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4-01-15 17:40:00作者:
潘岳從風口浪尖的「政改報告」能夠脫身出來,沒被「左邊」拍死,沒被右邊碾死,還能爬上岸,在大陸驚濤駭浪的宦海中,已屬幸運,從體改委到環保總局,似乎慘了點,有些觀察家,認為潘岳被中共「打入冷宮」「雪藏」,遭遇「政治冷峰」,亦不無道理,政改,似乎還碰不得,誰碰誰倒霉,要改,不是、也不可能是如潘岳政改報告中所擘畫的那樣的大張旗鼓的改,那樣的政治風險,是當今中共領導層中任何一個人有能力和資力能夠承受的,毛鄧之後,權威型的中共政治架構,恰恰缺乏了一個特殊歷史時期「用特殊材料」造就的一言九鼎,至少一言五鼎的權威,這是必然,亦是步入「集體領導」的進步,但不可避免的,亦是一個因缺乏「制裁者」而難以一錘定音,左右噪音嘈雜的時期。
潘岳能僥倖逃出左右都怒目圓睜的政改漩渦,討得一個環保總局的「太平差」,對這位鋒芒太露的新銳政治家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亦未嘗不是以偏為正的路徑。在當今中國大陸環境危機日益危壘的情勢下,環保亦漸成大陸政治穩定因素的重要一翼。
張揚出新,是中共官場的大忌。而潘岳在環保的位子上,卻屢屢弄出些動靜來:方一履新即走南闖北,力行查污,頗是不甘寂寞,最近又鼓搗出幾篇大作,以壯聲勢。不過,環保並非一片政治淨土,經濟增長之片面追求,已使大陸環境滿目蒼荑,處於權力低處的環保系統,在地方上的功能已類似老人局、幹部休養所,幾乎成為地方安排閑職官員的部門,在中央,亦不在國務院核心部位,即不討地方政府喜歡,又常成中央問責機構。潘岳急於提升環境理念的做法,劍花舞得太急,雖暫時不能傷人,但在輿論上會進一步造成對過分追求經濟增長的質疑,與中共借經濟增長穩固權力的政治核心要旨相牴觸。
在中共官場,潘岳還太嫩,太年輕,能在環保上鼓搗出一些動靜,幹出一些實績,托起環保之翼,於國、於民、於己都有助益,的確是一條劍走偏鋒,以偏為正的路徑。但另一方面,畢竟處於偏處,時刻會被來自核心處的風暴刮倒吹走,應當好自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