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主化的發展並不是在「6.4」才第一次發生轉折,「『5.4』運動」所揭櫫的「德先生」與「賽先生」,是近代中國民主思潮的發韌,但「5.4」所標榜的自由主義卻沒有在中國生根,取而代之的是社會主義和列寧式的黨國體制。然而歷史的因緣際會,「5.4」所代表的「以人為本、自由民主、求真求實」的精神,卻意外在臺灣開花結果。
民主在臺灣成功的故事,是2,300萬臺灣人民對國際社會最大的貢獻,也是對全球民主化潮流最有意義的啟示。臺灣之所以能夠成功的擺脫威權走向民主,是因為我們始終對人民充滿了信心,堅定地認為民主就一定要讓人民當家作主。
西方民主政治剛開始發展的時候,有權利投票的人只限於貴族,後來才逐步的擴大到擁有財產者、成年的男性,最後才在上個世紀初納入成年的女性。而人民參與決策的管道,也從只能選舉議員的代議政治,發展到透過公民投票的直接民主。每一次民主的成長,都代表著把更多的權力,從政府或從議會的手中交還給人民。
美國獨立宣言明白宣示:「政府的正當權力,來自於被統治者的同意。」清楚標示了民主的真諦。民主能夠成功的原因無他,唯有相信人民,願意把權力毫無保留的還給人民,民主自然而然就能生根而茁壯。
民主也許是嘈雜而喧囂的,充滿著各種不同的意見與衝突,甚至有時會因個人的私利而忽略了公共的利益,但這些問題都不構成任何的理由可以剝奪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民主的缺陷只能用更大的民主去解決。一旦我們開始懷疑對人民的選擇與判斷,開始對民主設下各種的條條框框,那將是走回威權與壓迫的起點,也正是民主制度在許多地方遭到失敗最主要的原因。
近年來,常有人用「民粹」(Populism)來形容臺灣的民主發展,其實這樣的論述是不正確的。民主政治剛在歐美各國起步時,只有少數的菁英有機會接受完整的教育,大部分民眾的知識水準並不高,因此有人把以一般普通老百姓的利益與意見為基礎的政治運動,貶抑為「民粹主義」。
指責別人是「民粹」的人,其實在心態上完全否定了民主的價值,認為人民是愚昧的,是容易被操弄的,所以鼓吹讓人民當家作主是危險且不負責任。事實上,臺灣的民主化和「民粹」完全不相干,不能因為自己的意見與大部分民眾不同,就說別人是「民粹」。臺灣的人民不但非常理性、務實,眼睛更是雪亮的,對於國家的發展自有定見,更有強烈的企圖心要做自己的主人,要由自己來掌握自己的命運。
相信臺灣、相信人民,這是臺灣的民主化能夠避開許多不幸的轉折,始終站在歷史正確一方最重要的原因。在「『6.4』天安門事件」15週年的前夕,回顧過往民主的歷程,除了要感謝所有為臺灣民主政治犧牲奮鬥的先進與先賢外,我想更值得肯定與推崇的是所有2,300萬的臺灣人民,總是在關鍵的時刻發揮最大的智慧與力量,做出正確的選擇。阿扁也衷心的期待,「『5.4』運動」的「德先生」與「賽先生」,在完成臺灣的旅程後,也能回到將近1個世紀以前的歷史起點,讓民主的普世價值能夠早日在中國生根壯大,走回歷史發展的正確方向。
──原載《阿扁總統電子報》200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