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在其對大陸五十多年的統治中,為了達到其極權政治,必然在思想上實行「愚民」政策。除了新聞封鎖外,最大的陰謀莫過於篡改歷史,尤其是對於中共自己的不光彩歷史,更是極盡掩蓋、美化之能事。
(1)共產黨的歷史教科書一貫是說共產黨積極抗日、國民黨不抗日。近年大量史實的披露,尤其是2004年底「九評」的問世使得越來越多的世人明白了真像,都知道了原來共產黨才是真正的「假抗日」;抗戰勝利後,下山「摘桃子」的恰恰就是這個一貫標榜自己為抗日「中流砥柱」的中共。 2005年,中共大陸為顯示其抗戰英雄的角色,大肆舉行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週年的活動。人們驚喜的發現,中共喉舌「新聞聯播」上的「永遠的豐碑」里加進了不少國民黨抗日將領和美國「飛虎隊」的內容。這無疑是中共迫於輿論壓力而採取的一個親和舉措。
(2)西安事變。中共的歷史教科書上說,張學良和楊虎城是「愛國將軍」,蔣介石不抵抗,所以張楊二人發動兵諫,逼蔣抗日,好像張學良是很親共的。果真如此嗎?西安事變中,中共極盡狡詐欺騙之能事,成為最大贏家。按理中共是應感謝張的。可是,進入80年代以後,張居住在美國,中共的領導人也多次訪美,他們有沒有去看看這位「老朋友」呢?張學良去世前撰有回憶文章,長達100多頁,死後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發表。看後便知,張根本就不喜歡中共,只是當時他覺的中共是一股可以利用的力量,等打完日本再消滅之;張很感激蔣介石的不殺之恩,認為蔣本可以作中國的皇帝等等。可以看出,張對當年自己不更世事而發動的事變是很愧疚的。
(3)1945年抗戰勝利後,毛澤東在重慶談判前夕發表了剽竊來的《沁園春•雪》。但他又非常怕死,重慶談判--這是寫一手工整楷書的蔣介石和寫一手草書的毛澤東唯一的一次會面--還沒正式開始毛就匆匆返回延安老巢,回去後即大病一場,差點沒死過去。重慶談判,中共提出了要求國民黨政府承認中共軍隊的合法性,這分明是無理取鬧--一個國家怎能允許存在兩套軍隊系統呢?這充分暴露了中共趁抗戰之機壯大後,根本無和談誠意,執意挑起內戰。可是中共的歷史教科書上卻說是蔣介石挑起了內戰。那時共軍其實為「共匪」,政府軍剿滅土匪是分內之事。等到內戰後期,中共取得了軍事優勢,中共隨即又提出了要法辦「頭號戰犯蔣介石」的「和談」要求。這分明就是強盜邏輯!
(4)紅軍的所謂「長征」其實就是毛在井岡山佔山為王、遭到圍剿失敗後的一次大逃跑,或曰「跨省流竄作案」。後來的所謂「北上抗日」更是一派胡言。共匪在逃跑途中還干了很多壞事,如破壞貴州茅台鎮的釀酒池。此時的共匪已成喪家之犬,幸在逃跑途中撿到一張舊報紙,看到原來陝北這塊窮地方還有一個叫劉志丹的人佔了一塊地,喜出望外,投奔而去。之後不久劉就不明不白的死了。猶如毛到井岡山後,山上原來的山大王王佐、袁文才也很快死掉一樣。
(5)韓戰(朝鮮戰爭)問題。事實上,朝鮮這個小國歷史上長期作為中國的一個附屬國而向中國朝貢。那麼,上世紀50年代初當美國打過來時,中國出兵朝鮮,朝鮮方面一直心存防備,擔心中方藉機霸佔。雖然中方人員損失極其慘重,活生生是用大量中國無辜士兵的軀體去擋美國的炮彈。但事後,朝鮮方面在宣傳上卻完全強調那次戰爭是本國人民的功勞,而弱化中國的作用。
中國出兵朝鮮之前,周恩來等幾人一直在前蘇聯向風燭殘年的斯大林「請示」。中方最後決定出兵,並向斯大林求援,蘇方同意給與中國軍事支援(如租用蘇軍坦克等)。幾年後中蘇交惡,斯大林的繼任者赫魯曉夫要求中共償還那筆數額不菲的租金,這是50年代末中國大飢荒的一個外部原因。
但更為重要的一點是,朝鮮戰場上,毛的太子、未來的接班人毛岸英被炸死了。拋去一切不說,這件事可以說是朝鮮戰爭的最大歷史意義之一。因為假如毛岸英不死,那中國極有可能出現現在北韓的世襲局面。那中國會更加封閉、落後。中共在朝鮮「賠了太子又折兵、又賠錢」,真是得不償失啊!
