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3-08-22 05:21:00作者:
在陝西省干縣縣城以北梁山上的乾陵,武則天的「無字碑」可謂遐邇聞名,但當初立碑時為何「一字不銘」,成為1300多年來人們猜測、探究卻莫衷一是的「千古之謎」。近日,陝西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田亞岐、乾陵博物館幹部高發經合作研究,對此又提出一種新見解--武則天「無字碑」本有碑文
歷代石碑中的巨製,因「一字不銘」引發後人無數猜測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公元628-683年)與女皇武則天(公元624-705年)的合葬陵墓,它是我國歷代帝王陵園中惟一的夫婦兩帝合葬墓,代表著唐和周兩個王朝,從公元683年高宗駕崩到705年武則天死,乾陵在武則天親自規劃和指揮下修建,耗時長達22年。
高大雄渾的「無字碑」矗立於陵園內城南面朱雀門外司馬道的東側,與其西側頌揚高宗文治武功的「功德碑」--「述聖記碑」比肩而立。「無字碑」由一塊完整的巨石雕成,通高7.53米、寬2.1米、厚1.49米,總重量達98.84噸。碑頭刻有8條互相纏繞的螭龍,碑東、西兩側各刻有冉冉騰飛的「升龍圖」一幅,升龍高4.12米、寬1.19米,其身軀矯健扭動,神態飄逸若仙,線條流暢,刀法嫻熟。碑座長3.35米、寬2.65米、高1.10米,陽面是一幅2.14?0.66米的獅馬圖線刻畫,其獅昂首怒目,威嚴挺立;而馬則屈蹄俯首,悠遊就食。整座碑高大雄渾,彫刻精細,不失為歷代石碑中的巨製。
令人奇怪的是,當初立這塊碑時碑上竟未刻一字。據《干縣新志》載:「向無字。金元後,往來登眺,有題詠詩篇刊其上。」《雍州金石記》也載:「碑側鐫龍鳳形,其面及陰俱無字。」只是從宋代起碑上才有了筆力險峻、字體具備的題刻。
「無字碑」上當初為何「一字不銘」?後人對此猜測甚多,概括起來有三種說法:一是說武則天留有遺言:「己之功過,留待後人評說」,因而一字不銘;二是說武則天「德高望重,無法可書,留後人評」,因而一字不銘;三是說武則天死後,唐中宗李顯難定其稱謂(如褒揚武則天,刻上「大周天冊金輪聖神皇帝」,作為李唐子孫感情上不情願;如貶斥其刻上「則天大聖皇后」,而武則天又明明做過16年的「大周」皇帝),左右為難,乾脆「一字不銘」。
立碑時已擬好碑文且細緻刻出「字格」
陝西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田亞岐與乾陵博物館幹部高發分析研究史料後認為,根據乾陵建築對稱布局的特點,「無字碑」與「述聖記碑」顯然是在高宗去世時由武則天同時主持豎立的,而且武則天還為「述聖記碑」撰寫了長達8000餘字的碑文,為高宗歌功頌德(碑文為中宗李顯書楷書),那麼,這另一塊碑自然是武則天預先為自己準備的「功德碑」。
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且惟一的女皇帝、封建社會傑出的女政治家,武則天即位後,曾大興土木,藉機炫耀自己:公元695年,下令鑄九州銅鼎和十二生肖,置於通天宮;公元694年(距其死11年),又耗資百億鑄造「天樞」,上刻其功德和頌周貶唐之詞及由她親筆書寫的「大周萬國頌德天樞」。那麼,晚年的武則天怎麼會不想借這塊碑為自己歌功頌德呢?況且,武則天比高宗晚死22年,她有足夠時間為自己這塊碑籌劃碑文一事。
他們反覆觀察研究發現,在「無字碑」的陽面佈滿了4.5厘米見方的細線刻格子。這些格子一氣刻成,整面貫通,從上到下84格,從左到右44格,有些線刻格子雖經1300多年風雨剝蝕至今仍比較清晰。這些格子絕對不是後來刻上去的,只有一種可能,就是擬好碑文後才在碑上刻格子。根據碑陽面格子的總數算,該碑文約有3000餘字。
另外,從文物考古學的疊壓關係上看:「無字碑」上現有的題刻共有42段文字(碑陽31段、碑陰11段),起於宋朝,終於明朝。最早的一段文字刊刻在碑的陰面,是北宋末年徽宗趙佶崇寧二年(公元1103年)所刻;最晚的一段為明代崇禎六年(公元1633年)所刻。它們大都是當時身居要職的朝廷命官親自題刻的。這些碑刻前後歷時530年,大都是寫實之作,分記事、抒懷和記游三大類。田亞岐等研究發現,這些題刻對細線格子都存在疊壓關係,即:格子在前,題刻在後。從部分題詞的拓片可以看出,有些是一個格子刻幾個字,有的是幾個格子刻一個字。這些又說明碑上的格子原來就有。
