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中國工商銀行網上銀行業務的受害者已經組成維權聯盟,並將聯名起訴工商銀行總行。(Getty Images)
據中國中央電視臺2006年8月報導,一些中國工商銀行網上銀行業務的受害者已經組成維權聯盟(www.ak.cn),並將聯名起訴工商銀行總行。
在聯盟網站上,300多人用真實姓名簽名並留下地點和失竊金額,總金額超過210萬元人民幣。其中損失最多的達38900元。但是這個數字並不是所涉及的全部,因為很多受害者還不知道這個網站。
中國工商銀行對此做出回應,發表聲明稱,資金被盜主要是由於客戶賬號、密碼等個人重要信息保管不善導致的資金損失。從工行角度看,責任在客戶。目前工行已經對改變了網上交易規則,單日累計網上交易限額為300元人民幣(約37美元)。這個金額限制基本上使網上交易失去了意義。為了安全,工行客戶不得不損失足不出戶管理帳上資金的方便。
2006年9月17日,中國新華網報導了該網記者調查工行網銀被盜方式的調查。調查結果令人觸目驚心。
在舉報者的指點下,記者在百度(中國最大的搜索引擎)網吧裡鍵入「銀行卡」三個字,出現許多販賣辦理銀行卡、盜賣網銀的技術、販賣製造銀行卡設備的信息。記者申請加入幾個OICQ聊天室,只有一個名為「銀行卡交友群」的聊天組接受了記者的申請。在10天的交友過程中,記者瞭解到的有關銀行卡的犯罪交易情況,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
肆無忌憚的推銷盜竊技術
該OICQ聊天群的公告裡赫然公布著「出售可以使用的銀行卡借記卡,帶存摺、原始密碼可到ATM機修改,為買家保密。可以用來洗錢,280元一張,歡迎諮詢」的消息,發布人非常熱情的歡迎記者的加入,並向記者推薦複製信用卡方面的「專家」,「專家」信譽很好,已經有一定規模,並在北京開了公司。
發布人還向記者介紹,複製信用卡一旦被公安抓住,要判無期徒刑。儘管如此,他對記者提供的銀行卡的信息很感興趣,要求記者去盜取銀行卡主人的簽名。成功後,記者--提供帳號、密碼等原始資料的一方獲得贓款的三成,提供技術、轉賬等服務的一方獲得七成。這是「行規」。
聊天室裡偶然的冒出了另類的聲音:一名望名空白的網友提問「你不知道這麼做是犯罪的嗎?」,立即遭到圍攻,幾個一直沒有發言的網友忽然出來破口大罵「有沒有要你犯法,你管得著嗎?」然後該人立即被清除出群組。 然後,發布人繼續推銷他的「業務」,並不斷聲稱自己做的是「長線生意」,信譽絕對可以保證。
農業銀行的卡最危險
之後,群組內趕到跟記者熟悉起來,就有人找到記者要他提供中國農業銀行的賬號,卡內餘額要超過10萬元人民幣(約12000多美元)。記者需要提供戶主的身份證、姓名、地址以及ATM密碼。該人介紹「經過我們測試發現,目前農業銀行卡的複製成功率最高」。如果有銀行卡,沒有身份證也沒有關係,只要提供詳細的地址和姓名,該人可以找人查出來身份證資料,支付查詢費500元就可以了。攻破銀行卡以後,操作過程要求十分耐心和仔細,一般15萬元的賬款,需要8-12天可以洗完。事成之後,三七分賬。
內盜處處有
群組內有一些自稱是銀行工作人員的網友出入,自稱的工作單位幾乎囊括了幾大銀行。他們出入這裡是希望找到合作夥伴。銀行工作人員可以很方便的查到賬戶上的資料,所以他們的出現受到群組的熱烈歡迎。當他們與群組裡的一個人談的投契以後,兩個人就單獨交談合作細節去了。
對於銀行顧客來說,好不容易掙來的錢,放在身邊怕小偷,怕搶劫,放到銀行又可能遇到內盜、外盜以及身邊居心叵測之人。哪裡都不是安全的。