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紅獅[1]之歌--達爾文和人類進化論
1871年的一個夜晚,在蘇格蘭的愛丁堡,英國「紅獅協會」的成員會聚一堂,用幽默的歌曲和演說舉行了一個歡快的晚會。以機智的諷喻聞名的尼伍斯站在「眾獅」面前,唱起了自編的12節歌 --「達爾文的物種起源」:
「一個頭大手巧的古猿,
一旦獲得了語言
就像造物主一樣,
無可否認地握住了
主宰世界的大權!」
「眾獅」們搖頭擺尾,用輕聲的「獅吼」向他賀彩--這是協會特殊的禮儀。
1859年達爾文出版了《物種起源》。12年後,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誰不相信人是動物的後裔,就太可笑了。但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只是對人類起源的問題蜻蜓點水地說:「將來會搞清人類起源的歷程。」可見達爾文還是比較謹慎的,他沒有把人類作為物種進化的例證。
第一節 達爾文如是說
直到1871年,達爾文才在《人類家譜》(Decent of Man)一書中詳細表述了人類進化的觀點。他這樣解釋這12年的延遲:「多年來我一直在收集人類起源和親緣的證據,不是不想發表見解,而是一種偏見讓我很矛盾,所以沉默至今。《物種起源》第一版中說過:『將來會搞清人類起源的歷程』。這意味著無論人有多特別,也出不了生物進化的普遍結論。」
《人類家譜》一書中,達爾文明確否定了人類這個物種的特殊地位,他說:「人可能是從古代一種披毛長尾巴的四足樹棲動物進化來的。」這是一個大膽的設想,但缺少證據-古猿和人之間的過渡物種的化石。
當時除了出自德國和直布羅陀的尼安德特人(簡稱尼人)--年代確定很粗陋的化石之外,只有少量的現代人類型的化石。那些被達爾文主義激發而叛逆傳統的人們,在這個局面下又激動了--化石能證明達爾文主義嗎?
今天,現代古人類學家毫無例外地認為:「他們已經實現了達爾文的遺願,在非洲、亞洲等地找到了人類祖先的化石。」
事實真是這樣嗎?
第二節 靈長類的出現
本書中,我們不去討論地質年代表本身,只是拿來一用(表1-1),作為研究的一個固定參照,這樣比較方便。不過我們認為,我們的發現可能使得地質年代的劃分問題--需要謹慎、重審了。
目前認為,最早的像猿的動物出現於漸新世,約3800萬年前;最早的作為人類祖先的古猿,包括森林古猿,出現於中新世,約500∼2500萬年前。到了上新世,距今400萬年前,最早的直立行走的類人猿--南方古猿(簡稱南猿)出現了。科學家們說:南猿已經像人了,4∼5英尺(1.2∼1.5米)高,腦容量在300∼600毫升。脖子以下像人,頭介於人、猿之間。
以前認為:南猿的一支,在200萬年前的更新世早期,進化為能人--外形象南猿,腦量增大,在600∼750毫升。
還推測能人在150萬年前進化為直立猿人(包括爪哇猿人和北京猿人),5∼6英尺(1.5∼1.8米)高,腦量在700∼1300毫升,多數古人類學家認為直立人和南猿、能人一樣,頸部以下像人,只是前額低,眉脊高,嘴突出,牙較大,下頜沒有頦。它們生活在非洲、亞洲,延續到20萬年前 。
表1-1 地質年代表[2]
古人類學家設定的進化順序是:直立人→早期智人→現代智人。在30∼40萬年前,早期智人(或稱古人--現代人的早期階段)出現了,但仍有直立人的特點,以英格蘭的天鵝谷(Swanscombe)、德國的斯德海姆(Steinheim)、法國的豐謝瓦德(Fontechevade)和阿拉哥(Arago)發現的顱骨為代表,稱為「前尼人」。他們進化為尼人和新人。
20世紀初,一些科學家曾提出:最後一次冰期的西歐尼人,是新人的直接祖先。比現人頭大,吻突出,眉脊突起,腦門後塌。這些化石發現於3∼15萬年前的更新世沉積層,而智人化石比他們還早15萬年!這樣,尼人就從人類直系血系中被除名了。
3萬年前在歐洲出現了克羅馬農(Cro-Magnon)人,是典型的新人。過去學者們認為新人誕生於4萬年前,而今更多的權威人士從南非等地的考古發現上判斷,他們最遲是在10萬年前出現的。
現代人腦量在1000∼2000,平均1350毫升。研究一下現代人類,就會發現:腦量和智力沒什麼因果關係,有的高智商者腦量只有1000毫升,也有腦量2000毫升的白痴。
現代人類起源的疑問太多,何時?何地?又如何?-- 至今仍沒有確切的答案。但大多數學者同意:只有現代人進入了新大陸(the New World)[3],從南猿開始的早期進化都是舊大陸的事,人類進入新大陸,始於1.2萬年前,也有一些學者認為是2.5萬年。
今天仍有太多進化論的斷層,中新世的森林古猿和上新世的南猿之間,就有400∼800萬年的大斷面,完全沒有過渡化石。也許將來有一天,會找到化石填入這個斷層--但是,為什麼用這類假設來支持進化呢?
