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小動作」,都和「兩會」的主要議題無關,但是,「小動作」有大的政治含義,說明大的政治問題,對「胡、溫」新領導層實際上具有嚴重的意義深遠的挑戰,乃至關乎「胡溫新政」的命運和歷史定位。
小動作看出大文章
說到中共十六大之後組成的胡錦濤、溫家寶新領導層,人們無非觀察他們兩點,一是他們能不能擺脫江澤民的控制,最終掌握中共最高黨、政、軍領導權;二是他們的政治取向、治國方針到底會怎樣,能不能為中國的改革開放在政治上開出新局面。上述兩點帶有根本性和全局性。
現在,一年多過去了,中共又召開了「兩會」,人們對上述兩點的觀察,從會議內外兩個「小動作」的發生來看,是頗為失望的,也即是說,直到目前,胡、溫在上述兩點上都是不合格的,沒能拿出甚麼像樣的成績,甚至成績下降。
一年多前,胡、溫新班子上臺就先天不足,他們曾經想努力地後天多加調理,但並不成功。胡、溫新班子上臺,雖然在黨、政兩大系統取得了最高領導職務,但沒有取得與之相匹配的最高領導權力。中國的集權體制中最高的權力掌握在控制軍隊者的手中,誰控制了軍隊,誰就可以最終控制黨、控制政,沒有控制軍隊的黨總書記、受到軍隊干政的國務院總理,輕者「先天不足」,重者只是傀儡。在中共十六大和去年「兩會」之後形成的胡、溫新班子就是在「先天不足」和傀儡之間來回徘徊。
中共的軍隊掌握在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手中。江澤民還當了十三年的中共總書記和國家主席,成為中共第三代領導核心。江澤民在中共十五大前後大權逐漸在握,不僅比他在政治上資深、權力曾經比他大的喬石和李鵬被他整倒或任其擺佈,就是許多曾經很有影響的、鄧小平都要買賬的中共元老,也對江澤民的獨斷專橫無可奈何。原因只有一個,就是江澤民在中共十四大之後真正控制了軍隊。到了十五大和十六大,他對軍隊的控制,連那些曾經輔佐他出掌軍權的軍隊元老如劉華清、張震、遲浩田、張萬年等人,都要「俯首稱臣」,而老江最後把他們一個個送去「告老還鄉」,讓他們在軍隊中的影響力徹底消失。現在軍隊中的高級將領其「革命資歷」均在老江以下,而且都是他一手提拔的。在毛澤東、鄧小平時代,中共軍隊內部尚有許多「山頭」,這些「山頭」的大佬們,老毛、老鄧也要給幾分面子,且要小心翼翼地處理箇中的微妙關係。
現在,在江澤民的「運籌帷幄」和權謀運用之下,中共軍隊內部已沒有「山頭」,江澤民主席一統軍界,一統天下,他對軍隊的控制已在毛澤東、鄧小平之上。
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權力格局
有這樣一位軍權在握的江主席,有這樣一位在世元老對他也無法制衡的江主席,「小字輩」的胡錦濤、溫家寶即使當了黨總書記、國家主席、國務院總理,又能有多少戲唱?手中又能有多少真正的權力?
