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的一大早,當記者打開自己郵箱的時候,突然收到了來自郝柏林院士的一封信。信裡沒有內容,只有附件。這是一篇文章,來自美國《科學》雜誌2006年6月9日一期中的新聞聚焦,題目是《學術腐敗醜聞動搖中國科學》,文章的壓題照片上,是炫目的上海外灘夜景,圖片說明上說,「黃金般的,上海的地平線反映了鼓舞中國在科技領域增加投資的日益增長的雄心。」但是文章的副標題上寫著,學術腐敗的日益增多將迫使中國的科技界領袖或者選擇清理門戶,或者眼看他們這樣混亂下去。
時光倒流到十年前,該雜誌的評論可能會被認為是「別有用心」,然而今日,這樣的評論已不會引起中國人太過激動的反應了。
2006年5月24日,中國科協主席周光召在中國科協「七大」作工作報告時透露,為了在我國科技工作者群體中形成良好學風和職業道德,中國科協通過調研起草了《科學家行為準則》草案。他在報告中還呼籲制訂有關科學道德公約和規範,推動建立和完善科技人員誠信檔案。
可能是一種默契,教育部於5月25日宣布,成立學風建設委員會,該委員會將擬訂高等學校加強學風建設、懲處學術不端行為的基本準則與實施細則,並針對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失範、學術不端行為,提出研究諮詢意見和建議,供有關單位參考。
「一段時間以來,我國科研工作中出現了一種浮躁風氣:一些人把科研活動當作工具,追名逐利;一些人為了一己之私,弄虛作假;少數人抄襲別人通過辛勤勞動取得的成果和論文,被揭發後態度非常囂張,而揭發者、被抄襲者還會受到攻擊。」參與《科學家行為準則》草案起草工作的中科院金屬所李依依院士說。
■學術腐敗的社會土壤
近十幾年來,當國人進一步看到科學技術的巨大差距和巨大價值後,科技和學術領域堆積了前所未有的金錢和優惠政策;但《科學》雜誌在其文章中說,在這場科學躍進的風潮中,前所未有地大量出現科研人員被指責造假。出於換取名聲或職位的目的,他們造假的方式從偽造簡歷直到偽造數據,「太多的誘惑讓某些科研人員模糊了從事科學研究的動機。」中科院院長路甬祥說。
神聖的殿堂裡出現的陰影,在許多學者看來只是背後更大問題的一個投影,如果沒有體制上的改革,這樣的問題就會層出不窮。同濟大學海洋地質系教授汪品先院士對記者說,最近暴露出來的幾件學術腐敗大案,只是冰山的一角,實際上問題遠不止這些,而且科技界暴露的問題也不是孤立的,它和整個社會的浮躁風氣有關,商業上假貨橫行,運動員有打假球、吃興奮劑,文藝界有假唱,學術界有造假有欺詐就不足為怪了。
■造假大案駭人聽聞
2006年5月12日,沒有抄襲,乾脆以一塊磨光的別人研造的晶元騙取國家上億元經費的「漢芯造假案」告破,上海交大在這一天向公眾通報調查結論與處理意見,決定撤銷陳進的教授職務、任職資格,解除其教授聘用合同,科技部、教育部、國家發改委也都相繼決定終止陳進所負責的科研項目和所享受的特殊待遇,並追繳相關經費。
2006年3月10日,清華大學宣布,原清華大學醫學院院長助理劉輝在個人網頁中所提供的個人履歷、學術成果材料存在嚴重不實,把同姓、名字拼音縮寫相同的人的論文作為自己的成績,涉嫌學術造假,被撤銷教授職務。
可以設想,如果沒有舉報人長期堅持不懈的上訪舉報,沒有新聞媒體的長期關注,陳進現在還會享受著國家的特殊津貼,拿著國家的大把經費,並撰寫更多的課題報告,騙取更多的經費。
2006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常委、國務院參事任玉嶺向政協委員們公布了他們的一個調查,在接受調查的180位博士學位獲得者當中,60%的人承認他們曾經花錢在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相近比例的人承認曾抄襲過其他學者的成果。他表示,若學術腐敗瀰漫,成為一種普遍現象,會損害人們對學術界的信任。
接受記者採訪的一些專家說,在論文、著作中抄襲別人的成果是很不明智的,也是很容易被人發現的;但在論文中夾雜假數據,假結果是非常容易的。「對一個問題有思路但是做不出來是常有的事,為了出論文,編一個假結果出來,不需要什麼儀器和經費,而且很難被人發現。」