如果發現了早於森林古猿的新人化石呢?再說,即使發現了100萬年前的新人遺蹟,也是在森林古猿絕跡400萬年以後。如此巨大的鴻溝,足以廢棄現在的人類起源框架了。
事實上,這樣的證據--為現在進化論所不容的事實--已經發現了很多,只是被壓制、掩蓋了。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出版後的十年中,這類報導很多,只是在此之前,除了尼人化石,都未受重視。達爾文主義確立的最初幾年,還沒有什麼主流的人類進化模型可以維護,許多專家的論文水平較低,最高也就在現在《國家探索者》的水平。
但是,杜布瓦(Dubois)的「爪哇猿人」[4],把大量反常的化石和遠古人類遺蹟埋沒了。爪哇人化石出自於80萬年前的更新世中期地層,被認作森林古猿和人之間第一個過渡類型。它的發現是進化論的里程碑。從此進化論者再不希望發現早於它的人類遺蹟了。如果發現了,他們會說:「不可能。」並想辦法把它搞成錯誤,或乾脆扣上騙子的帽子。但在爪哇人發現以前,科學家們的確發現了許多更早期的人類化石和大量遺蹟--石器和切刻的獸骨。
第三節 評判的標準
在展開本書的研究之前,很有必要確立判斷證據的科學標準。「自然真實」是科學證據的根本,而研究方法和適用的範圍也很重要,違背了這些推理,就會陷入幻想的漩渦。應該指出,古人類學證據有特定的侷限性。
首先,證據太少,又無法重複。一些學者找到了重要的化石而得到了殊榮,大多數人耕耘一生也沒有值得一提的發現。
其次,一旦確立了一個發現,證據的關鍵部分→如出土位置→就被破壞了,這些關鍵信息只有靠發現者提供。有人可能會說:「化學或其它方法不也能指示原始位置嗎?這只在某些特例中成立。在判斷這些證據時,我們必須藉助於相關的地層信息。」
一些重大的化石發現無源可查。幾年後,原遺址區不可避免地被--侵蝕作用以及繼續挖掘、商業開發--弄得面目皆非。除了從記載中推斷,再無直接證據可言了。許多重要的發現,即使是最近的,也缺乏關鍵的細節。
因此,想確證一個古人類學證據,即使親臨現場,也很難得到原始證據。當然,時間不夠、資金不足,我們也只能分析一小部分文獻。
第三,古人類學證據沒那麼簡單。一個論斷的背後--比如--某化石出自更新世早期--涉及地質斷層、塌陷機率,滑坡與否、二次沉積等許多問題的討論分析。還常有這樣的情況:當你垂詢該址的另一位研究者,他(她)會提供一些重要細節,對此第一見證人卻沒有描述。
不同的現場觀察者,有時互相矛盾。他們的感覺和記憶也有侷限性,難免漏掉一些重要的東西。別人會看到嗎?--不可能,因為一出土,原位證據就被破壞掉了。
騙子可能鑽這個空子。「皮爾當人」[5]就是一例。揭穿這類騙局需要有福爾摩斯的頭腦,加上現代全套實驗設備。不幸的是,總有一種強烈的動機,有意無意地締造這樣的欺瞞--因為榮譽的誘惑太大了,誰都想當人類祖先的發現者。
欺瞞可以這樣體面地實現--簡單地略去不合意的證據。本書中我們將不斷看到這種戰術。比如發現古老地層中的人工製品,卻不予報導--因為他們不相信那些工藝品會有那麼古老。看到了反常的證據,人們很自然地想到「我搞錯了沒有?」用忽略一些重要事實來欺瞞,也是人性侷限性的一面,糟糕的是,它將誤導經驗和理念。