更重要的是,江澤民根本不信任胡錦濤、溫家寶,因為他們都不是自己的人,而是鄧小平隔代指定或黨內權力鬥爭暫時平衡妥協的結果。從江澤民在軍隊中大搞清一色「江家軍」、在黨政系統大力培植「上海幫」來看,江澤民的政治個性是絕不能容忍異己的,是絕不相信非「自己友」的,他怎麼能容忍接班人︱這麼重要的人選︱不是由自己的欽定、不是自己信得過的人呢?因此,他在中共十六大上交出黨總書記的位子給胡錦濤,絕對是不得已的事,絕對是不甘心的事,甚至是覺得有辱自己尊嚴的事情;他要把胡錦濤的權力「空洞化」,讓他當傀儡,在時機成熟時行廢立之舉,乃是既定方針,此事不完成,他絕不會自動退出政治舞臺。
老江的心思,胡錦濤完全明白。十六大上他之所以能在老江千不願萬不願之下出任中共總書記,一是靠老鄧的政治安排的餘威,二是靠十四大以來中共政治權力架構格局的一路演變以及「小胡接班」這一中共高層的「政治共識」,三是江澤民選擇的接班人︱曾慶紅尚沒有形成可以立刻「榮登大寶」的政治條件(十六大之前,曾慶紅還只是政治局候補委員,這樣的條件不可能一下子升任中共中央總書記)。
因此,胡錦濤和世人都清楚,他之所以能在十六大上「實現小平同志的政治安排」,只是權力鬥爭暫時平衡和老江的部署尚未成熟的產物而已,這樣的很不穩定的平衡隨時會被打破。老江的部署,曾慶紅的接班條件假以時日,用不了太久就會成熟。
目前中共高層這種權力交接和鬥爭格局為歷史上前所未有,是一個非常奇特和詭異的狀態。表面上看,江澤民以普通黨員和公民之身擔任中央軍委主席,執掌軍權,充當太上皇,很像當年的鄧小平,胡錦濤則像當年的「兒皇帝」江澤民,但實質上兩者的情況天差地遠。
第一,江澤民是鄧小平欽定的「第三代核心」,儘管他不是鄧小平首先選定的接班人,是另外兩位極具政治影響力的中共元老陳雲、李先念極力推薦的,但老鄧對他也是有好感,同意了陳、李兩位的推薦後,立刻作出比陳、李還要信任和支持的姿態,把他冊封為第三代領導核心,並很快交出中央軍委主席的職務,三年後,還幫他清除了執掌軍權的最大障礙︱楊尚昆、楊白冰兄弟。老鄧是真心實意支持江澤民接班的。
第二,鄧小平充當太上皇之時,在許多重大問題上並不能乾綱獨斷,還有陳雲、李先念等元老健在,他們也會極力維護江澤民。一九九二年鄧小平南巡,曾有「換馬」之意,因為老江推行改革開放不力,但有陳雲、李先念等人力挺,鄧小平不能不顧慮重重。
第三,鄧小平充當太上皇時,已經非常年邁,八十幾快九十的人,他就是有甚麼不滿、想法,要實現也有心無力了。他再想換接班人,自己心理這一關就不容易過。特別是經過「六四」事件,經過胡耀邦、趙紫陽的垮臺,他在政治上盡量求平穩之心比甚麼時候都強。
兩位完全不同的太上皇
而現在當上太上皇的江澤民和當年的鄧小平在各方面都大不一樣。首先,他不會也沒有把並非他自己選定的胡錦濤冊封為「第四代核心」,沒有也不會在短時間內把中央軍委主席的職務交給胡錦濤,更不會幫他在軍中建立勢力,執掌軍權。
其次,江澤民這個太上皇比起當年鄧小平這個太上皇,身邊少了掣肘的元老,沒有鄧小平身邊諸如陳雲、李先念式的人物,因此,他這個太上皇的權力自由度比鄧小平要大。
其三,江澤民這個太上皇只有七十七歲,比鄧小平當太上皇時年小十歲。江澤民雖然患有心臟病,但身體和精力尚佳,可以到處走動,唱歌跳舞,充當太上皇的野心還會持續很久,他還有極大的興趣和精力干預黨政軍國大事。
上述種種情況,使得胡錦濤頭上的太上皇比當年江澤民頭上的太上皇難對付得多,他這個兒皇帝也比當年江澤民當兒皇帝時困難得多、危險得多。由於鄧小平的年邁加上陳雲、李先念等元老的力挺,一九九二年鄧小平雖有換馬之意,但只要江澤民審時度勢,向鄧小平輸誠認錯,轉向支持改革,鄧小平也就立刻原諒了他,且加大力度支持他執掌軍權、黨權,使他成為真正的第三代領導核心。
現在胡錦濤就沒有這樣的運氣了,即使他向江澤民輸誠表忠心,老江也不會信賴他,中共元老之中也沒有誰能像當年的陳雲、李先念那樣力挺他。因此,胡錦濤的接班地位比起當年的江澤民、趙紫陽、胡耀邦、甚至華國鋒都存有更大的不確定性。
胡錦濤身邊的曾慶紅
更令胡錦濤處境危險、地位難堪的是,在他的身邊明顯有一個江澤民欽定的接班人︱曾慶紅虎視眈眈、野心勃勃。當年趙紫陽、胡耀邦、江澤民在當接班人時身邊都沒有這樣的人,這在中共最高層權力交接的歷史上也是從未有過的詭異怪事。這樣的詭異怪事也讓胡錦濤碰上了。更何況曾慶紅絕不是阿斗式的人物,而是能力甚強、極富謀略者。
