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4-10-12 17:39:00作者:
嵇康是魏晉時期的名士,他才華出眾,品行高尚,超然脫俗,性情寬宏,學不師受,自學成才,博覽群書,尤好莊老,好修身養性,彈琴詠詩,慕神仙自然。與阮籍、山濤等為竹林游近數十年,身為宗室婚,但沒有驕奢逸樂的紈絝習氣,家居貧,鍛鐵維持生計,又與朋友一起耕田勞動,以文才和風度,為當世所推崇。《魏書》載其人尚俠義,剛直不阿,他的《與山濤書》是流傳很廣的名篇,通過這篇文章,我們不僅可以看到他精彩的文筆,非凡的氣度,也可以瞭解一些當時的社會狀況。他平生只崇尚阮籍、山濤二人,交往不多,但有很大的社會影響力。最後為了幫助遭到誣陷的朋友呂安而遇害,刑前太學生三千人請為師,在刑場上,他鎮定自若,抬頭視日影尚早,索琴撫《廣陵散》一曲,從容就義,留下了雅音自此絕矣的千古憾事。
害死嵇康的鐘會是當時著名的貴公子,前太傅鐘繇之子,雖然也以才華出眾聞名,但他不像其父處世端正公允,儘管鐘繇主張恢復肉刑,政治觀點比王郎、孔融落後,但決不是自私自利的陰險小人。而鐘會心胸狹隘,刻薄自負,表面崇尚道學,實際上是主張嚴刑峻法的刑名家,是宮廷派的重要成員。他曾經去拜訪嵇康,因為沒有受到熱情款待嫉恨嵇康,史書記載他向司馬昭進讒言說嵇康幫助亂黨、不出來當官,詆毀湯武孔子,所以司馬昭殺害了嵇康。但是嵇康不涉俗務,不可能助亂黨,他當時官居中散大夫,只是沒接受選舉的職務,而且在給山濤的信中多處頌揚孔子,無詆毀之義,說司馬昭害死了嵇康,這是不確切的,嵇康遇害在景元三年,此時的廷尉是賈充,和此案也沒有關係,害死嵇康的是此時擔任司隸校尉的鐘會。嵇康遇害是鐘會為報私怨一手造成的,這是因為鐘會擔任司隸校尉的職務,擁有對司州的行政、司法管轄權,他完全可以負責處理這一案件,司隸校尉權力很大,甚至可以直接審判官吏,如同當年司隸校尉盧毓審判曹爽亂黨一樣,鐘會根本不需要假借司馬昭的手害嵇康。那麼司馬昭和嵇康是什麼關係呢?
嵇康不是司馬昭的親信,屬於中間派。但是他的好友阮籍和山濤都是司馬昭的親信,他們能坐視司馬昭害嵇康嗎?而且嵇康給山濤的信中讚揚司馬昭保護阮籍,說明他對司馬昭無反感,他本人也不對司馬昭有威脅,兩人也無私怨,司馬昭沒有理由害嵇康,他不會傻到殺一個與自己友好的人去觸犯眾怒。嵇康遇害在當時是一件影響深遠的重大事件,不僅是「海內之士,莫不痛之」甚至也影響到當時的政局,嵇康在士林中的名聲很好,他生活清儉,竹林七賢大多清廉名士,與普通百姓的交往也十分廣泛,迫害嵇康使宮廷派的社會聲望受到嚴重削弱,事件的直接製造者鐘會本人更是在這年冬天就被免去司隸校尉之職,被派往關中擔任鎮西將軍,總共當了不到一年的司隸校尉。司隸校尉是與九卿、尚書同一級別的要職,甚至可以直接升職擔任三公,如司隸校尉崔林升任司空等。鐘會被降職也削弱了宮廷派在朝廷的地位。這一事件甚至使處於中間觀望態度的社會人士大多轉向司馬昭集團,使之政治勢力得到很大加強。
害死嵇康的鐘會是當時著名的貴公子,前太傅鐘繇之子,雖然也以才華出眾聞名,但他不像其父處世端正公允,儘管鐘繇主張恢復肉刑,政治觀點比王郎、孔融落後,但決不是自私自利的陰險小人。而鐘會心胸狹隘,刻薄自負,表面崇尚道學,實際上是主張嚴刑峻法的刑名家,是宮廷派的重要成員。他曾經去拜訪嵇康,因為沒有受到熱情款待嫉恨嵇康,史書記載他向司馬昭進讒言說嵇康幫助亂黨、不出來當官,詆毀湯武孔子,所以司馬昭殺害了嵇康。但是嵇康不涉俗務,不可能助亂黨,他當時官居中散大夫,只是沒接受選舉的職務,而且在給山濤的信中多處頌揚孔子,無詆毀之義,說司馬昭害死了嵇康,這是不確切的,嵇康遇害在景元三年,此時的廷尉是賈充,和此案也沒有關係,害死嵇康的是此時擔任司隸校尉的鐘會。嵇康遇害是鐘會為報私怨一手造成的,這是因為鐘會擔任司隸校尉的職務,擁有對司州的行政、司法管轄權,他完全可以負責處理這一案件,司隸校尉權力很大,甚至可以直接審判官吏,如同當年司隸校尉盧毓審判曹爽亂黨一樣,鐘會根本不需要假借司馬昭的手害嵇康。那麼司馬昭和嵇康是什麼關係呢?
嵇康不是司馬昭的親信,屬於中間派。但是他的好友阮籍和山濤都是司馬昭的親信,他們能坐視司馬昭害嵇康嗎?而且嵇康給山濤的信中讚揚司馬昭保護阮籍,說明他對司馬昭無反感,他本人也不對司馬昭有威脅,兩人也無私怨,司馬昭沒有理由害嵇康,他不會傻到殺一個與自己友好的人去觸犯眾怒。嵇康遇害在當時是一件影響深遠的重大事件,不僅是「海內之士,莫不痛之」甚至也影響到當時的政局,嵇康在士林中的名聲很好,他生活清儉,竹林七賢大多清廉名士,與普通百姓的交往也十分廣泛,迫害嵇康使宮廷派的社會聲望受到嚴重削弱,事件的直接製造者鐘會本人更是在這年冬天就被免去司隸校尉之職,被派往關中擔任鎮西將軍,總共當了不到一年的司隸校尉。司隸校尉是與九卿、尚書同一級別的要職,甚至可以直接升職擔任三公,如司隸校尉崔林升任司空等。鐘會被降職也削弱了宮廷派在朝廷的地位。這一事件甚至使處於中間觀望態度的社會人士大多轉向司馬昭集團,使之政治勢力得到很大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