撤回一些古人類學報導,可沒有撤回樣品那麼簡單。同樣,現代確定化石年代的化學和同位素分析,也沒有表面那麼容易。比如碳14測定年代,看起來好像是那麼回事,但樣品的污染程度卻決定著結果的可靠性。一些原始數據,可能被複雜的討論分析「吃掉」了。給出的是第二組理想數據--而文獻中卻極少披露這個過程。本書也揭示了這樣一些很不科學的實例。
儘管博物館的化石和石器也能提供一些線索,但重要的信息還是在文獻報導之中。所以我們的研究結論也主要是建立在原始文獻的研究之上的。
文獻中的研究未必盡善盡美,最簡單的古人類學事實背後,可能涉及複雜的難解的因素,因此,想要得出確切的結論是很難的,那我們能做什麼呢?我們提議:可以去對比不同研究報導的質量,分析不同角度的研究論文,提供全面認識問題的可能。一篇論文是否討了各種可能性,是反映其研究深度的重要標誌。由於很多報導需要建立在觀察者誠信的基礎上,因此,我們也查到了相關人員的信譽評價。
如果兩份論文的學術水平和誠信度相同,就應該一視同仁。可是為了壓制異已,學術界常常接受已方,對另一方置之不理,以致後來人無法知道真相了。
上述評判標準貫穿全書。本書的第一部--隱匿的反常事實,介紹的證據包括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人類化石和遺蹟;第二部是作為現代人類進化證據的化石和石器,從19世紀末直到20世紀80年代。因為兩組發現有的相互關聯,一些反常的證據在第二部中也做了分析。
我們的觀點是:為了維護現在的人類進化論,接受一類文獻而把另一類科研工作打入冷宮--是不妥的。如果拒絕第一類報導--反常的證據,也用這個標準來對待第二類證據,進化論就成了無本之木,如果接受了第二報導,我們也必須承認第一類反常的事實--在遙遠的中新世甚至5500萬年前的始新世,甚至更早地球上就存在能製造工具的智慧生命了。接受其中的人類化石證據,就不得不承認,那是具有現代人體型特徵的遠古人類的傑作!
這些事實證據不僅在埋葬現代進化論,對新生代整個哺乳動物進化模型也是巨大的挑戰。
註:
[1] 紅色和獅子都是英國的象徵,這裡喻指達爾文是英國的驕傲。
[2]原表較為簡略,為方便讀者,譯者這裡做了較為詳細的年代表。
[3]指美洲大陸。進化論的一個經典結論是:美洲大陸沒有進化出靈長類,更沒有進化出人類。現在人類是從北美洲和亞洲之間的白令海峽的「陸橋」進入北美洲,而後擴散到南美洲的。陸橋是一個假設,是指現在已經沉入海中的曾經連接大陸的狹長陸地, 或者白令海峽的淺灘在冰期被結冰後,將亞洲、北美洲連接起來的巨大冰面。
[4]爪哇猿人化石本是有爭議的,它只有頭蓋骨和一根大腿骨化石,而且出土地點相距45英尺,出土時間相差1年,杜布瓦年輕時認為它們是一個個體,晚年又放棄了這個猜想。但現在學術界把它認定為進化論的經典證據,並且不提原來的爭議和挖掘原始記錄的差異問題。詳見第8章。
[5]皮爾當人的化石是把人的顱骨和猿的下頜骨拼在一起,偽造的猿人化石。一時名聲雀起,贏得美譽40多年,充當著進化論的經典證據。但終於敗露。詳見第9章。
(人宇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