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彿從霧裡走出來。
有人說,他「肯定」是中央某前部長級官員的孫子;有人說,他「一定」是某曾非常著名的高科技投資公司負責人張某某的兒子,而這個迄今一直藏身海外的張某某仍在遙控指揮國內的金融投資業務;有人說,他「應該」與某國家領導人的親屬集團有著密切聯繫;還有人說,他是某著名藏密大師的大弟子。
如此多的神秘傳言,籠罩在這個看上去其貌不揚、不動聲色的30歲年輕人的頭上。
兩年多前的2002年8月,在新加坡的頂級豪華游輪「處女星號」上,千餘名從北京、上海、廣州、香港等地前來的嘉賓,共同見證了張海的首次亮相。這個「神奇小子」在收購了健力寶後,選擇了以一種「極盡奢華之能事」的方式出場(曾受邀參與該活動的本刊記者如是描述)。
自此後,張海開始頻頻出現在公眾視野裡:除了經營健力寶,他還投資足球,收購健力寶足球隊,甚至一度想收購多家足球俱樂部,組建足球界的「張海系」。
特別是在2004年10月的中超「足球革命」中,張海以揭竿而起的革命者姿態,和徐明等一起,公開向中國足協叫板,一時風頭無二。這樣一副無畏姿態、鬥爭精神,在「穩定壓倒一切」的現實政治格局下,不能不吸引了多數球迷、也包括眾多中國人的注意力。
他是誰?是從不為人知的角落裡、靠天賦、本領、狡黠和運氣殺將出來的一彪黑馬?還是有濃厚的政經勢力做背景的財團利益的前臺代言人?
他從哪裡來?他怎麼有這麼大的膽量?
他想幹什麼?他還能「神奇」多久?
現在當然遠不是為他「做傳記的時候」(張海自己語),當下的財經媒體格外關注的健力寶與他的財務糾紛,我們也無意涉入,作為一家以客觀記錄人的命運為己任的雜誌,我們關心的,其實只有一點:
在從1990年代初期到現在的十幾年間,在南北大地,在波詭雲奇的資本市場裡,在這個宏大的歷史舞台上,一個出身平凡(這一點已由我們的記者調查做了證明)、面目不清的中國人是如何閃轉騰挪的,他做過什麼?
從某種程度上說,張海好也罷,不好也罷,他的離奇發跡史,恰恰是我們這個混亂時代的一個縮影。
本刊特派記者此深入到他的家鄉河南開封、鄭州,採訪了大量與張海有關聯的當事人,試圖撩開籠罩在他身上的種種面紗,還原一個「神奇小子」的離奇人生。
調查張海
從「藏密大師」到「資本巨鱷」
■本刊記者 陳磊
發自河南、本?p> 入主健力寶期間,很多員工不叫他老總,而是喊他「老師」。他自己的說法是,從四五歲的時候,就開始跟著開封相國寺的方丈淨嚴法師學習佛法,「到十四五歲的時候,已經是相對專業的了」。
他又說,他的老師夏日東活佛曾經多次將他帶到西藏,在西藏他前後呆了二三年,那時,他只有13歲。而在他的家鄉和弟子當中,他6歲就開始到青海、西藏學藝的故事廣為流傳。傳言沒有源頭。
突然暴露在媒體的聚光燈下,張海的身世再次被人關注。
但對很多人來說,他仍是一個謎。公眾隱約瞭解的是,他通過收購成立了深圳凱地投資有限公司,開始構建被業界稱為「凱地系」的投資王國。此後,「凱地系」在股市頻頻出手……
對於當初是怎麼發家的,張海一直語焉不詳。他對外的說法是「18歲沒有上完大學就到香港發展了……」
資料顯示,張海早在1992年9月就曾經去過西安辦講學班。1992年10月在荊門舉辦全國性的提高班,1992年11月在武漢開過三個授課班……根據 1993年張海講課時的宣傳資料上的數字,他到1993年春已經給數十萬人講過課,按最低標準每人40元的初級班算的話,10萬人就是400萬……
是真是假?哪一個他是真實的?