當年,江澤民的身邊也有幾個潛在的挑戰者,如李鵬、喬石,但他們的上面並沒有太上皇支持,因此,他們終究不能成事,而且都在權力鬥爭中敗在了老江的手中。
如今的曾慶紅可不是當年的李鵬或喬石。他在中共黨內有眾所周知的身份定位︱是江澤民這位太上皇選定的接班人,江澤民還在創造一切條件讓他有朝一日取代胡錦濤。中共十六大之後,曾慶紅在黨權、國權的職權已經儼然和胡錦濤只差一個「馬鼻」,胡錦濤是中共中央總書記,曾慶紅是中央書記處常務書記,由於他們都是政治局常委,他這個書記處的常務書記實際上相當於副總書記;胡錦濤是國家主席,曾慶紅是唯一的國家副主席。
在軍中職務方面,胡錦濤雖然是排名第一的中央軍委副主席,但由於江澤民的嚴密把持,他這個副主席幾乎是空的,是擺設而已。曾慶紅目前在軍隊中雖然沒有任何職務,但由於他是江澤民心目中的接班人和心腹,在江澤民控制軍隊的整個過程中,都有曾慶紅的直接參與,出謀劃策,更何況中央軍委之中有中央書記處書記,而曾慶紅是中央書記處的常務書記,主持日常工作,他通過這個渠道介入軍隊工作,建立人脈關係,形成自己的非常影響力。因此,沒有軍職的曾慶紅比中央軍委副主席的胡錦濤更加熟悉軍隊工作,待時機一旦成熟,更能掌控軍隊。
一年多來,江澤民和以曾慶紅為首的江家人馬憑藉上述優勢,屢屢挫敗胡錦濤建立自己威信、強化自身權力的企圖。正因為如此,我們就看到了在今次「兩會」上江澤民無所顧忌、大搖大擺地走在胡錦濤前面這一幕,江澤民要告訴「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胡錦濤不僅不是黨國之老大,而且他老二的地位也朝夕難保,在中共歷史上,老二從來沒有好下場。江澤民此舉還要告訴世人,他目前「退」下來這個格局,和當年鄧小平「退」下來時並不一樣,他還要走到臺前,以「天下第一人」的地位指點江山,親裁大政。
「六四」問題造成的區隔與伏筆
胡錦濤、溫家寶新領導層在權力方面如此不濟,在政治取向方面也難以令人看好,他們只能在江澤民劃好的框框內循規蹈矩。今次「兩會」期間,在抗沙士風暴中勇於揭破官方謊言的有人民英雄之稱的蔣永彥軍醫上書中央,要求平反「六四」,為這場偉大的愛國民主運動「正名」,讓中共「自己糾正錯誤」,胡、溫對此噤若寒蟬。溫家寶在記者會上根本不敢正面回答這個問題,而是為當年中共的鎮壓行徑進行辯解,並且暗示若為「六四」平反就會破壞「政治穩定」,聲稱他這位「大國總理」最關心的是「穩定」。
在「六四」鎮壓問題上,胡錦濤和溫家寶毋須負任何責任,他們也不是六四鎮壓的既得利益者。一九八九年「六四」的時候,胡錦濤只是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溫家寶是中央辦公廳主任,他們都和權力決策不沾邊。因此,他們都沒有「六四」血案的政治包袱和心理包袱。
尤其是溫家寶,他最令人津津樂道的是,一九八九年五月十九日趙紫陽已經被廢,跑到天安門廣場向學生喊話,溫家寶就站在他的身後。「六四」鎮壓之後,中共開始大搞人人過關的「清查運動」,溫家寶的「特殊身份」以及和趙紫陽的關係,使他遭到巨大壓力。但據聞他只是檢討自己,並沒有「戴罪立功」地胡亂揭發別人。
我們有理由相信,溫家寶對「六四」鎮壓是有自己的看法的,這一層他比胡錦濤「更明白」。然而胡、溫對「六四」問題目前是完全無能為力的,現在,他們沒有能力也不是時機打「六四」這張牌。江澤民、曾慶紅這些人是「六四」鎮壓的既得利益者,特別是江澤民,當年在上海查封了《世界經濟導報》,整肅支持愛國民主運動的知識份子,表現極左而突出,這是他取代趙紫陽的重要原因。「六四」屠城之前,他已奉命進京,參與了中共高層的鎮壓決策和活動。
因此,在「六四」問題上,中共的第三代領導和第四代領導之間肯定有明顯的政治責任上的不同。溫家寶回答這個問題繞著走,一方面是不能硬碰這個禁區,一方面又要隱隱約約地和江澤民劃清界線,有所區隔。這是政治妥協,也是政治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