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5-02-22 05:30:00作者:
中醫藥學認為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故而養生必須順應自然,不能違逆。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和春溫、夏熱、秋涼、冬寒,同是四季氣候變化的自然現象,既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外界條件,又是引起疾病的重要原因,所以春天調養情志必須順應七情、五志、六淫與氣侯變化的規律。
按五行歸屬,春為木,人體臟腑屬肝膽,七情中的怒與肝膽聯繫。春天是肝木旺盛的季節。《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有這樣的描述:春天季節三個月裡,是大自然萬物復甦生長的季節。天地間自然界生氣蓬勃,草木植物欣欣向榮。人們應當夜臥早起,在庭院裡和綠化地帶散步,舒緩形體,做各種拳腳體操活動等,以便使情志隨著春天生發之氣而舒暢。
要應和春天春陽生發之氣而萬萬不可違反折逆,這就是適應春天生養的方法。違背這個方法,那就會傷肝,到了夏天就容易得寒性的疾病。這是因為春天生養的基礎差,供給夏季生長的物質基礎就差,即抗病免疫能力差了。這是春天調養應該注意的。
「六淫」至病也與季節有密切關係。如春季多風病,易患傷風感冒。然而「六淫」邪氣侵襲人體,並非一定發病,還得視人體正氣如何。正氣充足,各臟腑的功能正常,陰陽協調,抗病力就強,因此更需要情志調養和諧。
七情五志沒有偏差,雖有「外邪侵犯」,疾病仍難以發生,這在中醫學即是「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的意思。反之如正氣不足,臟腑虛弱,抗病力差,外邪乘虛而入,導致陰陽失調,發生疾病,此謂「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總之,疾病的發生與否與人的正氣盛衰有關,調養好情志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