「無字碑」的陽面正中偏上,有一段題刻最具特色,最為珍貴。它是金天會十二年(公元1134年),大金朝第二代皇帝完顏晟的親弟弟完顏宗輔(金文叫「阿盧補」)用契丹文字題刻的,旁邊還有漢文翻譯的「大金皇弟都統經略郎君行記」。題刻周圍由6.2厘米寬的線刻纏枝蔓草蓮花紋和有飛獅穿行其間的圖案構成邊框,通高142厘米、寬96厘米。只有這段文字是將原來碑上刻的格子磨掉後刻的。
武則天濫施暴行,中宗李顯懷恨在心,只得「無言」相對
已撰寫碑文,且格子已刻成,那麼當時為何不刻一字呢?田亞岐和高發兩人研究後認為,這不應從武則天本人身上找原因,而需聯繫當時的政治形勢,從她的繼任者身上找原因。
武則天雖在位16年,叱吒風雲,英雄一世,但到了晚年,尤其是臨終前卻極為淒涼和黯淡。神龍元年(公元705年)正月,宰相張柬之和崔玄目韋、桓彥範等率左右御林軍500餘人發動了「玄武門政變」,殺死了武則天的男寵張易之、張昌宗兄弟,迎中宗李顯入朝,逼武則天讓位給李顯,恢復國號「唐」。武則天則由長生殿住進了上陽宮。同年11月,82歲的武則天病死在東都洛陽上陽宮的仙居殿。死前遺詔:「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后」。次年5月與高宗合葬於乾陵。
唐中宗李顯雖是武則天的親生兒子,但卻長期在其淫威下惶恐度日,幾度險遭毒手。李顯對母親濫施酷刑、濫殺無辜的暴行也是非常憎恨的。武則天先後毒死太子李弘(謚號「孝敬皇帝」);廢太子李賢(高宗第六子,謚號「章懷太子」)為庶人,後又逼其自殺。中宗李顯(高宗第七子)當初即位不到一年,就被武則天廢黜皇位,貶逐出京。先後20多年間,李顯提心吊膽,惶惶不可終日,以至於每次聽到武則天派人來看他,他都嚇得膽戰心驚。他的長子李重潤(謚號「懿德太子」),女兒李仙蕙(中宗第七女,謚號「永泰公主」)都因出言不慎被武則天處死。此外,武則天晚年還一直思謀著將皇位傳給其武家侄兒。有過這一番飽受折磨經歷的中宗,重登皇位後雖然不能公開發泄對母親的憎恨,但也講不出對她歌功頌德的好話,只好乾脆一字不刻,為武則天留下一塊「無字碑」。
田亞岐等研究推斷,武則天在世時撰寫的碑文(作者尚不知是誰),極有可能同武則天的《垂拱集》、《金輪集》及其它珍貴史冊圖冊,一起被埋藏在乾陵的地宮裡。
歷代石碑中的巨製,因「一字不銘」引發後人無數猜測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公元628-683年)與女皇武則天(公元624-705年)的合葬陵墓,它是我國歷代帝王陵園中惟一的夫婦兩帝合葬墓,代表著唐和周兩個王朝,從公元683年高宗駕崩到705年武則天死,乾陵在武則天親自規劃和指揮下修建,耗時長達22年。
高大雄渾的「無字碑」矗立於陵園內城南面朱雀門外司馬道的東側,與其西側頌揚高宗文治武功的「功德碑」--「述聖記碑」比肩而立。「無字碑」由一塊完整的巨石雕成,通高7.53米、寬2.1米、厚1.49米,總重量達98.84噸。碑頭刻有8條互相纏繞的螭龍,碑東、西兩側各刻有冉冉騰飛的「升龍圖」一幅,升龍高4.12米、寬1.19米,其身軀矯健扭動,神態飄逸若仙,線條流暢,刀法嫻熟。碑座長3.35米、寬2.65米、高1.10米,陽面是一幅2.14?0.66米的獅馬圖線刻畫,其獅昂首怒目,威嚴挺立;而馬則屈蹄俯首,悠遊就食。整座碑高大雄渾,彫刻精細,不失為歷代石碑中的巨製。
令人奇怪的是,當初立這塊碑時碑上竟未刻一字。據《干縣新志》載:「向無字。金元後,往來登眺,有題詠詩篇刊其上。」《雍州金石記》也載:「碑側鐫龍鳳形,其面及陰俱無字。」只是從宋代起碑上才有了筆力險峻、字體具備的題刻。
「無字碑」上當初為何「一字不銘」?後人對此猜測甚多,概括起來有三種說法:一是說武則天留有遺言:「己之功過,留待後人評說」,因而一字不銘;二是說武則天「德高望重,無法可書,留後人評」,因而一字不銘;三是說武則天死後,唐中宗李顯難定其稱謂(如褒揚武則天,刻上「大周天冊金輪聖神皇帝」,作為李唐子孫感情上不情願;如貶斥其刻上「則天大聖皇后」,而武則天又明明做過16年的「大周」皇帝),左右為難,乾脆「一字不銘」。
立碑時已擬好碑文且細緻刻出「字格」