(6)高層內部鬥爭隱蔽、殘酷。朝鮮戰場毛岸英的死無疑使得毛澤東對彭德懷記恨在心。再加上彭德懷曾與毛澤東有過一次面對面的對罵,原因是彭看不慣毛的獨斷專行。這件事在彭挨整時給毛寫的「萬言書」中可以看到,當時周恩來和周曉舟都在場,彭和毛都講了髒話。本來這些中共的官員素質就很低。1959年,毛終於在廬山會議對彭發難。另有一件事,50年代中期,彭德懷曾給中央寫過一封信,檢舉當時主持南京軍事學院的劉伯承在教學中不以毛澤東思想作指導,而導致後來劉伯承被整。中共官員之間的勾心鬥角由此可見一斑。
毛在「文革」前就很妒忌劉少奇。劉比毛更懂經濟,理論水平好,民望甚高。那時民間盛傳一句話「毛主席三天不學習,趕不上劉少奇」。一次主席選舉,毛澤東就是因為給自己投了一票而超過了劉少奇。但鮮為人知的是,劉少奇在推動毛澤東的個人獨斷方面竟是功勞最大的一個。劉在中央某次會議上提議在作黨的重大決議時最後的決定權必須交由毛來裁決。這就為毛的獨斷專行確立了制度保障。若干年後,毛恰恰是利用了這一特權致他的老鄉劉少奇於死地。看來積極推動個人崇拜的人最終是得不到好下場的。
中共官員之間尚且如此,同屬共產主義陣營的國家之間也是經常因利益而出現「狗咬狗」的事情。如前面提到的中、朝、蘇之間的利益之爭。又如,中共在越戰期間花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支持北越,等越南壯大後,仰仗前蘇聯又與中共交惡。1979年中共士兵攻打越南時才發現人家的防禦工事就是當年中國送去的大米。中共在國際上竟干費力不討好的事!
(7)文學藝術和輿論宣傳大肆樹立「革命英雄」形象、為共產主義抹粉。雷鋒,這個被中共樹立的助人為樂的好士兵形象,近年來不斷有異樣的聲音出現。比如說他當時就有一般人沒有的高檔衣服、手錶,也不知他的「非法收入」是從哪裡來的。
關於真實「董存瑞」的故事更是傳遍了大江南北。據說是從一位當年董的戰友、後來當了將軍的人口裡講出來的,可信度很高。說董(河北)與一個河南籍的班長奉命去炸碉堡。班長謊稱去找支撐炸藥包的木棍而逃跑,到總攻時間,董才知上當,但又不敢回去怕軍法處置,只好高呼:「排長,千萬別相信河南人!」而用「人肉炸彈」炸碉堡。
邱少雲,這個在朝鮮戰場上被火活活燒死而不動一下的守紀律的典型,真實情況怎樣呢?有人後來仔細分析了一下,一是認為一個常人不可能有這麼大的忍耐力,另一個就是當時邱所在的分隊趴在草叢中時間太長了,邱早都渾身麻木了。大火燒身時想動也動不了,這可能才是真實情況。
而像霍英東、榮毅仁這樣的所謂「紅色資本家」,被中共宣傳為「愛國、愛黨」的典型,還予以要職重任,他們的子孫都藉機發達。其實,他們無非是當年與中共「合作愉快」,或者賣友求榮,或者給共產黨走私軍火和藥品。
文學藝術方面,如號稱影響了一代中國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大陸某知名學者在1999年的「俄羅斯文學季刊」上發表文章「《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一本壞書」。文章稱,《鋼》一書完全泯滅了一個正常人的正常的生活、戀愛、工作等方面的事情,把人引向極端和變態。但中蘇的「革命派」向來都十分推崇這本書,其實質是想把共產國家的青年一代都引向盲目的共產革命中,都作共產惡黨的忠實奴僕。中國有名的「革命」小說《青春之歌》的作者楊沫,其自身就是一個切除了子宮和卵巢的變態女人,她的兒子在回憶文章中稱她(楊沫)認為母愛是資產階級思想,是要徹底鏟除的。就是這樣的共產邪惡主義造就出的變異女人才能寫出像《青春之歌》這樣的變異小說。