北大前副校長王義遒說,如果不能在短時間內拿出成果,經費要被取消。這促使一些科學家在沒有成果的時候編造成果,湊論文數量。不少粗製濫造、拼湊甚至編造的論文因此得以發表,讓來自中國的論文只見數量不見質量。根據中科院的統計,2004年中國發表的論文總數是世界第九位,但是平均每篇論文被引用的次數僅排在世界第124位。
2006年5月4日,120名在美國和中國工作的生命科學教授和其他科技工作者,聯名致信科技部、教育部、自然科學基金會和中科院等機構,表達他們對中國科學研究誠信問題的關切,並呼籲有關部門能採取行動妥善處理。這封信的聯繫人,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教授傅新元說:「中國現在缺乏對學術不端指控的適當處理機制。這會導致造假者未能得到適情處罰,或無辜的被指控者得不到合法保護,正常的研究招致困擾。這種情形不僅毀壞有關被指控的科技工作者的聲譽,也會影響正常的科學研究和國際科學界對中國科技工作者的信任。」
■力避「劣幣驅逐良幣」
真正的研究,需要艱辛的努力。但是造假的研究,只需要一小步,就可能得到榮譽的光環,這個無本的暴利讓一些人和陳進、黃禹錫一樣鋌而走險。學術造假,可以讓造假者獲得不應屬於自己的學位、職位、項目,讓正直的科學家沒有用武之地,導致「劣幣驅逐良幣」效應。
中山醫科大學實驗動物研究所主任陳系古對記者說,學術欺詐的問題,現在在國際上有普遍性,在中國更不會例外。他說,有的人直接拿他學生的畢業論文寫文章去發表,有的人在別人的文章里加上自己的名字或課題,有的人直接拿他的課題本改了名字用。這不是騙,而是搶!
陳教授說,論文造假在國外被稱為一種學術不端行為,在中國也不算是完全意義上的學術腐敗。他認為,學術腐敗更表現在權力被濫用在學術領域,諸如買賣文憑、買賣版面、強佔別人的研究成果和經費、利用學術和行政地位壟斷科研資源、幫助掩蓋學術不端行為,在項目、成果申報過程中弄虛作假,這些才是更大的腐敗。對權力缺乏監督機制,評價機制依賴片面的標準,是學術腐敗產生的土壤。
中山大學生態與進化研究所所長、廣東省特聘教授彭少麟認為,缺失一個很好的評價體系是導致學術生態惡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他舉例說,前一階段,強調發SCI論文(美國科學信息研究生1964年創刊的引文索引類刊物),所以大家都拚命去發SCI論文。但是具體情況要具體分析,比如說搞原子彈,人家早已經搞出來了,就是對你封鎖,你搞原子彈肯定沒法發論文,但是貢獻是不能用論文來衡量的。再比如說在生態種群學的研究上,英國已經做得很好,在中國就算有什麼發現也沒法發表SCI論文,但是這對中國來說,又是很重要的成果。
他透露說,袁隆平在評國家科技最高獎的時候,就曾受到爭議,因為他沒發什麼SCI論文。「當時我覺得很可笑,袁隆平利用海南的野生稻和湖南的雜交稻培育出的雜交水稻,解決了多少人的吃飯問題,但是他的學術成就還要靠論文來衡量。」
■高校需要反省
彭少麟教授介紹,和國際上一般大學對教授的考評不同,中國的教授是要簽合同、考核的,比如每年至少要有多少個課題,發多少SCI論文,然而,對於那些從助教到講師,再到副教授、教授一級級升上來的教授來說,對那些專心研究基礎問題的人來說,催其馬上拿課題、出成果是不現實的。顯然,三五年出一篇貨真價實的文章,要比一年出好幾篇抄抄寫寫的文章的人要強多了。
「很多學校在學術上相互攀比,比誰SCI論文的數量多,很多學校博士畢業一定要發表一篇SCI論文,而且影響因子要1.0以上,但是一個博士只學3年時間,他雖然學了很多東西,但是不一定能有什麼成果。如果不發論文就不能畢業,只能想方設法發一篇論文。以前造假的論文在國內發還沒關係,家醜沒有外揚。現在要比SCI,所以把造假的論文也拿到國外發,發多了肯定被人家抓住,時間長了,國外就不相信我們了。」陳系古教授說。
陳教授說,中國要在世界上立足,一定要拿出實實在在的東西給世界看,如果不遵循科學規律,即使一時看到一些「成果」,也是遲早要暴露的。他認為,更大的不遵循學術規律的現象,是高校盲目擴大、在硬性指標上爭奪國際與國內排名、壟斷更多的資源為己所用,是出於政績的考慮對學術領域提供的誘惑和施加的壓力,給學術腐敗推波助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