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大潮中「日歸」者少

發表:2003-10-29 22:4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日前,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與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簡稱水保所)展開2003─2005年「百人計畫」,面向全世界公開招聘高科技專門人才。歐美華人學者應徵者眾,在日華人學者問津者寡。目前,該所已聘請了30位學成歸國的外學者,其中從日本回國者只有3名,印證了「海歸」大軍中「日歸」形單影孤的現象。
  據日本《中文導報》報導,現在中國各專業的學科帶頭人中,「海歸」人才已近千人,但「日歸」卻不足50人。

  有華人學者在分析在日華人學者歸國者寡原因時指出:首先,「長江學者獎勵計畫」也好,「百人計畫」也好,中國招聘高科技專門人才,條件還是相當苛刻的:要有博士學位,要有兩年以上國外科研工作的經歷,要有達到國際水平的研究成果,要主持或作為業務骨幹全程參與課題過程並做出顯著成績,要在重要專業刊物上發表過3篇以上有影響的論文並被SCI或EI收錄等。要達到這些條件,在日學者明顯劣於歐美學者。

  原因是:1、在日本學博士課程易,得博士學位難。在歐美,大部分博士畢業後都能拿到學位,而在日本讀了五、六年博士課程還拿不到學位者比比皆是。

  2、就職同樣難。日本並非移民國家,對外國人學者就職一向苛刻。一位現在日本國家研究所做研究員的華人學者介紹,在日本只有外國人非常優於日本人,並在工作中起到「非他不可」的無可替代作用時,才可能被聘用。日本聘用學者時,不僅考察其專業水平,還要考察其人品、合作精神、領導能力等。

  3、日本教授、副教授級的學者多為終身制,這也是日本聘用外國人學者任職苛刻的原因。在歐美學習工作的外國學人,達到這些標準相對容易些。這些因素決定了在日華人學者達到中國國家招聘線的人數,明顯少於歐美的華人學者。

  其次,是語言因素。在日學者日語好,英語就差些,而發表在日本學術刊物上的論文並不算國際級論文。留學歐美學者發表過20篇以上國際級論文者並不鮮見,而留日學者只有「望洋」興嘆的份,處於不利的競爭地位。

  其三,由於日本聘用學者實行終身制,能達到上述招聘條件的留日學者,大多已生活穩定。中國提供不低於200萬元人民幣的課題經費、提供三室一廳住房及27萬元購房補貼、負責家屬工作及子女安排等,除課題經費一項尚有吸引力外,其餘已不成為優惠條件。據介紹,列入中國「百人計畫」的學者一年收入在10萬元人民幣左右,而在日本若被聘為副教授以上職位,年收入100萬元人民幣不成問題,這也是留日學者歸國者少的重要原因。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