郭沫若,當年的風流才子,也許那時真是寫過幾部像樣的作品。但自從與毛澤東混在一起後,迅速墮落為拍馬文人。儘管中共如何吹捧他,終成為歷史的笑料。另一個是魯迅,中共是很推崇他的,曾冠以多種這個家、那個家,因為魯迅在國民黨統治期間,罵過國民黨,正符合中共的利益。其實魯迅本人是不能算親共的,再說他也很怕死。但無論如何,魯迅的《狂人日記》中說什麼「五千年歷史都是吃人的歷史」,這是全盤否定中國傳統文化,就肯定是大錯特錯的。
(8)「紅色娘子軍」今何在?曾被中共文藝界鼓噪一時的「紅色娘子軍」其實就是幾十上百的海南農村姑娘,當時大部分才十幾歲,被共產分子組織起來成立了一個所謂的女子連,被當地人稱為「共產婆」。由於組成人員特殊,也算小有名氣,有一次她們還偶然抓到了幾個當地武裝人員。但很快也就解散了。就這樣的幾十個農村婦女被共產惡黨拿來裝點門面,宣揚成什麼「紅色娘子軍」。前兩年有記者追蹤採訪幾個仍然在世的當年女子連成員。我當時看完那篇報導後,最深的印象就是那些女人命都很「硬」、「剋夫」,有人前後結了很多次婚,嫁一個男人死一個男人;有人根本嫁不出去。和大多數共產黨的所謂「革命老區」的人民一樣,她們大多數過著貧苦生活。真不知是不是當年「助紂為虐」而得的報應。
(9)蘇共也是篡改歷史的高手。比如斯大林根本不是列寧的指定接班人。列寧晚年與斯大林越來越疏遠,但斯大林威逼利誘列寧的妹妹和另外一個人,這個人是除列寧的妹妹之外唯一一個列寧臨死時守在其床邊的人。他們(一說是自願的)都做偽證說列寧臨死時將大權交給斯大林。後來國內大清洗時,斯大林首先就把那個做偽證的人槍斃了。
斯大林當初與希特勒德國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斯大林為共產蘇聯私利考慮,偏信希特勒。沒想到希特勒突然大舉進攻蘇聯,斯大林完全失去理智般的「閉門思過」而不採取有效應對措施,全然不顧前線官兵的死活,導致蘇德戰爭前兩個星期蘇聯白白損失數十萬兵力。這是斯大林軍事指揮的重大失誤。但後來的評論家為了樹立斯大林的「光輝形象」,一概都不提此事(可參看大陸知名作家葉永烈的《行走俄羅斯》)。
在共產邪惡主義一百多年的歷程中,它們就是這樣篡改著歷史,上述的還只是其冰山之一角。它們在教科書中吹捧共產主義如何如何好,可是世界上幾個國家由於共產惡勢力的出現而分成兩個部分,一個姓「資」、一個姓「社」,如原西德和東德,南韓和北韓,原南越和北越,臺灣和中國大陸等。兩個部分對比鮮明,突顯社會主義的弊端和邪惡。歷史的謊言掩蓋不住現實的差距。願可貴的中國人都能充分認清共產主義的邪惡,盡早擺脫其桎梏,重新回到正常人的軌道上來!
看中國首發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