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
CCTV-10的「科技之光?」介紹複合材料時,講到複合材料在航天領域的應用帶來的效益,說我國某運載火箭採用複合材料後減重300多公斤,使射程提高了14%,提高了1300多公里(請注意是說的射程,所以肯定是指的導彈)。聽到這裡我心裏咯噔一下,怕當時沒聽清楚,結果第二天重播時又聽了一遍。當時以為肯定有大蝦注意到,結果這麼久也沒人提,實在忍不住了,談談我的淺薄看法,希望各位拍磚。首先可以得出原射程是1萬公里左右,我國目前接近這種射程的導彈只有DF-5和DF-31系列,開始我想可能是指在DF-5的原型上的改進,但細想覺得好像不對。一,DF-5到DF-5A的改進在80年代中期就完成,不太可能使用諸如環氧複合材料等新型複合材料,也不會在科技之光中介紹這麼早就有了的技術進步;二,DF-5的射程就在12000以上,「原射程僅1萬公里」對DF-5來說怎麼也顯得小了些;三,最重要的是,還有個「減重300多公斤」這個數據,這個減重肯定是火箭推進劑燒完後的火箭質量,也就是死重,我不懂航天科技,但根據我所曉得的基本常識計算了一下,過程略,換種簡單的估算辦法,可以很粗略的認為火箭死重減輕的比率與增程的比率相同,也就是說該火箭的死重約為4000公斤(而DF-5光是彈頭質量就超過3噸),根據公開資料CZ-2(與DF-5類似)的資料,該火箭的發射質量與死重的比約為14,如果照此數值計算,該火箭的發射質量約為40~50噸左右,無論如何,與CZ-2也就是DF-5的近200噸的發射質量相差甚遠,而與DF-31系列很接近(三叉戟IID5約60噸)。沒查到固體火箭的發射質量與死重的比率一般為多少,但我覺得應該比液體火箭低,也就是說,這個「採用了複合材料後,減重300多公斤,射程增加14%,1300多公里」的運載火箭應該是個原射程為10000公里左右,發射質量為30~40噸(很粗略)的火箭。很明顯了,這是第一次從官方泄露出的有關DF-31系列的數據,證實了DF-31系列改型的射程超出外界最先的估計8000公里,而是11000~12000公里。該項改進與三叉戟IID5採用複合材料減重後射程提高的改進很相似。當然也不排除另一種情況,即是DF-5的第3級採取的減重,減重300多公斤,也可能有上述效果,那麼上面的估算辦法誤差就太大,但這種可能性很小,而且前面所說的前二條讓我就讓我覺得不像DF-5。 (博訊)
看中國網站 禁止建立鏡像網站 。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
榮譽會員:每位
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
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