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大跌眼鏡的史實---紅軍是這樣構成的

發表:2005-01-29 16:5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關於紅軍的基本構成,毛澤東一九二八年在《井岡山的鬥爭》一文中說:」紅軍的成分,一部是工人、農民,一部是遊民無業者。遊民成分太多,當然不好。但因天天在戰鬥,傷亡又大,遊民分子卻有戰鬥力,能找到遊民補充已屬不易」,然而他又說:」紅軍士兵大部分是由僱用軍隊來的」。

  王明在《武裝暴動》的序言指示:」在許多地方的土匪漸與農民運動相接近,漸漸直接的幫助農民的鬥爭,這種事實尤其使共產黨員不能不注意到他們對於土匪的關係的問題。我們應當鑽進土匪隊伍中去……可以組織他們作革命的爭鬥」;紅軍、蘇維埃政府還和全國的哥老會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蘇維埃政府曾發出通知要求參加哥老會的區鄉兩級黨員務必參加開山堂,宣稱」有蘇維埃,有紅軍,哥老會就有了靠山」,並鼓勵蘇區內的大爺、當家、管事的要積極到白區發展(周恩來《關於哥老會問題》),可見紅軍的構成從一開始就摻雜著土匪、山堂、幫會成分,帶入了吸大煙、充光棍等惡劣習氣。毛澤東在《井岡山的鬥爭》一文中承認:」紅軍每到一地,群眾冷冷清清。我們深深感覺寂寞,我們時刻盼望這種寂寞生活的終了」。他在《紅軍第四軍前委給中央的信》中還承認」湘贛邊界寧岡各縣的農民只願在本縣赤衛隊當兵,不願入紅軍,因此紅軍簡直尋不出幾個湘贛邊界的農民」。為了保證有充足的兵源,蘇維埃政府動用種種手段開展了一系列」擴紅」運動,使紅軍規模迅速擴張。

  擴大紅軍的方式一是鼓動。毛澤東在《查田運動的群?工作》一文中指出:」在每次分配東西群眾鬥爭熱忱最高漲時,要適時地提出擴大紅軍」。就是在這樣的場合興國縣大地鄉曾一次動員了十三個人當紅軍。對於經過屢次動員而無動於衷的農民則組織」兒童團,恥笑隊,宣傳三四次不去便恥笑他」(《長岡鄉調查》)。

  二是利誘。一九二八年湘贛邊區《土地法》中規定:」紅軍及赤衛隊的官兵,在政府及其他一切公共機關服務的人,均得分配土地,如農民所得之數,由蘇維埃政府僱人代替耕種」。僱人代種的標準是:農忙時每家幫二十五個工,平時平均每家幫十個工。紅屬幫助紅屬,每天需付一毛半,紅屬幫助群?,每天能得兩毛,群?幫助紅屬則不付錢。而遍佈蘇區各鄉的油鹽肉合作社、布匹合作社,只有紅屬才給賒帳。貨缺時,紅屬先賣,減價百分之五,社員後賣,不減價,非社員再後賣。其糧食調濟局,賣出時先賣紅屬,再賣給困難群?。賣給群?要扣除損耗。紅屬無錢可以借糧,秋後歸還,不取利息。無疑,這樣的優惠條件在極端貧窮落後的農村地區對廣大農民有著極大的誘惑力。

  三是徵兵。蘇維埃《憲法大綱》就規定了」實行徵兵制度」,蘇區的徵兵就是通過強行攤派兵額,指定各村限期完成。毛澤東《長岡鄉調查》關於擴大紅軍一節中就有生動記載:在」擴紅」會議上,」長岡村代表答應擴大五人,塘背村代表答應四人,新溪村代表答應三人,泗網村代表答應三人,共十五人,限十一月三十日做到」,這至少說明有一部分農民參加紅軍並非是出於自願。

  四是收編俘虜。通過宣傳鼓動、利誘和脅迫,一些農村甚至出現了男子都當兵吃糧的局面,如興國縣長岡鄉十六至四十五歲壯年七百三十三人,當紅軍做工作三百二十人。才溪鄉上才溪村十六至五十五歲男人五百五十五人,當紅軍四百一十九人。下才溪十六至五十五歲七百六十五人,當紅軍四百四十二人。未參加紅軍的在鄉男子也編入赤衛隊、兒童團,如長岡鄉在家二十四至四十五歲男子編赤衛軍一排,全鄉六十六人,除重病殘廢二十人外,全部編入。同齡女子編赤衛軍一連,全鄉二百四十六人,除病殘二十六人外,一律編入。十六至二十三歲青年編少隊一大隊,男女合編,全鄉一百零一人,除病殘十五人外,一律編入。通過上述四種方式,紅軍規模迅速膨脹,中央蘇區的紅軍兵員最多時曾達到八萬多人。

  這種迅速擴張起來的軍隊,素質低下,良莠不一,因而軍隊作風極為惡劣,下級士兵境況十分悲慘。主要表現為官兵等級森嚴,打罵士兵、虐待傷員,士兵逃跑不斷,甚至還有士兵不堪虐待而自殺現象發生。毛澤東在《廢止肉刑問題》一文中披露:」各部隊中凡打人最厲害的,士兵怨恨和逃跑的就越多。最顯著的例子,如三縱隊第八支隊部某官長愛打人,結果不僅傳令兵、伙夫差不多跑完子,軍需、上士及副官都跑了。九支隊第二十五大隊曾經有一時期來了一個最喜打人的大隊長,群?送給他的名字叫做鐵匠,結果士兵感覺沒有出路,充滿了怨恨空氣。特務支隊第三大隊打人的結果,跑了四個伙夫,一個特務長,兩個鬥爭好久的班長,其中一個名蕭文成,臨走留下一封信,申明他不是反革命,因受不起壓迫才逃跑。四縱隊初成立時,一、二、三縱隊調去的官長,一味地蠻打士兵,結果士兵紛紛逃跑。二縱隊逃兵比任何縱隊多,原因雖不止一個,然二縱隊下級官長的大多數打人的習慣最厲害,乃是最重要原因之一。二縱隊曾發現過三次自殺事件」(排長一士兵二),現在紅軍中一般士兵的呼聲是」官長不打士兵,打得要死」。毛澤東在另一篇《優待傷病兵問題》中披露:」官長替傷病兵送茶水、蓋被窩、隨時慰問等習慣,在紅軍中簡直沒有。官長對傷病兵,採一種不理問態度,甚至表示討嫌他們的態度」。」行軍時官長以至士兵對在沿途落伍的傷兵完全不表示一點同情,不但不為他們想法子,反而一味地怒?,或無情地驅逐他們」。」傷兵傷後,七八天還沒有衣服換,調養費病官有,病兵沒有」。」飲食惡劣」。」與當地群?關係不良,以致傷病兵看醫院如牢獄,不願留在後方」。」使士兵不滿意紅軍」。這樣的體罰虐待,使下級兵士不無法忍受,紛紛出逃。如長岡鄉一次逃兵七人,下才溪一次逃兵就有二十五人。迫使各鄉蘇維埃政府不得不成立以蘇維埃幹部、紅屬婦女和兒童團組成宣傳隊、突擊隊,在各鄉開展逃兵歸隊活動。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