據記者瞭解,這兩種身份在張海身上都真實地存在著。分水嶺也許是在1992年,此前的他是一個氣功愛好者,所謂的「藏密大師」,此後,他逐漸消隱了這一身份,成為資本市場的操盤手。
不像1990年代初「氣功熱」時期,他那些同樣喧囂一時的「氣功大師」同行一樣,張海居然巧妙地把他的人生命運完全改觀了。
18歲之前的他是怎樣的?本刊記者奔赴河南開封--他的故鄉作調查。
「特異功能」者
開封,12月,冰天雪地。
但是,熟悉他的人們對他關注的熱度絲毫不減。談論他參與的「中超革命」,談論他與健力寶的是是非非,以及談論他是否娶妻生子。此時,他已離開開封接近十年。
為什麼普通的人們這麼關心一個資本市場上的高手?僅僅因為家鄉人的緣故?
事實並非如此。因為在許多熟識張海早年經歷的人眼中:他擁有「特異功能」;他是「藏密大師」;更或許,隱隱約約的,張海就真的是活佛轉世呢?
「不是這樣的話,怎麼來解釋張海身上的那些特異功能呢?」張曾經的一位老師,至今依然對他擁有的「法力」懷有深深的敬意。
張海的母親叫朱樂平,原開封二十五中的語文老師,父親張智志,原開封市經委工作人員,此前也當過中學老師,張海是他們惟一的兒子,這原本是一個很普通的城市家庭,但是,這一切都因為張海的「特異功能」而變得神秘起來。
他的一個鄰居回憶,整個小學乃至初中階段,張海都沒有表現出與其他孩子的不同,一樣的上學,一樣的頑皮,一樣的天真。天一冷,鼻涕拖得老長,愛蹦、愛跳,喜歡吃香蕉。但是,在初中畢業前後(1988年),張海開始傳出有「特異功能」的消息。
「一天,張海興沖沖地拿了一本雜誌喊我說,姨,你看,上面說的『特異功能』我也有啊!」張的鄰居說,「後來就逐漸傳出更多的關於他『特異功能』的消息,什麼把大樹葉含在嘴裡變成小樹葉、意念撥表之類的東西。當時,正流行『特異功能』,各個地方都有所謂擁有『特異功能』的人,我也就沒放在心上。誰知道後來有關張海『特異功能』的傳說越來越厲害,連他父母也都開始說他有了。」
張海曾經的班主任--河南大學體育學院退休的董超老師向本刊證實:「當時張海在我班上的時候,根本就沒有聽說他會什麼特異功能,後來他轉走之後才慢慢聽別人說起。但我從來沒有見過!」
董超說,當時的河南大學體育系為了創收,登廣告面向全國招收一批具有武術基礎的學員,學歷不限,結果剛剛初中畢業的張海就報名入學了。當時,學員的年齡參差不齊,大到四十,小到張海這樣剛剛初中畢業的。不過,張海沒有武術基礎,而且斯文、靦腆,加之常常曠課。沒有過多久,不知何故,張海就被退學。
出身教師子弟,張海為什麼不按部就班地讀高中、上大學,而是初中畢業後就讀了一個自學考試性質的武術專修班呢?
對於這個問題,當時的班主任--開封十三中學的李九成老師語焉不詳。但在許多當地人的記憶中,張海學習成績不好是一個公認的事實。
從河南大學退學後,張的父母很著急,年紀輕輕,沒有學上,將來可怎麼辦啊?
不久,張的父母通過關係找到了當時河南大學另外一個武術專修班的班主任張宏梁,得以成功「轉學」。
加入到愛好氣功的張宏梁的班裡,張海似乎找到了方向。
張宏梁回憶,當時,由於自己愛好氣功,也特別注意學生是否有些「特異功能」,後來不知怎麼得知張海具有這方面的特長,於是到外地開會、講學什麼的都帶著他,讓張海結識了一批人。慢慢地,一傳十,十傳百,知道的人就越來越多。而當時,張海的父母也正為孩子的前途發愁,看到這個,也都很支持。
更為神奇的是,張宏梁向本刊證實,他親眼見過張海表演的「特異功能」:把一片大的冬青葉子含在嘴裡,過一會樹葉會自動變小,而且輪廓保持不變,甚是奇妙。他曾經親自帶著張海給來訪的外國友人表演過這個功夫,並出具說筆鋇惱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