傳,主要是因為一道折子。那上面既沒有上綱上線,也沒有什麼流傳千古的名句,主要是嚴世藩的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但據說,嚴嵩看到這個折子後,大驚失色,千方百計要壓下來。然而,鄒應龍寫這道折子是受了內閣另一位大學士徐階的教誨,徐階就是京劇《二進宮》的人物原型之一,是個老謀深算的傢伙。他早就把這道折子送到嘉靖皇帝的案頭了。於是,一擊之下,樹倒猢猻散,嚴世藩最終落了個斬首棄市,而嚴嵩也流落濟貧院,貧病交加而死。踩著嚴嵩父子,鄒應龍終於揚眉吐氣,硬是比當初考上進士還要風光。
扯了這麼一大通歷史,倒不是閑極無聊要擺擺龍門陣。毛主席他老人家說,歷史要為現實服務。眼下呢,御史和翰林是沒有了,但又有了記者和教授。記者拿著筆,據說是「無冕之王」,而且據說還是黨的喉舌,有寫內參的權力。這一點和御史的片子和折子一樣有那麼一些嚇人。教授雖然沒有記者那麼風光,但現在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教授也和翰林一樣受人尊重。那麼,嚴嵩相府的管家有沒有了呢。也許沒有,但衙門口打記者和教授的保安好像的確是有的。
鄒應龍受了相府管家的氣,一開始也是沒有辦法的。但記者挨了保安的打,卻可以立即在報紙上大聲喊冤。然而,鄒應龍彈劾嚴嵩徐階教了他個訣竅:嚴嵩幹壞事都打著嘉靖皇帝的名義,所以以往彈劾的折子說得越嚴重,皇帝越不能接受,所以不但扳不倒嚴嵩,還逆了龍顏惹禍上身。因而鄒應龍越是撿些雞毛蒜皮說事,越容易被通過,越容易扳道嚴嵩,也越容易出這口惡氣。可記者挨了打立即大聲喊冤,不僅下了衙門的面子,事情鬧得沸沸揚揚,還讓衙門的上級衙門的大官們面子上下不去,說不定還會干擾大官做更大的官的前程。前車之鑒,後世之師,這哪裡有徐階和鄒應龍的智慧,簡直就是和海瑞備好棺材上疏一樣傻。依照大官的說法,這至少也有個破壞穩定大局,搞壞投資環境的罪名,--以現在的形勢論,足以「開缺回籍,交地方官嚴加管束,永不敘用」了。
鄒應龍一篇折子可以揚名陞官,然而挨打的記者和教授以及竟敢為記者強出頭的老總呢。
青年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