陝西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田亞岐與乾陵博物館幹部高發分析研究史料後認為,根據乾陵建築對稱布局的特點,「無字碑」與「述聖記碑」顯然是在高宗去世時由武則天同時主持豎立的,而且武則天還為「述聖記碑」撰寫了長達8000餘字的碑文,為高宗歌功頌德(碑文為中宗李顯書楷書),那麼,這另一塊碑自然是武則天預先為自己準備的「功德碑」。
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且惟一的女皇帝、封建社會傑出的女政治家,武則天即位後,曾大興土木,藉機炫耀自己:公元695年,下令鑄九州銅鼎和十二生肖,置於通天宮;公元694年(距其死11年),又耗資百億鑄造「天樞」,上刻其功德和頌周貶唐之詞及由她親筆書寫的「大周萬國頌德天樞」。那麼,晚年的武則天怎麼會不想借這塊碑為自己歌功頌德呢?況且,武則天比高宗晚死22年,她有足夠時間為自己這塊碑籌劃碑文一事。
他們反覆觀察研究發現,在「無字碑」的陽面佈滿了4.5厘米見方的細線刻格子。這些格子一氣刻成,整面貫通,從上到下84格,從左到右44格,有些線刻格子雖經1300多年風雨剝蝕至今仍比較清晰。這些格子絕對不是後來刻上去的,只有一種可能,就是擬好碑文後才在碑上刻格子。根據碑陽面格子的總數算,該碑文約有3000餘字。
另外,從文物考古學的疊壓關係上看:「無字碑」上現有的題刻共有42段文字(碑陽31段、碑陰11段),起於宋朝,終於明朝。最早的一段文字刊刻在碑的陰面,是北宋末年徽宗趙佶崇寧二年(公元1103年)所刻;最晚的一段為明代崇禎六年(公元1633年)所刻。它們大都是當時身居要職的朝廷命官親自題刻的。這些碑刻前後歷時530年,大都是寫實之作,分記事、抒懷和記游三大類。田亞岐等研究發現,這些題刻對細線格子都存在疊壓關係,即:格子在前,題刻在後。從部分題詞的拓片可以看出,有些是一個格子刻幾個字,有的是幾個格子刻一個字。這些又說明碑上的格子原來就有。
「無字碑」的陽面正中偏上,有一段題刻最具特色,最為珍貴。它是金天會十二年(公元1134年),大金朝第二代皇帝完顏晟的親弟弟完顏宗輔(金文叫「阿盧補」)用契丹文字題刻的,旁邊還有漢文翻譯的「大金皇弟都統經略郎君行記」。題刻周圍由6.2厘米寬的線刻纏枝蔓草蓮花紋和有飛獅穿行其間的圖案構成邊框,通高142厘米、寬96厘米。只有這段文字是將原來碑上刻的格子磨掉後刻的。
武則天濫施暴行,中宗李顯懷恨在心,只得「無言」相對
已撰寫碑文,且格子已刻成,那麼當時為何不刻一字呢?田亞岐和高發兩人研究後認為,這不應從武則天本人身上找原因,而需聯繫當時的政治形勢,從她的繼任者身上找原因。
武則天雖在位16年,叱吒風雲,英雄一世,但到了晚年,尤其是臨終前卻極為淒涼和黯淡。神龍元年(公元705年)正月,宰相張柬之和崔玄目韋、桓彥範等率左右御林軍500餘人發動了「玄武門政變」,殺死了武則天的男寵張易之、張昌宗兄弟,迎中宗李顯入朝,逼武則天讓位給李顯,恢復國號「唐」。武則天則由長生殿住進了上陽宮。同年11月,82歲的武則天病死在東都洛陽上陽宮的仙居殿。死前遺詔:「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后」。次年5月與高宗合葬於乾陵。
唐中宗李顯雖是武則天的親生兒子,但卻長期在其淫威下惶恐度日,幾度險遭毒手。李顯對母親濫施酷刑、濫殺無辜的暴行也是非常憎恨的。武則天先後毒死太子李弘(謚號「孝敬皇帝」);廢太子李賢(高宗第六子,謚號「章懷太子」)為庶人,後又逼其自殺。中宗李顯(高宗第七子)當初即位不到一年,就被武則天廢黜皇位,貶逐出京。先後20多年間,李顯提心吊膽,惶惶不可終日,以至於每次聽到武則天派人來看他,他都嚇得膽戰心驚。他的長子李重潤(謚號「懿德太子」),女兒李仙蕙(中宗第七女,謚號「永泰公主」)都因出言不慎被武則天處死。此外,武則天晚年還一直思謀著將皇位傳給其武家侄兒。有過這一番飽受折磨經歷的中宗,重登皇位後雖然不能公開發泄對母親的憎恨,但也講不出對她歌功頌德的好話,只好乾脆一字不刻,為武則天留下一塊「無字碑」。
田亞岐等研究推斷,武則天在世時撰寫的碑文(作者尚不知是誰),極有可能同武則天的《垂拱集》、《金輪集》及其它珍貴史冊圖冊,一起被埋藏在乾陵的地宮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